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高超音速導彈取得進展 要歸功於此國 美軍承認的確無法攔截

俄高超音速導彈取得進展 要歸功於此國 美軍承認的確無法攔截

近年來,由於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戰爭,美俄兩個大國間的戰略博弈不斷升級。日前,美國宣布退出「中導條約」,此舉意味著美國可能將重啟新型中程彈道導彈的研發,並加強在歐洲的部署對俄進行抵近威懾。對此,普京在發表的國情咨文中譴責美國違反"中導條約"。他指出,如果美國在歐洲部署巡航導彈,俄羅斯將採取適當的非對稱回應措施——部署"先鋒"高超音速導彈。那麼,「先鋒」高超音速戰略導彈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在俄美戰略博弈中,「先鋒」導彈屢屢亮相,成為俄羅斯與美博弈的重要籌碼。作為一款新型導彈,「先鋒」導彈的每次試驗發射都挑動美國反導系統的敏感神經。而令美國大跌眼鏡的是,「先鋒」導彈在首次試射失敗後,此後多次試驗均獲得成功。最近的是一次試射是在2018年12月26日。當時,普京親自坐陣指揮導彈最後的驗收工作。「先鋒」高超音速導彈不負眾望,在飛行約6000千米後成功命中目標。普京隨後宣布,將於2019年前列裝2套「先鋒」導彈系統。而當時正值美就「中導條約」向俄發出60天最後通牒之際,由此該型導彈也成為國際社會和媒體關注的焦點。

據資料顯示,「先鋒」高超音速武器系統主要由高超音速彈頭和載具兩部分組成。「先鋒」導彈全長15米,由固體火箭發動機和3-5枚高超音速滑翔制導彈頭及整流罩組成。具體來說,「先鋒」超高音速武器系統的固體火箭發動機長約10米,彈徑約2米;頂端搭載約長度5米的武器艙,內置3-5枚高超音速滑翔制導彈頭。其大致的發射流程是,導彈發射進入太空後,「先鋒」導彈與運載火箭分離,並實施軌道機動,在釋放彈頭後再入大氣層對目標實施打擊,這樣就在極大程度上規避了反導系統的預警,追蹤和攔截。

事實上,俄羅斯在高超音速導彈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美國。2002年,美國退出「反導條約」並持續在歐洲加強反導系統建設,極大削弱俄導彈威懾能力。而鑒於「中導條約」所限,俄羅斯只能另尋出路以保持與美國的戰略平衡,「先鋒」導彈就是其中「撒手鐧」武器之一。先鋒」導彈具備機動靈活,複雜變軌、快速打擊等先進能力,正成為俄「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的重要支撐,也是美國反導系統的最大剋星。一枚「先鋒」導彈就可攜帶最多5枚彈頭,既可是常規導彈彈頭,也可是核彈頭,這極大地增強了導彈的突防能力。同時,「先鋒」導彈還具備極強的變軌突防能力。據俄軍方稱,「先鋒」導彈發射後可以不斷根本自身需求 改變航向和高度,這就意味著,「先鋒」導彈沒有固定的彈道軌跡,令美國的反導武器失效。「先鋒」導彈除具備變軌機動突防能力外,還具備極強的中段加速能力,其在中段飛行的最高速度可達27馬赫,可實現快速突防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已經擁有「先鋒」高超音速戰略導彈,「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導彈和「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這三款陸、海、空基武器構成了俄羅斯完整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統,這不僅增強了俄羅斯全球快速打擊和反擊能力,也對美國反導系統構成致命的衝擊。美軍高層表示,美國未來將更加重視高超音速武器發展,美必須保持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不過,在俄美此消彼長的激烈博弈中,俄羅斯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顯然已經佔據優勢。而美國軍方也承認,目前美軍的確還沒有任何反導武器進行攔截。該型導彈若攜帶核彈頭,即使有50%的攔截成功率,還是會產生無法想像的巨大災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殿成軍情觀察 的精彩文章:

來者不善 美將致命性武器部署家門口 俄:已經做好反擊準備
沙特搶先動手 戰機突然狂轟濫炸 壓根就沒把伊朗放在眼裡

TAG:張殿成軍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