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身體濕氣重的5個徵兆,你中了幾個?(附祛濕妙方)

身體濕氣重的5個徵兆,你中了幾個?(附祛濕妙方)

大年初一有人中暑,元宵節下冰雹,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南方的天氣會帶給你怎樣的「驚喜」

身體濕氣重的5個徵兆,你中了幾個?(附祛濕妙方)

在這冷熱交替的氣溫中,你家的地板和鏡子正在用實際行動告訴你:回南天這個「磨人小妖精」來了!

身體濕氣重的5個徵兆,你中了幾個?(附祛濕妙方)

(圖片來源於網路)

接近100%的濕度,不少南方人大喊「感覺整個人都在水中」

身體濕氣重的5個徵兆,你中了幾個?(附祛濕妙方)

幾天下來,不少人飯不想吃、覺睡不好,腦袋也昏昏沉沉的,擔心自己得了什麼病。其實你可能只是「體內濕氣重」!

快來對照看看自己有沒有濕氣 ——


濕氣重不重,看身上這5個地方

身體濕氣重的5個徵兆,你中了幾個?(附祛濕妙方)

中醫所說的「濕」,就是水分多。

脾胃是運化水谷的重要臟腑。環境潮濕、過多吃甘甜肥膩之物、生冷瓜果,煙酒不離手,都會損傷脾胃功能,使水濕運化失常,以致濕氣內生。

以下5個有濕氣的表現,如果中了2條以上,說明你身上的濕氣很重。

1、大便黏

上廁所時,如果總看到大便不成形或容易粘馬桶,當心體內有濕。

2、舌頭膩

對著鏡子,觀察一下舌頭:如果舌上有一層較厚膩的舌苔,是體內有濕的表現。舌苔越厚,越膩,說明濕邪越厲害。

3、皮膚癢

當天氣變得濕熱,有的人身上很容易出現瘙癢或皮疹,特別是在下半身陰囊、腳等部位。

4、精神倦怠

明明睡眠時間不短,早上起床卻總覺得困,頭上像是有東西裹著,人覺得煩躁,說明體內有濕。

5、身材虛胖

一般來說,「肥人多濕」,體型較普通人肥胖的人體內也多有濕氣。扎心了。


食療祛濕,有妙招

身體濕氣重的5個徵兆,你中了幾個?(附祛濕妙方)

「祛濕就是祛病」,通過簡單的食療,即能有效去祛濕,還你一個好身體。

但怎樣選擇食療方呢?首先要辨別濕證的類型,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理。否則,祛濕不成反加重癥狀。

