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白石先生的最後一幅國畫,像隨手塗鴉,普通人確實看不出來門道

齊白石先生的最後一幅國畫,像隨手塗鴉,普通人確實看不出來門道

齊白石先生的最後一幅國畫,像隨手塗鴉,普通人確實看不出來門道

齊白石是我國近代史的繪畫大師,是世界上的名人。他一生都在作畫,即使到了晚年,他也畫筆不離手,每天洗漱吃飯後,他第一件事就是去畫畫,這是他養成的習慣,一輩子也改不掉了。並且他畫畫從來沒有目標,看到什麼就畫什麼,所以齊白石留下的名畫中大多都是我們平常生活中能夠看到的。

說起齊白石老先生,我們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名畫《墨蝦》,相信大家在小時候上美術課時,老師總會給我們講這幅畫的傳神。這幅畫只花了簡簡單單的一對蝦,但他卻生動的將蝦畫活了,畫上的蝦活靈活現,晶瑩剔透,就好像在水中游一樣,活力四射。

但是齊白石老先生除了對畫蝦十分有研究外,他還非常擅長畫葫蘆,雖然他畫葫蘆的功夫沒有畫蝦那般精湛,但卻也畫的十分傳神。我們都知道葫蘆有吉祥如意,多福多祿的美好寓意,齊白石先生如此鍾愛畫葫蘆,由此可以看出,這些葫蘆寄予了齊白石對美好人生的嚮往。

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幅畫是齊白石先生的最後一幅國畫,但這幅畫看著像是隨手的塗鴉,在普通人眼中這幅畫沒有什麼精彩的地方,但專家們看了卻連連稱讚,這是為什麼呢?

其中的原因我們還要從畫上找,這幅葫蘆圖非常像隨手畫的幾個大葫蘆,前面有兩個黃色的葫蘆,後面還有兩個墨色的葫蘆。但仔細觀察後你就會發現,這墨色的不是葫蘆,而是葫蘆的葉子。可繪畫大師為什麼繪畫出這樣令人混淆的作品呢?

原來,齊白石在創作這幅畫時已經九十三歲高齡了,齊白石一生中對繪畫十分重視,所以他在繪畫填色時總是十分嚴謹,畫上的每一筆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這幅畫上卻出現了兩個墨點,這很明顯就是失誤,但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卻稱讚這幅畫「絕了」。

其實李可染敬佩的是齊白石在九十三歲的高齡下還能創作出一幅完整作品的精神,當時齊白石是出於半糊塗狀態的,一半大腦清醒著知道要完成的是一幅葫蘆,另一半大腦卻忘記了該從何下筆。

他能完成這幅畫完全是靠著本能在作畫,這種境界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所以很多人在見了這幅畫後都讚歎這幅畫的精妙。

小編很敬佩齊白石老先生,他能將繪畫視如生命般熱愛,這種精神是現在很多人都沒有的,現代社會太過浮躁,使得很多人不能安心的熱愛自己的愛好。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像齊白石那樣堅持熱愛自己的愛好,小編相信很多人都會成為大師。大家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聞歷史文 的精彩文章:

18年前,湖北發現一小墓,出土7百顆珍貴寶石,專家:富甲一方

TAG:趣聞歷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