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必擔憂孤獨,最精彩的詩都是一人孤獨時所作,劉禹錫尤其如此

不必擔憂孤獨,最精彩的詩都是一人孤獨時所作,劉禹錫尤其如此

有時候品讀古典詩詞,我們就會有這樣的感受:

對於這些詩意世界當中的古代詩人,詞人們來講,孤獨是他們最經常面臨的處境。只有在孤獨的時候,他們才能夠集聚自身的才華寫出精美的詩篇;只有在孤獨的時候,他們才能真正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將這種真情實感完美的展現出來。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孤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孤獨;「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也是孤獨。「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是孤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也是孤獨。「沙場秋點兵」、「可憐白髮生」還是孤獨……

孤獨的詩人們獨自陷入到詩意的世界當中,這種孤獨讓他們的精神境界等於拓展,讓他們的內心世界得以升華。正是在這種孤獨當中,他們才可以從容地在詩意世界當中自由飛翔。而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古詩,就是劉禹錫最精彩的懷古詩之一,寫王朝的盛衰更寫自己無盡的孤獨。且看: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金陵五題·石頭城》,作者是唐代詩人劉禹錫,這首古詩是他懷古組詩金陵五題當中非常膾炙人口的一首,我們在中學求學時代曾經學過。尤其是這首古詩當中的最後兩句「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其中所勾勒的孤獨境界,在孤獨中所闡發出的王國興衰,在今天依然可以帶給我們最真切的感受。

這是一片荒涼的場景。「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周圍的群山依舊,曾經的六國古都卻早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群山依舊,潮水也是如此。「故國」如今早已經變成了「空城」。之前不管是「山」還是「潮」,來到這裡都會得到回應,但是如今只能「寂寞回」。

孤獨的悲涼境界呼之欲出。

流連此地的劉禹錫是孤獨的。因為他的孤獨,才能夠真正懂得「山圍故國」、「潮打空城」本身所賦予的價值和意義。那都是曾經繁華的都市,那曾經是多少人紙醉金迷的生活,那曾經是多少人的嚮往之地!但是如今,只有「潮打空城」。

詩歌的最後兩句是最容易理解的,卻也更進一步升華了詩歌的孤獨主題。「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在前兩句當中寫到了群山,寫到了浪潮,在這裡更進一步寫到了天邊的月亮。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境界之後,詩人引入「舊時月」,更突出了人事變遷的慨嘆。

「淮水東邊舊時月」不像是那「寂寞回」的浪潮,而是多情的月亮。他最清楚這裡的繁華。也最清楚當今。所經歷的荒涼。但是這月亮「夜深還過女牆來」,每日都是如此。戀戀不捨地期待著這片土地重新煥發生機,可悲的也只是最無奈的孤獨,最孤獨的等待。

這是劉禹錫最精彩的懷古詩作之一,但是也可以說的上是最孤獨的古詩。在孤獨的境界當中。詩人回憶似水年華;在孤獨的境界當中,詩人帶著對於大唐王朝未來走向的擔憂,更賦予詩歌本身以悲涼的意味。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杜牧14年後重回故地卻錯過美麗姻緣,一首唐詩慨嘆自己回來太晚
蘇軾一首28字題畫詩,卻成就最美的春景宋詩,我們曾經學過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