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家三代人的回鄉夙願,終被蔣孝勇實現,蔣母墓前他說了五個字

蔣家三代人的回鄉夙願,終被蔣孝勇實現,蔣母墓前他說了五個字

在中國人心裡,故鄉是個非常有分量的地方,不論是遠行還是客居異地他鄉,人們總還是會牽掛著故鄉的一草一木,渴望百年之後能在故鄉埋下墳冢,最終落葉歸根。但是世事無常,這個看似簡單的事情,卻成了很多人的夙願,也是很多人未實現的遺憾。

1949年,蔣介石兵敗,最終逃去台灣。臨行前他回到故鄉奉化溪口,帶著滿臉的不舍和眷戀,拜別自己的先祖和已經亡故的母親。

本來按照他的預想,自己這次大概只是一次遠行,最後還是會回到故土陪伴母親的。誰知這一走就是再沒回去,直到他去世也沒能實現重返大陸的夙願。

在台灣的那幾十年里,蔣介石也一直記掛著家鄉,尤其是擔憂他母親的墳墓,害怕有人蓄意破壞,對他進行報復。不過事實證明他的擔憂是多餘的,因為毛主席曾明確下令,要保護好蔣家陵墓。

後來在大陸鬧文革的時候,蔣介石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上。當時紅衛兵確實也衝擊了他家的祖墳,不過事後周總理立馬命人重新修繕,並把修好之後的照片傳了過去,讓蔣介石放下心來。

蔣介石去世之後,家人遵照他的遺囑,將他埋葬在與溪口景色相近的慈湖,以解他的思想之苦。但慈湖到底不是故鄉,這個遺憾註定是要留下了。

蔣介石去世後,台灣政權落入大兒子蔣經國之手。雖然蔣經國在位期間,也曾想過扭轉檯灣和大陸的關係,讓兩岸能互通,這樣他也能有機會回去看看。可惜的是,他和他老爹命運一樣,到死也未能如願,因而這個夙願便又傳到了第三代的身上。

蔣家從第三代開始沒落,後代不僅沒有掌權者,甚至還出現了人丁奚落的現象。到了1996年,蔣介石的五個孫子已經沒了四個,都沒活多大歲數,實在令人唏噓。

四人中最後一個離世的是蔣孝勇,那時兩岸關係已經緩和了許多,蔣孝勇見時機尚可,便萌生了想要回大陸祭祖的念頭。

然而就在他準備好一切要出發的時候,他卻被診斷出患了癌症,而且還是晚期。眼見時日無多,蔣孝勇沒敢再耽擱,立馬啟程出發,來到了祖輩三代都心心念念地故鄉溪口。

蔣家人都搬去台灣之後,蔣氏故居就一直由國家負責保護和修繕著,之後便成為了當地的著名景點,來此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雖然是自己家,但到底時代不同情況有變,蔣孝勇一家人也不能搞特殊,乖乖地像普通遊客一樣買了30元的門票,然後在導遊的引領下參觀。

當走到蔣母墳墓前的時候,已經行動頗為不便的蔣孝勇,還是顫顫巍巍地走到墓碑前祭拜,並頗為感慨的說了一句話:我們回來了。

這句話說著簡單,但對蔣家後代來說卻是不易,這是他們三代人的夙願,總算是這時候如願了,這心中的滋味實在是複雜。

站在墓碑前,蔣孝勇對兒子蔣友柏說,一定不要忘了,無論何時何地,蔣家人都是中國人,這一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圓夢三個月後,才剛48歲的蔣孝勇了無遺憾地離開了人世,能在他這一代實現祖輩的夙願,對他來說也是大功一件,足以有顏面面對自己死去的爸爸和爺爺了。

如今,蔣家第四代因為不涉政,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蔣家的故事還在流傳,人們對蔣介石和蔣經國還有爭議,有說他好的也有謾罵的。

其實對於蔣家人,人們還是應該用辯證地眼光去看,功是功過是過,不洗白也不抹黑,唯有這樣才是最恰當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銷煙往事 的精彩文章:

兩位科學家都很優秀,但一個被人敬仰一個被人嫌棄,只因選擇不同
秦始皇被人稱為暴君,但有一點別的開國皇帝比不上,令人萬分佩服

TAG:銷煙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