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心狠手辣的老慈禧太后是如何煉成的?

心狠手辣的老慈禧太后是如何煉成的?

看歷史看世界

英法聯軍進攻大沽口,進而進佔天津。天津失守,北京洞門大開。

《火燒圓明園》劇照

者按

咸豐十一年(1861),咸豐病逝於承德避暑山莊,臨終前遺詔立6歲的兒子載淳為皇位繼承人(同治),任命肅順等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俗稱「八大臣」),輔佐小皇帝處理政務。同時,咸豐帝又將自己平常用的兩方閑章「御賞」「同道堂」,分別賜給皇后鈕祜祿氏(慈安太后)和載淳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規定在同治親政前,所發諭旨必須同時鈐用這兩方印章才能生效。

「御賞」(左)、「同道堂」印

這兩方印章現藏故宮博物院,與「皇帝之寶」之類的煌煌巨璽相比,略顯寒酸,但發生在它們背後的故事,卻十分玄妙。

此文為《看歷史》原創內容,版權歸看歷史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咸豐遺命:

看似天衣無縫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八月七日,清軍精銳在通州八里橋與英法聯軍展開激戰,全軍覆沒,京城門戶洞開。第二天,咸豐以「北狩」為名,攜帶皇子、皇后和懿貴妃等人,出圓明園後門,逃往熱河避暑山莊。不久,英法聯軍佔據了圓明園,並一把火燒掉了這座「萬園之園」。九月十一、十二日,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與英法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之後英法聯軍退出北京。

英法聯軍退出北京後,奕訢多次懇請咸豐立即起駕回京,但咸豐以「夷務未定」為由,拒絕回京,準備過了這個冬天再說。可轉年春天,身體本來就不好的咸豐卻病倒了。拖到夏天,病越來越重,於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賓天」了。

臨終前,咸豐對自己的後事做了如下安排:

一、立唯一的皇子載淳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皇太子;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同治即位後升格為皇太后)「御賞」印章、載淳生母懿貴妃(同治即位後也升格為皇太后)「同道堂」印章,規定在同治親政前皇帝所發諭旨由「贊襄政務大臣」擬定、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印章後才可生效。

咸豐的這一套安排,概括為8個字就是,「垂簾輔政,兼而有之」,可謂用心良苦。他想的是利用懿貴妃這位精明的「太子母」來制衡輔政的「八大臣」,又擔心懿貴妃獨攬大權,再安排比較老實、也沒有什麼治國才能、但是「位份」高於懿貴妃的皇后鈕祜祿氏來制約她,並作為懿貴妃和肅順之間的緩衝。野史傳說,咸豐曾寫了一封密詔交給皇后保管,賦予她一樁生殺予奪的大權:懿貴妃如能安分守法則已,否則皇后就可以出密詔殺之。

咸豐可能以為,這種類似於三角權力制衡的安排,應該是天衣無縫的。然而,他卻將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排除在外,從而導致了後來的一場宮廷政變。

真正的「第三方」

其實,咸豐所安排的「三角」權力,一開始只有兩「角」:皇后和懿貴妃雖在一些小事上有分歧,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體的,小皇帝又小,談不上有什麼政見,孤兒寡母「三位一體」,合起來只能算作一個「角」;「八大臣」雖然也不是鐵板一塊,但也可以算作是另一個「角」。實際上,第三「角」是存在的,但咸豐卻裝作看不見,那就是恭親王奕訢

恭親王奕訢

醇郡(親)王奕譞(中)

咸豐(奕詝)和恭親王(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和第六子。道光晚年,最有希望成為皇位繼承人的只有他們兩人。奕詝是皇后所生,既是嫡子,又是實際上的長子,「奪魁」呼聲很高,但是,不論是相貌,還是聰明度,不論是文才,還是武功,奕詝都遠不及他的六弟奕訢。道光曾有意傳位給奕訢,但又覺得奕詝老實穩重也不錯,一時難以取捨。據說,為了最終確定誰當皇太子,道光特地帶兄弟倆到南苑去圍了一次獵,想看看他倆的表現再說。

在圍獵的過程中,奕訢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騎射功夫,打到了許多獵物。而奕詝卻只是獃獃地站在一旁,一箭不發。圍獵結束後,奕訢提著自己的「戰利品」去見父皇,而奕詝卻兩手空空,一隻獵物也沒有。道光很納悶,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奕詝「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道:「父皇經常教導我說,要有仁愛之心。現在是春天,正是母獸懷孕的時候,如果我把它射死了,那麼就連它腹中尚未出生的幼獸也死了。我實在不忍心這麼做。」道光聽後十分感動,讚歎道:這才真是具有帝王心胸的人說的話啊!於是決定將皇位傳給奕詝。

