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植物緬甸:陰雨包月,幸有木槿們自帶的光與熱

植物緬甸:陰雨包月,幸有木槿們自帶的光與熱

先說個重要的事——

如何搜索舊文

最近後台收到很多輸花名查找春花舊文的,其實現在公眾號提供了更方便的搜索辦法:

第一步,點擊公號首頁下方的「歷史文圖」。

第二步,最上方就是搜索框,輸入關鍵字搜索,搞定!

「陰雨已送,江浙滬包月」——這是最近花友圈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大江南的花友們紛紛曬出天氣預報截圖,江浙滬地區居然跑贏我「永恆陰天」的大重慶,下雨的時候比我這兒還多。

好在,地球上總有一些地方永恆的陽光明媚,比如澳洲。好友平姐春節去墨爾本探親,拍到一隻美貌的白花木槿,乍一看,似乎很像朱槿的園藝種,但仔細看了兩眼,感覺氣質顯然不同,雖然這種不同似乎只有意會,難以言傳。經「世界志」@changii權威認證,這是夏威夷白木槿(Hibiscus arnottianus)。

夏威夷白木槿(Hibiscus arnottianus)

平。攝於墨爾本

木槿屬的屬名Hibiscus來自希臘語中的hibiskos一詞,指一種沼澤錦葵。這一家,個個都是高顏值。它們多夏天開花,天然帶著明媚的陽光氣息。但在終年陽光充沛的東南亞,它們常常全年開花。這裡面,有故雨,亦有新知,但都美得令人賞心悅目。

A 親妹組

朱槿,熱帶標配

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少了它,還能叫熱帶么?不管是叫朱槿、扶桑,還是大紅花,都喜氣。

大麻槿,上toilet撞見的新物種

大麻槿(Hibiscus cannabinus)

上個toilet,也能發現新物種,這就是緬甸。這種槿花,開在毛淡棉一所佛寺內的公廁外,狹路相逢,心花怒放。

這是種一人高的粗壯草本,花是典型的木槿屬長相:花淡黃色,花心紫紅,雄蕊合生成柱,柱頭5分枝。花單生葉腋,花梗短於葉柄。

最特別的是苞片與萼片,完全不同於木槿或朱槿等近親:苞片披針形,先端齒狀分裂;萼片狹三角形,邊緣與中肋為綠色,肋上密被長毛,虎虎生威,一副渾身長刺的感覺。

葉也很有特點,掌狀五深裂,裂片細長,邊緣有齒。大麻槿的種加詞cannabinus意思就是「像大麻的」。

大麻槿原產印度,現各熱帶地區均廣泛栽培,我國東北、華東、廣東和雲南等省有栽培。中國植物志記載,大麻槿的莖皮纖維柔軟,韌度大,富彈性,是供織麻袋、麻布、魚網和搓繩索等的上好原料。

玫瑰茄,奇異的即視感

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坐長途客車時,道路兩旁時不時掠過的一抹血紅色令我印象深刻。那是緬甸人家院子里種的一種半人高草本,枝葉間掛著一串串狹三角形的紅色東西,造型奇特。等有機會走進了細看,才發現是玫瑰茄。

不辜負這個名字,除了葉子,玫瑰茄全株都是紅的:莖是紫紅色的,肉質的小苞片與花萼都是紅色的。它的小苞片有10枚左右,披針形,最獨特的識別標誌是近頂端有刺狀的附屬物,萼片圓錐狀,外面疏被長柔毛。單花腋生,花梗遠短於葉柄。

從上到下,玫瑰茄的葉形有異。中部葉掌狀三深裂,裂片長圓形,上部葉不裂,披針狀長圓形,先端圓鈍,基部楔形,邊緣有淺齒。兩面異色:葉上面綠色,背面綠白色。

這回沒有看到盛開的花。玫瑰茄的花顏色很嬌柔,淡淡的玫粉色,花瓣內面基部為深紅色。

2012年國慶,灕江邊拍的

玫瑰茄的原產地可能是非洲,現在全世界熱帶地區均有栽培,我國福建、廣東、台灣、海南與雲南有引種。它的肉質花萼和小苞片味道是酸的,新鮮時可以當蔬菜吃,晒乾後可以泡茶。很多時尚的花草茶里常加了這個。

紫葉槿,勃生街頭的邂逅

紫葉槿(Hibiscus acetosella)

旅途上沒細看,一開始我還以為是玫瑰茄。後來才發現,又是一個新物種啊!

