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倫不是當老大的料,林衝殺他是遲早的事

王倫不是當老大的料,林衝殺他是遲早的事

文/主任

在水滸傳中,林沖火併王倫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點,對此後梁山發展意義重大。

王倫該不該死,存在爭論,有人說他是創業者,是梁山創始人,絕對不該死,林沖不該殺他。但也有人說,王倫該死,他太小心眼了。

在小編看來,王倫該不該死,其實不是取決於王倫,而是取決於當時的環境,取決於他的對手,取決於林沖。所以,當林衝決心要上梁山,就意味著王倫必死,他的死,只是早晚的問題。

梁山頭領王倫原是個落魄秀才,犯案後曾投奔柴進,柴進對他很是禮遇,臨走前贈他金銀盤纏,落草梁山泊和他和柴進一直有書信來往。林沖是柴進非常器重的人物,柴進舉薦他上梁山,按理說,這林沖的關係很硬,他又是一員猛將,這樣的人投奔梁山泊,對梁山泊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

但偏偏這個白衣秀士是個沒本事又心胸褊狹的人。其實王倫早就認清自己的能力,也知道杜遷、宋萬武藝平平,所以,他看到林沖,想到的不是重用,而是如何排擠甚至打發走他,林沖帶給他深深的威脅感,威脅到他在梁山泊上的領導地位。

於是王倫就百般刁難林沖,想方設法趕他走,奈何林沖實在走投無路,必須得留在梁山泊,所以他百般隱忍。即使王倫讓他納投名狀,他也只能照做。後來林沖和楊志打了一架,不分勝負,王倫見楊志身手不凡,便企圖拉攏他以牽制林沖。楊志不願意就此落草,王倫沒辦法,只好放走楊志,也收留了林沖,讓他坐第四把交椅。由此可見,林沖從一開始就不受王倫待見。只是林沖是個隱忍慣的人,此時他尚且還能忍。

及至於晁蓋吳用等人因劫取生辰綱被官府通緝追捕而前往投奔梁山時,王倫狹小的氣量終於導致他的悲劇結局。先是,晁蓋等七人意氣風發直入梁山,他們做的事、他們的胸襟抱負到了王倫眼中耳中,卻像是一記悶雷。上次只有一個林沖,他已經頭痛不已,現在一夥來了七個,且個個看起來都比他有本事,叫他如何能安心?智多星吳用一眼便看出了端倪。也明白眼前的形勢,他料定林沖會發作,並且決心促成林沖的發作。

再說一下林沖。雖然此前林沖能容忍王倫對自己的排擠,但不代表他看得慣眼下王倫對待晁蓋他們的做派。王倫故態萌發、故伎重演令他非常不齒。所謂好漢識好漢,英雄惜英雄,林沖本來就是晁蓋是一樣血性,如果能選擇夥伴,他當然會選擇和晁蓋、魯智深等人共事,而王倫在他眼中是「這一個潑男女,腌臢畜生,終做何用」。

果然不出林沖、吳用所料。王倫決定用幾錠大銀、一些軟語打發這一眾人等:「敢蒙眾豪傑到此聚義,只恨敝山小寨是一窪之水,如何安得許多真龍。聊備些小薄禮,萬望笑留。煩投大寨歇馬,小可使人親到麾下納降。」試問,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哪個會這樣說話?果然,「語言未了,只見林沖雙眉剔起,兩眼圓睜」。林沖被徹底激怒,且一發不可收拾,加上有心促成好事的吳用等人在一旁幫襯,唇槍舌劍不管用的時候,「林沖拿住王倫,罵了一頓,去心窩裡只一刀」,結果了王倫的小命。

所以,王倫的死是必然的,每個人為了生存都是拼盡全力,而當時的林沖,他殺了王倫,其實本質上也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宇看水滸 的精彩文章:

張順戰死涌金門,宋江為何哭得比死了親爹還傷心
為何武松到了另一部名著中,卻成了一個媚上的人

TAG:宇宇看水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