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老中醫》里的「古開骨散」真能治難產?古代醫家告訴你養胎要點

《老中醫》里的「古開骨散」真能治難產?古代醫家告訴你養胎要點

近期央視熱播的中醫題材電視連續劇《老中醫》,受到很多觀眾的熱議與好評,對其中出現的醫案和方劑也很感興趣。在第4集中,翁泉海在經方「古開骨散」的基礎上進行加減,幫助一位讓很多醫生束手無策的難產孕婦成功打出了死胎,經過新聞媒體的報道初步打響了名號。


劇中治難產的方葯源自古名方「開骨散」

對於「開骨散」這個方劑,很多讀者如果對中醫婦科比較陌生,望文生義會誤以為是骨科的方劑,但是對於不少喜歡中醫的孕婦來說,對這個方劑並不陌生,甚至很多網路的貼吧中都有它的身影。

清代名醫王清任所著的《醫林改錯》中記載:「至月足臨生時,兒蹬破胎衣,頭轉向下而上,胎衣隨胎而下,胎衣上之血,隨胎衣而下,此其長也,最關緊要是難產,古人原有開骨散,服之有效者,有不效者,其方總論活血開骨,不重用力勞乏。余每用開骨散,重加黃耆,不過一時胎即下。」

《醫林改錯》中記載的開骨散治難產的方劑組成與用法是:「當歸一兩、川芎五錢、龜板八錢、血餘一團燒灰,加生黃耆四兩。水煎服。」由此不難看出,「開骨散」這個方子古已有之,但是王清任對其做了補充和完善,「重加黃耆」提升了治療效果。電視連續劇《老中醫》中使用的版本也是在這個方劑的基礎上進行加減的。

方中當歸有補血、活血,興奮子宮等功效;川芎有活血祛瘀的功效;龜板有滋陰、補血、止血之功;血餘炭有收斂止血、化瘀、利尿等功效;黃芪則能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這個方子通過活血興奮子宮來催產,又注意了補血、止血及補氣固表,可謂攻補兼施,是非常經典的一個治療難產的方劑。但是,實際運用上還要結合孕產婦的具體情況對藥物進行加減,符合手術指征的還是應該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孕後養胎要注意這些方面

懷孕後的孕婦都是非常謹慎的,尤其是好不容易懷孕的女性更是對自己的寶寶倍加珍惜!誰都不願意出現劇中的那種劇情。那麼,懷孕的女性如何養胎呢?近年來,由於西方孕產保健理念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中國孕婦開始接受這些西方理念,與此同時,中醫胎養的知識卻越來越匱乏,甚至由於一些網路傳播過程中的斷章取義把本來非常好的中醫胎養知識搞得讓人覺得像吹噓,甚至不科學。

實際上,千百年來,中醫的胎養理論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讓無數孕婦受益,中國古代人口始終位居世界前列就是最好的證明。

中醫的養胎之說始於《黃帝內經》。至北齊,徐之才已有專著《逐月養胎法》問世,較系統地論述了中醫對胚胎生長發育過程的認識及孕期衛生保健和孕期疾病的防治等問題。其基本內容與西醫的「胚胎學」和「圍產醫學」頗有相似之處,尤其是書中提出的「外象而內感」論點,強調母體的養胎要養心的重要性,這一觀點對後世的影響較大。胎兒在母腹中的生長全賴於孕母氣血的滋養, 孕婦氣順血充, 則胎兒安康。孕婦氣血不暢或不足, 則胎動不安甚至流產或患先天愚疾。因此,明代著名醫家萬全在其所著《育嬰家秘》中提出「胎養以保其真」。意即保養胎兒的精、氣、神。

孕婦和胎兒是一個整體,氣血息息相通,孕婦的情緒不但影響自己的健康也可影響胎兒。因此孕婦養胎必須注意自己的情緒問題。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注意節慾。清代產科著作《達生篇》中提到:「受孕後最宜節慾,不可妄動致擾子宮。……即幸不墜,生子亦必愚魯而多疾患矣」,明確指出了孕期不宜過性生活的原因,謹防墜胎和誘發嬰幼兒疾患。清代兒科著作《幼幼集成》中也說:「婦人懷孕……以淫慾最所當禁;蓋胎在胞中全賴氣血育養,靜則神藏,若情慾一動,火擾於中,血氣沸騰,三月以前犯之則易動胎小產。」這裡提醒的更為詳細,也就是說三個月的孕期內最好不要過性生活。古代醫家的智慧是很超前的,比如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妊娠前3個月,一方面由於胎盤尚未發育成熟,胎盤與子宮壁的連接還不緊密,另一方面孕激素分泌不足,不能給予胚胎強有力的維護,此時進行性生活,可能會造成流產。

第二,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孕婦情緒過分緊張,腎上腺皮質激素就會增高,而腎上腺皮質激素有明顯的阻礙胚胎某些組織聯合的作用,因而可引起胎兒畸形,如唇裂、齶裂、先天性幽門狹窄等,也易導致早產和低體重兒。有人發現當孕婦情緒激動時胎動就增加,如果激動時間延長,胎動也隨之延長,有時甚至可達正常胎動的10倍。往往會引起胎兒循環障礙,影響胎兒發育甚至造成胎兒死亡。

第三,注重胎教。北齊婦產養生專家徐之才認為「妊娠三月名始胎,當此之時,未有定儀,見物而化」,「欲子美好,數視璧玉;欲子賢良,端坐清虛,是謂外象而內感也」。唐代名醫孫思邈也認為:「凡受胎三月逐物變化,稟質未定」,應該「彈琴瑟,調心神,和性情,節嗜欲,庶事清靜」。經過胎教,方能「生子皆良長壽」。明確指出了「胎教」的主要內容是讓孕婦在妊子之後加強精神品德的修養和教育,所見所聞皆系良好的感受,做到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絕其嗜欲,避免惡性刺激,使之「外象而內感」,藉以促進胎兒的儀容美好,智力發育,使下一代健美聰慧。這些觀點正被現代醫學所接受,如環境心理與健康和疾病關係的研究表明,調和的色彩,美麗的畫圖,悅耳的音樂能夠調節人的情緒,培養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精神文明水平,不僅對人的精神和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及運動系統能產生有益的作用,而且對胎兒發育和出生後的智力發展,身心健康也極為有利。而刺耳的雜訊,繚眼的色彩,會使人煩躁,發怒和情緒不安,促使人體內器官功能失調,肌肉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加快等等,這對孕婦和胎兒極為不利。

對於孕期養胎與用藥,《育嬰家秘》中也有明確的論述:「凡孕婦無疾, 不可服藥同。設有疾, 只以和胎為主, 其疾以末治之。中病即已, 勿過用劑也。」西醫也證實,許多藥物對胎兒有明顯的損害,故孕婦用藥不可過量,能不用者盡量不用,即使用之,亦應謹慎從事為妥。

《育嬰家秘》認為「妊婦有疾,不可妄投藥餌。必在醫者審度病勢之輕重,藥性之上下,處以中庸,不必多品。視其病勢已衰,葯宜便止,則病去於母,而子亦無殞矣。」萬全認為如果孕婦生病了,「只以和胎為主,其疾以未治之。中病即已,勿過用劑也。」意思是,要注意治未病,不要過量用藥。

萬全上述論述與現代臨床強調孕期保健,注重護胎,提倡胎教是一致的。因此,胎養對防止流產、早產及小兒先天愚疾具有一定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快線 的精彩文章:

春季養生巧祛濕,三個穴位來試試
你送給情人的玫瑰其實是八味葯,愛她別忘告訴她

TAG:健康養生快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