咸豐皇帝朝服

奕詝成了笑到最後的人,成了新皇帝(咸豐),但對於他的「競爭對手」奕,總有那麼些顧忌。因此,到了臨終託孤的關鍵時刻,咸豐有意地將這位能幹的、和自己血緣最近的弟弟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這足以說明在咸豐的心裡,在「八大臣」「兩宮」和奕訢這三股勢力中,奕訢是「最危險的」,也是最需要防範的。

奕訢當然忍不下這口氣。此時奕訢將近30歲,年富力強,「留守」北京期間,既簽署了和約,使英法聯軍退出了北京,也形成了自己的一股政治勢力,可以稱之為「北京派」,足以與遠在熱河的「八大臣」(權且稱之為「熱河派」)遙相對峙。咸豐遺命,不但把奕訢、也把整個「北京派」都排斥在了權力中心以外,頗具實力的他們,豈能善罷甘休!

「大人物」奕訢

「編劇、導演兼主角」

看過早年電影《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的人想必都有這麼一個印象:推翻「八大臣」的那場政變,都是由年輕的懿貴妃(慈禧太后)一手策劃的。但歷史學家並不這麼看,他們認為,奕訢才是一個「編劇、導演兼主角的大人物」。

開始參政的懿貴妃

政變前後的三個月時間裡發生了很多事,不過稍加梳理,線索還是清晰的。

第一,「八大臣」與兩宮皇太后、奕訢都存在矛盾,並促成了後二者的聯手。

奕訢離開熱河不久,御史董元醇就奏請太后「權理朝政」、並「簡親王一、二人輔弼」。有人認為這是慈禧太后指使的。實際上,董元醇只是一個小官,身在深宮的慈禧太后根本就沒可能認識他,最有可能指使董元醇的是奕訢的同黨、大學士周祖培。值得注意的是,董元醇的奏疏中的「簡親王一、二人輔弼」,使人強烈感到,這些奏疏的背後,晃動著恭親王奕訢的影子。「董元醇上書」,最有可能是「北京派」對「熱河派」的一種試探,而結果發現,「熱河派」在這件事上是絕沒有商量餘地的。

此時的「八大臣」,看似很強勢,卻不想他們的強勢,反而推進了「北京派」與兩宮皇太后的聯合。此外,雖然董元醇的奏章被駁斥了,但事情鬧得不小,「垂簾」之說也從此為人所知,也算是一種輿論準備吧。

第二,軍事準備。勝保在和太平軍打仗時是個「常敗將軍」,被戲稱為「敗保」,不過,咸豐十年抵抗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他率所部配合僧格林沁的主力部隊作戰,打得倒是很勇敢。戰後,勝保奉旨收攏散布在京畿一帶的殘兵敗將,共得一萬餘人。此時,勝保的這支軍隊離京師很近,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咸豐「賓天」後不久,勝保不顧熱河方面「統兵大臣等毋庸奏請叩謁梓宮」的禁令,徑自前往熱河「叩謁梓宮」,路過北京時與剛從熱河回京的奕訢單獨見了一面。很明顯,奕訢是在爭取勝保的支持,可能還有一些具體的行動計劃。

此外,任命奕譞為步軍統領一事也值得注意。奕譞,道光第七子,奕訢的異母弟弟,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夫。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位置非常關鍵。據說奕譞得到這個重要職位,是通過慈禧太后的努力。一次,慈禧召見「八大臣」時說,端華的差事太多了,可以去掉一兩個,比如步軍統領。端華說他只是「行在」(熱河)的步軍統領。慈禧太后便順勢提出,那就讓奕譞做(京城的)步軍統領吧。「八大臣」同意了。一是礙於慈禧的情面(以為她只是想給妹夫謀點福利),二是覺得奕譞年紀還小(不到21歲),沒有什麼實力。可他們卻沒想到,奕譞的這份「福利」,後來給他們造成了致命的麻煩——政變發動後,帶兵到密雲逮捕肅順的,正是奕譞。

皇室遷往熱河途中,奕?把一封信和一張紙條悄悄交給懿貴妃。

肅順等人成為懿貴妃的心腹大患。

電影《火燒圓明園》劇照

第三,政變細節,多為奕訢策劃。傳說為了聯絡奕訢,慈禧太后曾對自己的心腹安德海施「苦肉計」,將他從熱河趕回北京,好讓他與奕訢商量政變細節;也有說慈禧太后利用親信榮祿來與奕訢互通消息的。但這些都是「小說家言」,基本沒有可能。唯一比較確定的是奕訢到熱河奔喪時曾與兩宮皇太后「獨對一時許」。這「一時許」,他們到底商量了什麼?