紫葉槿,也叫紅葉槿,葉紫褐色,乍一看有點像槭樹的葉,掌狀3-5深裂,邊緣有明顯鋸齒。花大,紫紅色;花萼鍾狀,五齒裂至中部,外被長柔毛;最特別的小苞片,在近頂端處內面有一枚釘子一樣的突起。

紫葉槿的種加詞acetosella意思是「微酸的」,指嫩葉的味道,可以用來做沙拉,據說富含維生素C。在英文里,它被稱為cranberry hibiscus(蔓越莓木槿)或African rosemallow(非洲木槿)。

壓軸登場:吊燈扶桑

吊燈扶桑(Hibiscus schizopetalus)

我早就「苦不見吊燈扶桑」久矣。

即便是在美人扎堆的木槿屬,吊燈扶桑的美也是一騎絕塵的。它被花友們稱為「最美的扶桑」,在我國南方常見,但在西南地區卻相當罕見。在重慶南山植物園裡種了一兩株,植株孱弱,小花高掛,我只能遠遠地驚鴻一瞥,恨不能靠前親近。

所以,在勃生街頭,遇見這一大叢觸手可及的吊燈扶桑時,真是開心得不要不要的。

與木槿屬其他的姐妹不同,吊燈扶桑的即視感獨一無二:五枚玫紅色的花瓣流蘇狀撕裂,並且向上反翹,其種加詞schizopetalus是由希臘詞冠schiz(o)-「分裂、深裂」 petalus花瓣組合而成的,就指這個特徵。這花瓣是如此的華麗,不由得不驚嘆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就連它的萼片與苞片,也比姐妹們生得更美,花萼是秀氣的細管狀,小苞片纖小似鑽,幾不可見。

吊燈扶桑的雄蕊柱則纖長地下垂,加上同樣纖長下垂的花梗,看上去就像一盞綺麗的宮燈,故在南方通常叫做燈籠花。

它原產於東非熱帶,是熱帶很常見的園林觀賞植物;耐修剪,也是常見的綠籬植物。

B 表妹組

黃葵,酷似秋葵

黃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錦葵科秋葵屬

我的第一直覺,是這隻與秋葵的植株形態不太相同:秋葵粗壯,莖直立,而這隻莖頗纖細。果然,它是秋葵的近親,黃葵。

跟秋葵一樣,黃葵具有8-10枚線形的小苞片,葉片五深裂,裂片細長,邊緣有齒。它們的主要區別,一是黃葵的花梗更長,二是果實形態不同,秋葵果實長,呈筒狀尖塔形(想想你家餐桌上的白灼秋葵);黃葵蒴果極短,近球形。

黃葵的屬名Abelmoschus與種加詞moschatus意思相同,都是「種子具麝香氣味的」。黃葵的種子可提制芳香油,是名貴的高級調香料。我國廣東、廣西、湖南、江西、雲南、台灣等省區栽培或野生,也分布於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和印度,現廣植於熱帶地區。

C 曖昧組

你到底是誰啊親?

勃固老皇宮外遇見的灌木。沒想到,這隻花最不起眼的,鑒定起來居然最難,到最後也沒搞明白它的確切名字。

有花友說是朱槿的園藝種,但我覺得不太像。其一,它鍾狀的小苞片與萼片明顯更像木槿而不是朱槿;其二,這花比朱槿小得多,花形也不是很圓范。最特別的是,它的雄蕊柱長僅達花柱的一半,而朱槿的雄蕊柱緊鄰柱頭,明顯很不一樣。暫且存疑吧。

文章與植物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均為作者原創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植物上癮者

微信號:plantfiend

發現每種植物的獨特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上癮者 的精彩文章:

望春玉蘭︱時間的長河,會消彌所有的劍拔弩張

TAG:植物上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