濕重者多見兩類:一是寒濕,寒邪與濕邪兼夾;二是濕熱,熱邪與濕邪兼夾。

1、寒濕,這樣吃

★ 表現

舌質淡,舌苔白;怕冷,吃涼食、受涼後容易腹脹、拉肚子;胃口不好,口淡,不想喝水;容易疲倦,嚴重的可出現浮腫,如手腳腫、眼泡腫。

這類人平素多喜歡吃涼食,如喝冰飲、吃雪糕等。

★ 適宜食材

煲湯、炒菜時,適宜加入溫性的薑片、花椒、陳皮、砂仁,能起到苦溫燥濕的作用。寒濕者往往還存在脾胃虛寒,可適當加一些健脾的藥材,如茯苓、淮山、党參。

常見的祛寒濕湯,包括太子參茯苓陳皮排骨湯、扁豆茯苓豬骨湯等。

★ 調理方

生薑20克、党參10克、砂仁6克、陳皮5克,一起熬煮。

2、熱濕,這樣吃

★ 表現

口苦、口乾,舌苔厚、黃,睏倦乏力,咽部分泌物較多,大便不通暢、黏膩,精神煩躁。

濕熱還可以細分為三類:濕重於熱,有一點口乾,口苦不嚴重,舌苔膩而不黃;濕熱並重,口乾、口苦嚴重些,舌苔黃厚膩;熱重於濕,特別口乾,舌質紅,苔黃而干,大便乾結。

這類人平素多喜歡吃煎炸、燒烤等食品。

★ 適宜食材

如果濕重於熱,內熱不嚴重,可用偏涼性的土茯苓、薏仁等煲湯,濕熱並重甚或熱重於濕的,可用偏寒性的綿茵陳、蒲公英、雞骨草等。

常見的祛濕熱湯,包括土茯苓粉葛冬瓜豬骨湯、薏仁白扁豆雞腳湯、木棉花蓮蓬薏米湯、綿茵陳鯽魚湯等。

★ 調理方

蒲公英、綿茵陳、火炭母和紫蘇葉各30克,一起熬煮。

3、寒熱難辨,怎麼破?

有人看完感覺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寒是熱,給你支個招:

  • 最好去找專業中醫師,辨明體質再調理。
  • 可以選擇比較平和的祛濕藥材煲湯煮粥。

★ 適宜食材

宜用性味比較平和的祛濕藥材煲湯、煮粥,如芡實、白茯苓、扁豆、淮山。

★ 調理方

四神湯:茯苓、淮山、蓮子和芡實各20克左右,一起熬煮。

一般來講,所有祛濕方里,都可以加一些芳香化濕的藥材,比如蘇葉、藿香、佩蘭、砂仁等。這就好比,衣服濕透了,用火烤、加溫總是不幹,風一吹就幹了,芳香化濕的葯就相當於是風吹。


回南天兇猛,別忘了「避外濕」

身體濕氣重的5個徵兆,你中了幾個?(附祛濕妙方)

除了食療祛濕,面對來勢洶洶的回南天,「避外濕」也非常重要。否則陰濕天氣里異常活躍的病毒、病菌等微生物乘虛而入,會引發各種疾病,「潮」壞身體。

於是大家各顯神通,吹風機、空調、烘乾機紛紛派上用場,究竟怎樣才有效呢?

1、衣物防潮

★ 晾衣小技巧

身體濕氣重的5個徵兆,你中了幾個?(附祛濕妙方)

(圖片來源網路)

長衣服晾兩邊,短衣服晾中間,形成一個拱形,就可以讓空氣從中間空間流過,併產生上升氣流,讓衣服快乾。

★ 巧用電器

洗好的衣服可用風筒吹乾、用乾衣機烘乾,再放入衣櫃,避免乾淨衣物霉變。

★ 藉助乾燥劑

超市裡有不少專用於防潮除濕的乾燥劑,最常見的是吸濕盒和除濕包兩類。前者適合放在客廳、房間等日常生活的大空間里;後者適合放置於空間較小的位置,比如衣櫃、鞋櫃等密閉的空間。

2、食物防潮

在大米中放入一些干海帶可以防止大米潮濕和霉變。干海帶吸濕能力強,並且具有抑制病菌和殺蟲作用。

豆類,餅乾以及乾貨,最好用食品真空壓縮袋儲存。真空壓縮袋能嚴密隔絕外部空氣進入,使袋內形成缺氧狀態,從而防潮防霉。用密封鐵盒儲存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3、地板防潮

★ 早晚關窗

防潮的最重要時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這兩段時間的空氣濕度最高,應緊閉門窗,特別是朝南的門窗。

下午氣候相對乾燥,可在這個時間段短暫開窗通風,以保證空氣流通。

★ 溫鹽水拖地

回南天地板冒水,很容易打滑,如果家裡有老人就更危險了。使用溫鹽水拖地,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一是溫水拖地加快了水分揮發速度;二是食鹽很吸水,在地板上乾燥之後變成小顆粒,可以延長地面的乾燥時間。

另外,一般家庭使用的空調、暖風機有除濕功能,也可以使用除濕機,針對性強,見效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生雜誌 的精彩文章:

男人「辦事」一次,持續多長時間算正常?看完心裡有底了
壓力超大的日本人,為什麼壽命世界第一?4大養生法他們從小堅持

TAG:家庭醫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