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徽發現雍正心腹張廷玉之墓,墓地挖開,專家:顛覆乾隆形象

安徽發現雍正心腹張廷玉之墓,墓地挖開,專家:顛覆乾隆形象

張廷玉,能得康熙雍正二君器重,始於「學問優長、應對明晰」。康熙四十三年,32歲的張廷玉被康熙欽點當值南書房,自此開始的30餘年間,張廷玉商度機要,以翰墨事君側,一應詔書、諭旨皆出其手。張廷玉的父親張英,曾是雍正在藩邸時期教授經史的師傅,此一淵源,令雍正更覺其比旁人親厚。《清史稿·列傳》記載,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駕崩雍正即位,月余之後,雍正就特意召見張廷玉,加封「禮部尚書」,數月又封「戶部尚書」。接連晉封炙手可熱的張廷玉,卻並未有絲毫沾沾自喜,而是保持一貫的嚴謹,他深知康雍之交「事繁而雜」,故夙夜不敢懈怠。

彼時西北烽煙不止,而年羹堯人馬鏖戰不能勝,耗費大量的糧餉輜重,深居宮中的雍正焦急不已。張廷玉洞悉君心至深,故而但凡當值,從早到晚悉聽差遣,一時半刻不敢離開大內,秉燭至二更也是常有。雍正下旨繁多時,他常常顧不得桌椅,而是伏地而書揮筆而就,如此到雍正二年西北捷報傳來時,已經52歲的張廷玉更覺蒼老,雍正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常賜封厚賞到張宅。雍正六年,張廷玉再兼「吏部尚書」,與十三爺胤祥等人入值軍機處,成為雍正朝夕不可或缺的心腹肱骨,被贊「義固君臣,但情同密友」。

雍正十三年,雍正病卒乾隆即位,張廷玉成為顧命大臣。為了保全張廷玉,雍正還特意在遺詔中明確囑咐乾隆「舊臣張廷玉勤慎贊襄,宜加優恤,應配享太廟,以彰酬獎之盛典」,然而雍正沒有料到的是,即便有此作保,張廷玉的處境仍多有坎坷變故。彼時乾隆25歲正值意氣風發,而張廷玉年逾古稀暮氣沉沉,隨著年紀的增大,他也難免有些遲緩及固執,故而乾隆內心並不待見。乾隆三年,兩人因「三老五更」古禮起爭執,張廷玉被罷降,更兼與鄂爾泰互不尊服,嫌隙重生,令張廷玉倍覺失意,遂於乾隆十三年,奏請歸鄉。

出乎張廷玉意料的是,這恰恰觸怒了乾隆,乾隆認為能承配享太廟這種殊榮者,怎麼還好意思告老還鄉享清福?非鞠躬盡瘁不能報盛恩,故不準。次年張廷玉再提歸鄉,乾隆直接罷其職,削其爵,配享太廟也一併免除。張廷玉為臣幾十載,從未獲譴,心中鬱憤,又戰戰兢兢熬過了一年,於乾隆十五年獲得首肯,終於返回故土,後再次獲罪抄家,終在歷經坎坷後,卒於乾隆二十年。張廷玉死後,安葬於桐城外的龍眠山,當地縣誌記載張廷玉墓地初建時甚為莊嚴肅穆,墓地翠柏森森,石人、石馬、石羊、石獅森羅林立,張氏族人也常於四時祭祀,故而數百年來墓地保存完好,直到60年代。

據修繕張廷玉墓的考古專家回憶,彼時龍眠山附近的村民們,趕著馬車拉著榔頭鐵杴奔赴張廷玉墓,十幾口子人整整挖了半拉月,都沒有挖開深藏地下的墓室,最後有人連續炸了兩次,才將堅固的古冢炸開。膽大的人沿著冒黑煙的窟窿就闖進了墓室,三下五除二把墓內的棺槨拉到了墓外的山地上,撬開棺材之後,墓主骨殖尚存,而且頭戴金頂子、身穿袍服,袍服完好如新。但村民們急於搜尋棺材裡的寶貝,故而將墓主拖出至於荒野之中,眾人散去後,才有好心人將骨殖重新安葬於墓冢處。考古專家獲悉後,趕赴墓地附近村路尋訪,得知當時挖開張廷玉墓後,並未發現大量隨葬品,僅僅在其棺木中有幾件乾隆御賜的古物。

回望張廷玉為臣將近五十載,僅僅是雍正一代13年間的賞賜,就十分豐厚,絕非會是寥寥幾件。這時人們忽然想起史料記載,張廷玉告老還鄉後,曾被乾隆降罪,因為彼時張廷玉已是年過八旬的老人,故而不便責罰,但不知何故,乾隆竟然換了種方式,專門派人到張廷玉家中「盡繳頒賜諸物」。

故而張廷玉平生所得康、雍賞賜都被乾隆如數褫奪,如此一來自然不會再有豐厚隨葬,張廷玉墓地被挖,也驗證了這一記載非虛,乾隆確實有此舉,好在他最終沒有背棄父親雍正遺願,仍將張廷玉配享太廟。張廷玉墓被毀,令考古界倍覺痛惜,故而從90年代起,按照墓地原來的模樣進行了復原重建,一代名臣得以重獲安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史記 的精彩文章:

TAG:青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