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終於來了,2019第一部"大片"!

終於來了,2019第一部"大片"!

愛你,就把自己的心臟掏給你。

別說這橋段誇張又俗氣,在這部2019開年大片里,它還真的做到了極致的機械浪漫——

《阿麗塔:戰鬥天使》

Alita: Battle Angel

早在上映之前,我們大概就已經聽說,這是

詹姆斯·卡梅隆

監製,

《阿凡達》

特效團隊製作。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當年拍攝《阿麗塔》的計劃,就是因《阿凡達》而被擱置的。

所以僅按想法來說的話,它的改編比《阿凡達》還要早。

電影改編自日本漫畫

《銃夢》

,當年還是《水形物語》的導演

吉爾莫·德爾·托羅

安利給卡梅隆的。卡梅隆入坑之後,對這個點子念念不忘,2003年電影宣布立項,然而2019年才最終和觀眾見面。

這過去的十幾年,每提到這個項目,卡梅隆都說在忙別的——

他不是拖延症,而是在沒有充裕時間、不到技術成熟的時候,他寧可不拍《阿麗塔》。

直到2016年5月的時候,卡梅隆還在採訪中表示,是真的真的很想親自執導,可是接下去幾年的時間,都要忙著籌備《阿凡達2》和《阿凡達3》。

於是他找來《殺出個黎明》的導演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把這個計劃,鄭重地交到了他手裡。

《阿麗塔·戰鬥天使》正式起航。

故事說的是,在未來26世紀,人類與機械改造人共存。依德

(Christoph Waltz)

是故事發生地鋼鐵城著名的改造人醫生,他在垃圾場發現了一個半機械少女殘軀,將其拯救後為她取名阿麗塔。

阿麗塔雖然重獲生命卻失去了記憶,如一個新生兒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新鮮感。


在依德醫生與好友雨果的幫助下,她逐步適應著新生活和街頭險惡。一次偶然的機會,阿麗塔發現自己竟有著驚人的戰鬥天賦。 一次次獵殺激發著她的覺醒,阿麗塔逐漸試圖揭開自己身世之謎,為正義而戰,挑戰宇宙舊秩序。

其實說白了,這還是一部超長預告片,一看就是為下一部先交代背景、鋪墊戲份的。

因此不少觀眾都評價:

特效滿分,劇本不佳;武戲過癮,文戲彆扭。

好,我們就來說特效。

電影採用了卡梅隆在《阿凡達》中使用的真實動畫和計算機生成圖像的相同組合製作。

阿麗塔這個角色完全呈現在CGI中。


雖然電影因《阿凡達》延期,但也沿用了《阿凡達》中成功的技術,例如

立體攝影機聯合拍攝系統,面部表演捕捉和協同虛擬攝影機。

特效鏡頭,多達

1500個

光布景,卡梅隆就整整思考了10個月。

鋼鐵城,懸浮城市,甚至賽場……環境在《阿麗塔》里至關重要。比如鋼鐵城,特效團隊建立了由近

300個

布景;懸浮城市,達到了

330個

,還用到了

5000盞

照明。 他們在布景方面工作了大約六個月 ,從攝取,構建,布局和照明。

機動球獵殺遊戲發生的戰場,設定里能容納10萬觀眾,特效團隊先從預覽中獲得了一個低解析度的體育場模型,然後再使用321個單獨的場景分開建造。 在拍攝動作周圍的鏡頭之前,特效藝術家們被告知鏡頭位置,然後根據位置再精細打磨。

而場內觀眾呢,團隊現實製作了幾個原型角色,並隨機選擇各種各樣的服裝,以增加觀眾的變化。 他們還開發了一個系統來快速選擇動畫以適用於個體。這樣就可以讓觀眾靈活地坐下,站立,鼓掌,互動。

所以你看,獵殺遊戲里,雖然主要展現的是阿麗塔這個暴走蘿莉的所向披靡,但周遭環境,也下了不小苦功。

再說回到卡梅隆,算起來到今年,他已經有整整

10年

沒有執導電影長片了。上一部以導演身份帶來的作品,還是2009年的《阿凡達》。

他跑去幹嘛了?

他不拍電影,跑去和各個科幻名導嘮嗑了。

在去年,他和AMC電視網合作推出紀錄片——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他自己擔任主持和執行製片,與科幻行業大咖探討科幻片的過去、現狀和發展方向,探索人類與科幻作品之間的精神紐帶與現實意義。

他和斯皮爾伯格聊外星人,和喬治·盧卡斯聊《星戰》,而這部《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探討的,不僅是怎麼拍和為什麼拍科幻片,而是方式背後的靈魂內核,和目的背後的精神驅動。

他們為什麼愛拍科幻片?我們為什麼愛看科幻片?

其實,無論是陌生的外星人還是恐怖的怪獸,無論是浩瀚的宇宙還是未知的未來,這些刻畫都源於人類自我行為的投射。

換成大白話來說就是,我們往往越怕什麼,越愛看什麼。

與此同時,我們也是越缺什麼,越愛看什麼。

把人類潛意識對於未知的恐懼,對其他智慧生命的好奇,對當前環境的不滿,用影像的方式去記錄和表達,這就是科幻電影的意義。

《阿麗塔》說的是什麼,是一個機械少女的成長,她既擅長戰鬥,又有天使般的金子心臟。

她在善惡之間搖擺,在殘酷的環境中頑強生長,信念,是從始至終都不變的。

她擁有的是冷冰冰的機械手臂,但她與人類一樣,有溫度。

她能大殺四方,也能把心掏給愛人。

我們看科幻片,表面上看的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其實是在看人類內心。

而最偉大的科幻作品,無論切入角度是偏向光明還是偏向黑暗,塑造的未知生物是正義還是邪惡,

它們的目的永遠是促使你,找到內心最好的一面,並將它發掘出來。



*部分圖片資料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FM981 的精彩文章:

這可能是豬年最搞笑的DJ遊戲大亂鬥了!
浣熊火箭原型離世,銀河護衛隊慘遭團滅!

TAG:KFM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