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90後不鳥管理者,卻願意被大神虐?

為什麼90後不鳥管理者,卻願意被大神虐?

作者 | 韓慶峰

來源 | 筆記俠(Notesman) 已獲授權

大家好,我是一個與 90 後待了差不多 10 年的 70 後,我的工作是研究關係。

今天我從行業角度,把我們九年的成果做一個簡要彙報,希望這些數據與大家的商業邏輯結合起來能夠產生一些完全不一樣的價值。

01

人口數據帶來的變化

我們來看一下人口有關的數據。大家心裡感覺是 80 後多還是 90 後多?90 後多還是 00 後多?00 後更多還是 10 後更多?

當然可以直接把數字告訴你們,但是我想告訴大家其實對這三組數據的感覺非常重要,為什麼?

中國宏觀經濟發展肯定是跟這些數據是正相關的關係。1990 年的時候新生嬰兒 2621 萬。在此之後,十年之間出現了斷崖式下降,這個下降有沒有止住。

在中國 80 後 2.28 億,90 後 1.74 億,00 後 1.47 億。大家看到這個數字可能有一個基本感覺,年齡人口快速下降,不知道對你們做生意是不是有影響。

年輕人下降對我們有兩個重要的影響:

1、對我們消費者各行各業都有重要的影響,就是年齡消費人口在快速下降;

2、第二,對企業來講,不管是勞動力還是白領供給都在下降。

最近三年,畢業大學生不到 800 萬,雖然這兩年找大學生還是挺容易,但一旦這個數字開始掉頭下降,你會發現未來招人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更不要說藍領了,服務人員已經非常少了。

那 90 後少了是不是 00 後會漲起來?短期之內沒有這個機會了,不但沒有變多而且會再下降 15%。

從絕對值看,00 後比 80 後少 8000 萬。看起來不多,但如果具體看,8000 相當於德國總人口的人數,相當於周邊韓國加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的總人數,僅僅是一個代際就少了這麼多人。

第二組數字比第一組更極端。

這是上個世紀90年代新出生嬰兒裡面性別比例不斷的失衡。從 1980 年開始中國新出生嬰兒 103 個男孩對 100 個女孩,1990 年是 111 個男孩對應 100 個女孩,1999 年達到了高峰 123 個男孩對 100 個女孩。

1.74 億 90 後中,女生比男生少 1300 萬,這個差距是非常大。

女性消費時代早早就開始,看到數據就明白了,為什麼女性花費的話語權越來越重,娶媳婦越來越難了。

男女比例失衡有沒有風險?

風險很大。現在男女比例失衡是雙失衡,三四線女生越來越少,因為女生大量湧入一線城市,所以地域上產生最大的比例失衡。

現在農村比例失衡最厲害,農村裡面現在有大量男生打光棍。比例失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得到緩解的?

在 2000 年裡面已經開始有回落,逐漸開始有均衡。

第三組數據,這是中國高考錄取率的統計,教育局統計的是一百人參加高考有多少人上大學,這個統計是平均一百個人裡面有多少人可以上大學。

從 1998 年開始統計,當年 100 個人只有六個人可以上大學(包括大專)。

去年 2017 年這個數字完全被反轉,三分之二的人都去讀大學了。

假設年輕人出路只有兩種,要麼讀大學做白領,要麼早早出來工作做藍領。這些年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是什麼?

藍領供給在迅速下降,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流量服務業受到用工的限制一定非常嚴重。

1998 年的時候有 94 個人可以去做藍領,但是到 2017 年只剩下三分之一,但是沒有辦法告訴你這個藍領具體下降了多少,因為有一個數字算不出來,就是從 1998 年到 2017 年整整二十年的時間,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規模擴大多少倍,再把這個剔除算一下,這個數字非常驚人,極其可怕。

這三組數據總結下來有三個結論:

1、勞動力短缺深刻影響製造業。

2、藍白領倒逼服務行業升級。如何用更好的人工去提高人效,這是未來非常重要的趨勢。

3、這個跟大家應該也有很重要的關係,人性管理的問題。

人性這個詞大家太熟悉了,但是在你們企業能夠做到人性管理的有幾個?