其實這事不值得細究。政變是非常複雜的,如果這次「獨對」是在密謀政變的話,也不過是商量了一個非常粗略的「方向」,大量的細節還得由奕訢來實施。最重要的一點是,逮捕了肅順等人後,還要想好如何定他們的罪。實事求是地說,肅順是一個頗有政務能力的高手,其飛揚跋扈雖然惹得「北京派」、慈禧太后不滿,但是並沒有什麼實際過錯,而要「羅織」出「八大臣」的罪名,就非得「北京派」中的老手出手了。

以同治詔書形式公布的「八大臣」罪狀主要有兩條:(1)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被焚、京城百姓受驚、咸豐皇帝被迫「北狩」等災難,都是「八大臣」一手造成的;(2)擅改諭旨、力阻垂簾。這兩條「罪名」,「扣」得非常巧妙。將英法聯軍入侵而引起的生靈塗炭等責任都加諸「八大臣」,實際上是利用了民心。據說肅順被拉去處斬時,一路圍觀的百姓向他拋擲石塊等物,並罵他「賣國賊」。北京在戰爭中受到的破壞很大,而對「八大臣」的處置,給了普通百姓一個很好的發泄機會。至於第二條「擅改諭旨」顯然是莫須有,但為了置對手於死地,炮製這樣的罪名也是必要的,否則僅憑第一條,頂多只能算是「工作失誤」,不是死罪。慈禧太后此時雖然有政治野心,但是文化水平不高,也沒有真正的從政經驗,如此巧妙的主意,自然不會是她想出來的,而應是奕訢指使本派的文案「高手」們所為。

心狠手辣的老慈禧太后

「成功上線」

從政變成功到同治親政的這12年時間,「御賞」主人慈安太后和「同道堂」主人慈禧太后攜手垂簾聽政,輔佐小皇帝渡過了很多難關。那一段時間可能是「孤兒寡母」最困難的一段時間。太平軍佔據著長江下游,捻軍縱橫黃淮流域,天地會遍擾兩粵閩台,苗回起事於西南、西北,更有英、俄、日等國覬覦著邊疆。為了處理連續不斷的內憂外患,兩宮皇太后可以說是「朝乾夕惕,倍極勤勞」,一次又一次地將「御賞」和「同道堂」兩章一前一後地蓋在了各道事關生死存亡的諭旨上。直到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皇帝親政,「御賞」和「同道堂」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被收到了庫房裡。

同治小皇帝

慈安太后像

沒想到的是,同治才親政一年多,就意外地去世了,這對權利慾極強的慈禧太后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本來,按照「家法」,同治的繼承人應該在他的下一輩「溥」字輩中挑選,但如果這樣慈禧就變成了「雖尊而疏」的太皇太后,失去垂簾聽政的資格,於是,她「一語即定」,選中了與同治同輩、年僅4歲的載湉做皇帝(即光緒),並再次以太后的身份重新垂簾聽政。

光緒初年,天下相對太平,慈禧太后的地位也越來越穩固。此時,那兩位在她最困難的時候曾經甘苦與共的人逐漸變得「沒用」和「多餘」了。一位是慈安太后,另一位就是弈訢。

光緒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慈安太后「暴崩」。據說當天早上,奕訢、左宗棠、王文韶等人還見過慈安,沒有什麼異樣。但奕訢等人退朝後不久,宮裡就傳出慈安太后「暴崩」的消息。事發突然,上上下下都有懷疑,但因懼怕慈禧太后,「絕無一人敢詰問病狀者」。然而,這卻不能阻止人們在私下裡議論。慈安去世後第二天,事件的親歷者、光緒師傅翁同龢就在日記里偷偷地議論道:「則昨日五方皆在,晨方天麻、膽星,按雲類風癇甚重。午刻一按無葯,雲神志不清,牙緊。未刻兩方雖可灌,究不妥云云,則已有遺尿情形,痰壅氣閉如舊。酉刻一方雲六脈將脫,葯不能下,戌刻仙逝云云。始則庄守和(太醫——引者注)一人,繼有周之楨,又某共三人也,嗚呼奇哉!」

由發病到死亡,前後僅12小時,的確「奇哉」。這不禁使人懷疑,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雖沒什麼真憑實據,但考慮到慈禧太后的一生所為,也不排除這種可能。

剩下的唯一對慈禧太后的權力構成威脅的,只有她昔日的政治盟友奕訢。早在同治初年,局勢稍定之後,慈禧就曾給過奕訢下馬威,削去了議政王頭銜。但奕訢的權力依然很大。光緒九年(1883),法軍進攻清軍駐守的山西(越南境內的山西,那時候越南還是中國的藩屬國),由於將帥無能、兵無鬥志,山西、北寧、興化等戰略要地相繼失守,朝野震動。戰爭的指揮機構、奕訢領銜的軍機處成了眾矢之的。這正是慈禧太后所需要的,於是她便以光緒皇帝的名義,重組軍機處,並以「委蛇保榮」「謬執成見」等罪名將奕訢「開去一切差使」,將奕訢以及他的班底徹底驅逐出了權力中心。

年輕時的慈禧太后像

我們「熟悉」的那個慈禧太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哲學究竟有什麼用?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