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蜀漢降魏,諸多開國功臣的後人是怎樣看待?劉備嫡孫劉諶羞憤自殺

蜀漢降魏,諸多開國功臣的後人是怎樣看待?劉備嫡孫劉諶羞憤自殺

東漢末年,中央宦官和外戚爭權奪利、內鬥不斷,地方豪強坐大、蓄養私兵,黃巾起義之後,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大不如前,董卓之亂爆發,大漢朝廷更是失去了所有的爪牙,猶如一隻待宰的綿羊。漢室宗親本在四方任州牧,掌一州軍政大權,奈何有才能的不爭,沒才能的拚命爭,最後讓一個隔了好幾代的漢室宗親——劉備,建立蜀漢鼎立三國。

蜀漢並不是真蜀漢,這是後人為了區分它們強安的稱呼,劉備趙雲諸葛亮等人都是自稱「大漢」的,自詡漢室正統。夷陵戰敗前後,蜀漢不斷損兵折將,關羽身死失荊州,張飛遇害損兵折將,孟達叛變糧草盡失,劉備氣急攻心,就給託孤了,這蜀漢江山就交給了小兒劉禪和老臣諸葛亮。

國力大損、孤立無援的蜀漢,在諸葛亮手中不斷改變增強,修復蜀吳聯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迫使南中地區蠻族屈服不再侵擾、勸課農桑積攢糧草等等,蜀國國力大大恢復,遠超以前。尤其是從征伐南蠻中,取得了大量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資源,國力逐漸再度強盛。

兢兢業業的諸葛亮沒辜負劉備的臨終囑託,一心一意想著「光復大漢,還於舊都」,朝著這個方向不斷進發。諸葛亮主政時期的蜀漢在軍事上常常佔據主動,第一次北伐差點佔領長安、奪取三郡土地,可惜啊,馬謖街亭一敗前功盡棄。

蜀漢後期諸葛亮已死、姜維一味鼓動北伐,未考慮實際情況,逐漸走向衰弱。最後被司馬家掌控的曹魏所滅,蜀漢後主劉禪主動出城投降,沒有堅守城池,沒有等待姜維大軍等勤王軍回援,沒有抵抗魏軍入侵,劉備關羽張飛法正諸葛亮誓死建立捍衛的蜀漢,就這樣亡了。

匯聚先秦忠義仁德之輩建立的蜀漢亡國了,是劉備的親生兒子劉禪主動投降的,姜維得知此事氣憤難當、拔刀砍石「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臨死前依舊想著光復丞相諸葛亮的大漢。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戰死沙場。

張飛的孫子張遵、趙雲的兒子趙廣、黃權的兒子黃崇,李恢的侄子李球、傅彤的兒子傅僉都死於對抗魏軍的戰鬥中。霍峻的兒子霍弋在得知劉禪平安歸順魏國得善待,這才率南中六郡降了。還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劉禪第五子、北地王劉諶,知道父親違背爺爺劉備和武侯諸葛亮的期盼意願,要投降鄧艾,劉諶沒辦法阻止,羞憤難當,就在宗廟內與妻子一同自盡。

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諸葛亮《出師表》這些人都做到了以死相報,阿斗啊阿斗,你死後以何面目見這些忠臣烈士、父親兒子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月曾經照古人 的精彩文章:

宰相:這是陛下的家事我不參與 皇帝立即把三個親兒子殺了
諸葛亮為何說「若法正在劉備必不會東征」?法正對蜀漢有多重要

TAG:今月曾經照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