假設兩個團隊,一個團隊老大特別不人性,但是天天盯著業績指標,另一個老大很人性,如果沒有任何管理肯定是第一個團隊業績更好。

今天你手下管的是 90、95 甚至是 00 後,你會發現,不講人性人招不來,招來留不下,留下干不好。

90 後創造力很強,但是在不人性的團隊裡面破壞力也很大,一個 90 後店員把一家店搞死一點都不困難。

如果有朝一日所有的生產、經營都可以用機械替代也許是一個很大的好消息。

但如果在某些崗位需要用活人乾的工作,尤其是 90、95、00 後的時候,人性管理一定是在這個時代大家需要好好補的功課。

02

80 後、90 後、95 後,不同時代的區別特徵

這是第一部分,但只是表象。但從數據背後體現的是什麼?

是以 90 後為代表的員工群體跟 80 群體是完全不一樣的。

90 後有什麼特徵?你們認不認為每代人有不同特徵存在?

所謂重大歷史事件造就一代人。每一代人的特徵來自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什麼樣的歷史事件。

90 後主要受兩個歷史事件的影響。

1、互聯網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收集信息的方式,沒有互聯網之前,我們從小到大都是被動接受信息,而他們是主動接受信息,而接受信息的不同就會造成一個人的內在系統改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管過 90 後。如果管的多一定被 90 後懟過,如果被懟過就想想那一刻是什麼情況,是因為你講的方法和經驗不足,還是他根本不接納你講的觀點。

同樣在深圳有一家公司,有一天我去他們公司培訓,碰到一個學生從他們領導辦公室出來,領導談了兩個小時,出來以後碰到我,我說領導又跟你談話了?他說嗯,我說談的怎麼樣?他直接說領導挺努力的。我知道挺努力,但是有沒有聽進去。他說的都是正確的廢話。

在他眼裡領導在幹嘛?每天很努力說正確的廢話,溝通一千遍,你認為對的道理他認為不一定是對的。面對這代年輕人,有一點非常重要,叫做共識,共識很重要。

對於父母來講,跟孩子達不成共識,說什麼都不會聽,對員工和客戶也是一樣的,對這件事情我們大家是不是有共識,在多元碎片化的社會裡面,共識反而變成一個非常重要又有寶貴价值的東西。

2、計劃生育

看到第一張數字圖可能沒有那樣大的印象,中國計劃生育是從 1971 年開始,那一年出生從 2600萬 直接到 2000 萬,那一年掉了 600 萬人。

實際上計劃生育對 90 後的影響也是非常直接的,造就非常自我的一代。自我不等於自私,自我是思考問題以自我為中心。

而 90 後是非常擅長以自我為中心來思考問題的。為什麼?

獨生子女是有一個過程缺失的,比如我家裡有一個哥哥,從小到大,為了多喝一瓶汽水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因為就那麼多資源,想獲得更多的資源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以獲得。

但是 90 後不管你怎麼跟父母吵,這些東西都可以得到,所以獨生子女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就可以得到足夠的資源,一定會建立自我這樣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最近三年中國最流行的詞就是這個「任性」。

90 後是任性的一代,但是大家也要明白 90 後的任性某種角度也只是一面,而不是全部。

接下來看看 80 後,為什麼把這兩代人放在一起?簡單來說 80 後是計劃生育完整意義的第一代,所以也有很多獨生子女,有自我特性。

但是這兩代人的自我特徵有很大差別。看起來 80 後最適合管理 90 後,企業里都是 80 後在管理 90 後,但是這麼多年研究下來,發現最不適合管理 90 後的恰恰是 80 後。為什麼?

80 後經歷過兩個大事:

1、市場經濟,什麼叫市場經濟?什麼都需要用錢來買。80 後是經濟歷史上包袱最重的一代。

2、80 後整個壓力來源不僅僅是經濟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壓力來源來自於爹媽。

因為你們的父母是 50 後一代,因為這一代父母有兩種心理動機是最強烈的:

1、我吃過苦,不希望孩子重新吃苦。

2、我沒有實現的人生理想和人生願望,讓孩子實現。

50 後吃過最多的苦,所以保護孩子的意動機也最強,因為時代沒有給他們實現的機會,所以他們對孩子期待最強,其實看到 50 後對於 80 後的教育裡面容納他們很多的壓力,這就造就了 80 後很多難以磨滅的特徵「糾結」。

糾結跟任性有什麼差別?

