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48線Argus車規級驗證,128線Omini商業化量產,流深光電首次公布激光雷達布局

48線Argus車規級驗證,128線Omini商業化量產,流深光電首次公布激光雷達布局

2018年,奧迪發布搭載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奧迪A8時,行業內很多人都注意到這款新車前臉嵌入的一款激光雷達——ScaLa,這是全球第一款量產的車規級激光雷達,由零部件供應商法雷奧和激光雷達公司 Ibeo 歷時七年研發設計而成。

自ScaLa之後,關於車規級激光雷達量產的消息幾近空白。大多數激光雷達供應商處在測試驗證技術階段。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目前國內並未出現車規級激光雷達。

2019年,一向行事低調的流深光電打出「成為國內首家車規級激光雷達量產供應商」的口號,並首次對外透露兩款激光雷達產品車規驗證及量產計劃:

面向前裝市場,與車和家合作,於今年完成48線激光雷達Argus的車規級驗證;

面向自動駕駛測試運營市場,於今年實現128線激光雷達Omini的商業量產。


具備「軍規激光雷達量產」基因的流深光電

與那些從主機廠、一級供應商、科技公司脫離創辦公司的團隊不同,流深光電創始人孫偉偉是激光雷達圈子裡的「老兵」。

孫偉偉早前曾任職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並帶領團隊實現了新體制長距離激光測距技術在國內的首個軍用型號研製突破和批量列裝。需要提到的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主要承擔中國主要軍用激光測距、激光制導系統研發量產任務。

創辦新公司後,孫偉偉帶領的核心團隊也多來自軍工科研院所 、光電領域的國際巨頭,平均具有10年以上的激光系統的研發量產經驗。現公司團隊規模40人,專註於精密激光、光電感測等技術的研發及應用。除應用於汽車領域外,其激光雷達技術還涉足測繪及工業機器人行業。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流深光電已完成三輪融資:2016年10月,流深完成天使輪融資,由真成投資和明勢資本共同領投,投資金額未披露;2017年4月,流深PreA輪數千萬元融資結束,真成投資領投,明勢資本和雅瑞資本跟投,同時獲得主機廠車和家的戰略投資;2018年8月A輪融資結束,開始建設自動化工廠。


面向前裝量產,與車和家合作完成48線激光雷達車規級驗證

面向前裝市場,流深正在跟隨投資方主機廠車和家的步伐。按照李想的規劃,車和家希望能成為中國最大、最早的高性能車規級激光雷達量產用戶。相應地,流深打出「成為國內首家車規級激光雷達量產供應商」的口號。

2017年,在引入車和家的戰略投資後,針對這家整車製造商的智能駕駛體驗需求,流深論證開發了適用於L3/L4級別的車規級48線激光雷達Argus,並計劃在今年完成車規級驗證。

在車載激光雷達發展的早期階段,對於流深而言,「兩年內完成車規級激光雷達的研發驗證」既是一大挑戰,也是一個機會。

行業早期,激光雷達技術方案百家爭鳴,諸多新型技術方案處於概念提出、原理試錯階段,應用於自動駕駛的理想激光雷達產品形態尚未出現;市場格局尚未形成。 作為自動駕駛無法繞過的感測器,激光雷達帶著「不成熟」的帽子:

技術層面:因L3/L4高級別自動駕駛目前還處於定性描述階段,尚無定量標準,對於各級別自動駕駛對應的激光雷達性能指標,行業目前仍未達成共識;

落地層面:車載激光雷達屬於新生事物,目前全球在該領域投資不足;且技術設計不成熟,難於生產;製造工藝不成熟,生產效率低、良品率低。這使得車規級激光雷達大規模量產成為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對於確定激光雷達性能和車規級量產,流深已做好兩手準備。

激光雷達性能:孫偉偉並不認為有絕對好的技術路徑。在其看來,激光雷達作為複雜的小型化集成系統,需先明確最終目標及使用體驗,後選擇合適器件、技術進行組合。不同時間點、不同性能需求、不同底層器件產業基礎,會產生不同的局部最優選擇。

總結來說,無論是哪種技術路徑的激光雷達,都需要根據實際需求在視場、解析度和探測距離上做出權衡。最終選擇哪款激光雷達還要看其的安裝位置和車輛對不同性能指標的需求。例如安裝在側面的激光雷達可能不需要特別出色的探測距離,一級供應商和汽車廠商希望通過不同激光雷達組合實現成本和效能的最佳平衡。

在前裝上車層面,面向L3級別的自動駕駛量產汽車目前無需360°周視,側重於前向,且在成本可接受的情況下,希望獲得更高的解析度。

然而,已實現車規量產的Scala在解析度層面已無法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4線、解析度0.8°、垂直視場3.2°——在該指標下,Scala的作用與毫米波雷達相當,可實現的自動駕駛功能有限。因而,在4線Scala激光雷達推出不足兩年後,法雷奧推出16線Scala 2代產品。

相比2010年開始研發的Scala,2017年論證開發的Argus在激光發射單元和光學結構層面存在差異,解析度方面更勝一籌。4線激光雷達Scala的有效探測距離大於200米,水平視角145°,解析度0.25°,垂直解析度為0.8°,四層掃描空間,波長905納米。

據流深提供的產品數據顯示,48線激光雷達Argus有效探測距離超200米,垂直解析度為0.2°,擁有超過155°的前向水平視場角,垂直視場角9.6°。與Scala類似,Argus可以安裝在汽車前擋風玻璃、前保險杠等位置,易與整車融合。

需要關注的一組參數是0.2°垂直解析度,相比於Velodyne 64線激光雷達產品的0.33°,高出65%,是Scala 1代的4倍、Scala 2代的3倍。這意味著,Argus可以幫助自動駕駛系統提早發現微小物體,採取控制策略,提升自動駕駛駕乘體驗和安全性。

