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大健康消費10年後將超3千億!鼓勵港澳投資者參與

廣東大健康消費10年後將超3千億!鼓勵港澳投資者參與

港澳投資者在粵港澳大灣區投資醫療衛生服務的門檻有望降低,資本市場的參與力度將加大。

2月25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大會在深圳市召開。會上,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三方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共識》。共識要求,鼓勵港澳投資者在粵港澳大灣區投資醫療衛生服務等。

建議充分利用資本市場

上述共識包括六個方面,涉及多個領域的合作,例如醫療資源、公共衛生應急領域、中醫藥領域、科研和人才培養等。其中,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緊密合作上,要求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鼓勵港澳投資者在粵港澳大灣區投資醫療衛生服務;支持港澳醫療服務機構參與粵港澳大灣區醫療體系建設,提供優質的衛生健康服務;鼓勵以特色專科為紐帶組建專科聯盟。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也提到,塑造健康灣區,要密切醫療衛生合作。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緊密合作,支持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體在珠三角九市按規定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等方式設置醫療機構,發展區域醫療聯合體和區域性醫療中心。

深圳市原副市長唐傑在會上表示,廣州和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醫學醫療中心,深圳是製造產業中心,三方要加強合作。「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可考慮出台多個政策措施,包括充分利用資本市場。」

早在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就宣布上市新規,允許無營收和未盈利的生物科技股上市。2018年8月31日,中國證監會在回復政協《支持未盈利生物製藥企業在A股創業板上市融資的提案》中亦表示,近年來,證監會採取多種舉措大力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積極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發行條件的生物醫藥等創新高科技企業在境內上市。這意味著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可以選擇在H股或A股上市。

醫療保健消費需求翻倍

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新興產業形態正在形成,醫療、養生、養老、保健、中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製藥為代表發展方向的新業態已初具雛形。跨界資本也向醫療健康產業大量湧入,BAT、保險甚至地產巨頭都開始轉向醫療健康產業。

廣東省社科院副院長趙細康也在會上建議,要加大開放力度,實行雙開放,即對民資和外資開放。「鼓勵社會資本開辦老年病醫院、兒童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等緊缺型醫療機構,加大養老院、健康保險、健康金融等領域開放力度,簡化立項、執業資格和醫保定點等審批手續;同時,要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醫療健康產業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做出的規劃。」

趙細康根據相關數據預測,廣東醫療保健消費需求將快速增長,到2030年消費需求將達到3655億元,而2017年是1474億元。這意味著,十年後廣東的醫療保健消費需求規模將翻倍。

上述會議現場,62個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項目也交換了文本。這62個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項目涉及醫療技術、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產業合作、疾病防控等方面。今年項目呈現四大亮點,即數量多、質量高、範圍廣、專業全。其中,深圳共參與18項,占簽約數量近三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危險廢物處理價格屢創新高 行業熱度升級兼并購頻發
新能源成商用客車領域爆發點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