其實很像但是結果完全不一樣,什麼叫任性?孩子做選擇的時候,面前有十個選擇,任性就是找最喜歡的拿過來。

什麼叫糾結?在選擇一樣東西的時候,可能有我想要的,但是也會有爹媽想要的,老師想要的,領導想要的,別人認為好的。

為什麼傳統上廣告對 80 後好使?因為 80 後特別容易受到外界影響,但是今天做營銷 90 後能不能用廣告轟炸?

他們完全不在乎。

第一,他們不看電視。第二,不會被人洗腦。

90 後消費行為絕大都是自我選擇的結果,而不是被動接受。任性和糾結的差別非常大。

開始流行任性這個詞,意味著 90 後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主體。

接下來再講講 95 後,95 後和 95 前的差別非常明顯。差別在什麼地方?跟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有關係,95 後計劃生育還是有影響的。中國二胎放開以後,影響第一代是 00 後,每天鬧自殺的都是我們的孩子。

但是大家可以想想互聯網對他們的影響大不大?

應該說很大,但是他們意識到互聯網只有一個場景,就是當斷網找不到網路的時候。

95 前和 95 後面對互聯網有細微的差別,因為 95 前是通過互聯網從無到有的過程,從 95 後從出生開始,互聯網就是他們的必要部分,像空氣和水一樣生活的必備要素。

當網路不起作用的時候,就會影響他們形成另外的重要事件「二次元」。為什麼叫二次元?

是因為他們花時間最多的動畫、漫畫是以平面展現出來的,我們生活的空間是三次元,他們生活的空間是二次元。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二次元為什麼那麼深刻影響中國的 95 後跟 00 後。

二次元產生上個世紀 90 年代的日本經濟危機,美國人用貨幣的方式割了整個日本人的韭菜,為什麼?因為當年它是全球 GDP 老二,對美國構成直接最大的威脅。

經濟危機之後五年,房地產泡沫徹底破裂,日本進入到長期經濟衰退,開始有失落的十年、二十年,再過兩年是日本失落的三十年。

二次元為什麼在那樣的時代產生?

用一句話形容:二次元是一種廉價的娛樂方式,它的核心是便宜。

年輕人為什麼用便宜的方式來填充大量的空白時間?

表面是因為沒錢,更重要是因為他們對未來預期不夠好,如果他認為未來我可以賺很多,這一刻我可以借錢過高消費的生活,如果他認為我怎麼努力都不會掙到錢,在這一塊他會縮減消費。

你要考慮一下他們這個錢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掙還是來自家庭。雖然 95 後可能家裡有幾套房子,有幾輛車,但是他們的預期並沒有那麼好。

在 95 後身上有三座大山:

1、成功機會越來越少。

2、無論 95 後怎麼努力很難超越父母的成就。

他們大部分消費要依靠家人的支撐,家裡有 95 後、00 後的孩子,他說的第一句話是爸爸你怎麼支持我,而不是像 90 後利用那麼多的社會資源、那麼多孵化器來支撐他們做。

3、很重要的就是他們剛開始工作的同時,人工智慧跟機器人已經跟他們開始競爭。

任性背後還有一個詞叫「迷茫」,這是 95 後最重要的特徵。為什麼迷茫?

我有想法,但是實現不了。

去年流行一個什麼詞?「喪」。今年喪不流行了,流行「佛系」。問你們一個問題,佛系和喪哪個能量更高,哪個更低?

什麼叫喪?我有一個高的目標,但讓我實現不了,這種差距讓我實現不了。

什麼叫佛系?這個高的目標,我都不想要了。

當看到 95 前到 95 後,到 00 後,整個年輕人內在能量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

那 00 後未來會怎麼樣?

00 後的特徵是淡定,聽起來挺好的,但是淡定後面的本質是他們所有的事情都無所謂。如果他們對現實世界提不起興趣,無論怎麼淡定,最終對社會的挑戰是巨大的。

對 95 前來講,創新創業他們還有夢想去實現,但是 00 後講匠心,匠心精神,但無論怎麼講匠心精神,未來一定是靠 00 後落地。

這實際上是中國社會在商業社會的底層邏輯,90 後特殊性並不體現在表象的特徵。

03

管理的反轉

1、裝與不裝的反轉

90 前和 90 後的表現氣質有明顯的差別。最重要的差別是什麼?

這個反轉叫做從「裝」到「不裝」的氣質,為什麼 90 後懟我們?