車規級量產準備:激光雷達作為新興汽車感測器,車規級產品量產是一大問題,也是未來行業競爭的真正關鍵。然而,有一些技術類型和方案很可能需要5-10年才能通過車規驗證,甚至可能過不了車規。類似的聲音也曾傳出。

Argus借鑒已經實現車規級量產的法雷奧Scala的技術路徑,選擇振鏡式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相比機械式激光雷達,振鏡式混合固態激光雷達振動結構更小,旋轉部件更少更簡單,採用零部件成熟可量產,更容易保證穩定性和壽命。

根據激光雷達上游光電器件及信號處理晶元供應現狀,選擇振鏡式混合固態激光雷達技術方案也是保證完車規級驗證的一大前提。畢竟,法雷奧Scala的成功量產意味著該技術方案成熟的可能性,而當前一些激光雷達技術類型所需要的元器件並未完成車規驗證,何時通過車規也是未知數。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激光雷達要實現車規級,需滿足性能、環境適應性、可靠性等多方面要求。

孫偉偉對此並未有過多擔憂,「在這方面,流深團隊多年的軍規級、量產激光產品的研發、測試、批量製造經驗,可謂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在激光雷達的性能、環境適應性、可靠性方面,軍規與車規在絕大多數指標都相當,且有些要求更為嚴苛,比如精密光電系統最擔心的——衝擊/振動和溫度變化條件下的光學穩定性。這些是激光雷達前裝上車最核心的考驗,而且會伴隨激光雷達的全生命周期,需要設計、製造流程協同保證。」

另一方面,車規級激光雷達需適應車輛所有可能工作的工況環境。例如需承受汽車正常使用的高/低溫、振動、衝擊等應力,且需滿足常規精密光學產品的防護性要求,包括淋雨、氣密、濕熱、鹽霧、砂塵、高海拔低氣壓,還要保證產品可靠性,滿足預期壽命、失效概率等。據流深產品數據顯示,48線Argus工作環境溫度在零下40°至80°之間,擁有IP69的防護等級。

車規級產品要完成萬台、十萬台甚至百萬台級大批量供貨,且達到極高的良品率要求,則需生產工藝保證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擁有「軍規激光雷達量產」基因的流深團隊深諳「與產業鏈上游同行,沒有底層產業基礎,方案太超前,產品最終仍無法量產」的道理。

目前流深正在緊隨激光雷達上游光電器件、信號處理晶元供應商的動向,例如歐司朗,日本濱松,賽靈思,德州儀器等等,了解其供應商器件的實際性能,未來的發展規劃及成本結構,以更好的根據器件的發展來規劃流深激光雷達產品進程。

面向車載激光雷達,流深將其分為前裝市場和自動駕駛測試運營市場。兩大市場會良性快速發展,未來前裝市場的量將遠遠大於運營市場,在工業市場,絕對的量可以帶來絕對的成本優勢。這是流深的激光雷達戰略布局邏輯。

所以,流深將戰略核心定位於前裝,通過前裝積累的量來壓低流深各類產品成本,使其保持長期競爭力。

按照產業規律:激光雷達進入前裝市場的周期一般為三年,前兩年進行小規模驗證,量產後的激光雷達產品將瞬間爆發至上萬台,甚至十萬台。這種周期適用於每一款車型,所以第一款量產車訂單產生後,伴隨的是車型訂單的快速增長,率先拿到量產訂單並實現真正的量產出貨則成為關鍵一環。

2019年,流深正在為「關鍵一環」作準備,選擇同車和家牽手實現48線激光雷達車規級驗證,並和其他主機廠、一級供應商合作快速搶灘前裝市場。需要提到的是,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激光雷達樣品都是參考硬體,而非車規量產激光雷達的最終形態。同樣地,Argus 48 線激光雷達目前僅是參考硬體(reference hardware),根據汽車廠商的需求(比如價格、規格)進行定製,未來車規級量產產品可以是4線、8線、16線或者32線、48線。


面向自動駕駛測試市場,實現128線Omini商業化量產

去年,Waymo訂購8萬台車用於自動駕駛運營,並在年底宣布開始商業化,拉開自動駕駛運營商業化的序幕。其他玩家也開始緊跟「老大哥」,與之而來的是,自動駕駛車輛大規模擴張,這帶動起市場對激光雷達的需求。

面向自動駕駛測試和商業運營市場,流深光電推出128線激光雷達Omini。這是繼Velodyne之後,全球第二家開展360°周視掃描式128線激光雷達的研發、路測的公司。目前Omini已進入產品化迭代的最後階段,計劃於今年正式實現商業化量產。

目前流深已自研專用設備和工藝、自建自動化產線,驗證了高性能激光雷達大規模製造的可能性,並即將投產。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流深自建的首個示範性工廠已經建成,年產萬台級。

2019年,流深計劃發力48線Argus車規級驗證和128線Omini量產,並結合用戶需求,逐步布局全棧解決方案。在孫偉偉的構想中,通過技術與工藝創新提升產能,與車廠協同形成規模效應,協助供應商降低物料成本,車載激光雷達最終將回歸於大規模精密光電製造的本質。

作為一家規模40人的軍工級背景團隊,流深光電透露出的技術路徑及商業策略消息寥寥,行業對於該公司的能力定位並不明晰。但可以看到的是,流深已獲得真成、明勢、雅瑞等資本和主機廠車和家的投資。流深光電也是首家與新勢力造車開展實質性合作並獲得量產訂單的激光雷達公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NVIDIA公布2019財年財報,營收大幅下跌,利潤腰斬
谷歌雲新CEO首次露面,拋出的「翻盤計劃」是個啥?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