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智慧將在太空發揮更多積極作用

中國智慧將在太空發揮更多積極作用

2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說:「你們在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奧秘上建立的卓越功勛,對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奮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具有重要示範意義。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習近平隨後指出:「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為實現探月工程總目標,乘勝前進,為推動世界航天事業發展繼續努力,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無疑,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是對中國當前在航天領域所取得成績的肯定,同時也為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當今世界,太空的重要性早已被廣泛認知,探索和開發太空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讓很多國家都對該領域投入相當的精力,以期儘早搶佔這個「制高點」。而中國在這其中的表現足以令國人為之自豪,讓世界為之驚嘆。

中國的航天事業起步並不早,1956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1956年4月,中國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航空工業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創業的開始。而時至今日,中國航天已經打出了自己的響亮「品牌」。

今年1月29日,《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8)》發布,其中顯示去年我國航天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以37次發射,累積將103個航天器送入軌道,首次獨居世界航天發射次數年度第一。北斗三號基本系統部署,並正式提供全球服務,在載人航天領域,我國開啟了建設空間站階段,「天舟」貨運飛船轉入正式運行。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進展順利。另外我國鴻雁星座首星成功發射預計2022年將建成骨幹星座系統,有望提供全球無死角互聯網接入服務。

習主席在2019新年賀詞中,兩次提到過去一年中中國航天的「新成就」。而此次嫦娥四號同樣意義非凡,不但首次實現了人類歷史上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而且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繼通信,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之一。

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在今後中國航天必然要向更高的層次邁進,同時中國航天的進步也必將對未來人類和平利用太空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用開放和包容的態度積極在航天領域與他國合作,為和平利用太空樹立了典範。這其中,中國航天能力的不斷提高可謂是關鍵因素之一。

中國的航天能力發揮了「磁石」作用,一方面將一些能力不夠的夥伴聚攏到自己的身邊,如去年中國正式開啟了自己空間站的國際合作,盛情邀請世界各國積极參与,而且把門檻設的很低,讓一些沒有太空能力的國家也有機會使用中國空間站。

另一方面,讓其他國家不得不改變以往的態度。以嫦娥四號為例,在得知中國要發射「鵲橋」中繼星並探測月背時,美國科學家向中方提出了多項合作請求。雙方都表現出了合作的態度。在前期溝通過程中,美方將LRO衛星的軌道數據提供給中方,並承諾公開拍攝的圖像和參數。我國也提前告知了嫦娥四號著陸相關信息。此外,美國還提出另一項請求,希望我國把「鵲橋」中繼星的設計壽命由3年延長到5年,以便於能在美國自己登陸月背時「借用」。在嫦娥四號成功落月後,美國NASA就表示,美中兩國航天局正在就月球探測工作開展協調。NASA主管科學任務署的副局長澤布琛在推特上寫道:「在按要求取得國會批准的情況下,NASA一直在同中方磋商,探討利用我方探月器上的儀器對其嫦娥四號著陸器的著陸羽流進行觀測的可能性。」

很明顯,合作、互利、共贏是消減各國在太空領域相互猜忌和不信任的有效手段,也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打下了基礎,在今後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將太空發揮更多的積極作用。蘭順正(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民調:多數美國人反對特朗普啟動邊境緊急狀態
以色列中間派政黨組成競選聯盟以期成為新的執政黨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