因為他們不裝,看不慣別人裝。今天在座各位做管理時間很長,你們身上的氣質不僅僅是裝,包括我在內,我們做管理者時間長了,氣質叫「端裝」,又端又裝。

為什麼跟年輕人溝通的時候有很多衝突?

不是管理經驗不足,也不是學的管理工具不夠,唯一的差別是,如果他觀察到你身上有端和裝的氣質,所有溝通大門都會瞬間關死。

今天中國所有滿足人們「裝」這樣核心訴求的產品、品牌、服務、企業、組織都在發生斷崖式下降,房地產、奢侈品、餐飲包括我們現在這樣的行業趨勢都是非常明顯的。

保健品行業以前是送禮的,滿足人什麼需求?「裝」的需求。不需要太多的品質,只要打廣告,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品牌,知道你送了一個很貴的東西就可以。

90 後已經進入討論中年危機的問題,他們養生保健比之前任何一代意識都強,一定願意買這個東西,但是他們不是為了裝給別人看,而是為了讓自己身體更好。

2、價值觀的反轉

為什麼之前激勵 70、80 後好使,對 90 後不好使?

管好 80 後的方式就是給夠錢,給 90 後發錢他們不會拒絕,但是很多時候他們不願意升職。這個反轉叫從成功到幸福的反轉。

所有 90 前追求的是成功,而 90 後更看重幸福。哪個更容易被衡量?

成功更容易被衡量,財富、權利、地位,但是今天大家要明白很重要的一點,用成功跟 90 後做交換,無論是想把產品賣給他還是把公司管好,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想獲得幸福有兩種維度:

1、一件事乾的時候有快樂產生,會有幸福感。

2、這件事本身很有意義,也帶來幸福感。

快樂和有意義兩個緯度可以帶來幸福,但重要的問題是我們今天在座諸位,你們在工作裡面,是不是真的可以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工作很快樂,像打遊戲那麼快樂?

以前我們的意義是被別人教育出來了,今天他們自己去尋找這個意義的時候,對各行各業來講挑戰都很大。

3、大咖與大神的反轉

今天在座的 90 前熟悉一個詞叫大咖,感覺像一個公眾人物一樣,但是 90 後嘴裡一定不會出現這個詞,他們認可的是大神。

大咖和大神是兩種不同的存在,是反轉的漸變。

大咖和大神的第一個區別是服和不服的區別。

你是大咖,你說的話,可以被每個人聽到,但不代表每個聽到的人都服氣。

但是他們叫大神的時候,一定有服這個前提,最低級別的辭彙叫膜拜,然後覺得不夠叫跪拜,最後改成叫跪舔,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是服的程度在快速升級。

第二個區別是裝和不裝的區別。

大咖都是裝出來的,大神是在足夠的時間裡面養成的。

所以今天年輕人最崇拜的是大神,因為大神是靠時間積累,而不是靠各種各樣表演的結果。

第三,大咖跟大神分別活在不同類型的組織裡面,傳統企業組織都是以權力為中心構建的,這種叫大咖。

大神活在什麼地方?遊戲、知乎、豆瓣以興趣為中心構建的組織在塔尖上的叫大神。遊戲跟公司有什麼關係?跟我員工管理有什麼關係?

關係很大,因為對今天所有企業來講,單純的權利已經不好使了,年輕人越多,企業裡邊興趣就越多。

大咖跟聽眾是什麼關係?

我說說,你們聽聽,每天很努力說著正確的廢話。

大神和粉絲是什麼樣的關係?

怎麼虐他,他都願意。

為什麼不願意被虐的 90 後願意被大神虐?

因為在他內心裏面,大神是他們學習的榜樣,他也希望成為這樣的人。

*本文來源:公眾號 @筆記俠。中國新商業知識筆記共享社區,微信價值排行榜總榜前四,獨家筆記支持湖畔大學、混沌大學、青騰大學、高山大學、中歐創業營、京東商學院、北大國發院等頂尖商學院課程,BAT、TMD、小米、華為、網易等知名企業,丁磊、傅盛、李善友等知名人士,70萬企業決策及管理層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谷趨勢 的精彩文章:

為國生娃這個重擔,終於有人扛起來了!
年入30萬,不敢談戀愛,這屆年輕人愛不起

TAG:智谷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