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理學家:心累和身累是兩種不同的感受

心理學家:心累和身累是兩種不同的感受

身累,一般指的是身體層面的勞累和疲乏感,心累(Tired heart)則不同了,心理學上認為,心累是個體對生活壓力的主觀感知,相較於身累,心累的影響更加持久,但也容易被人忽視。下面,將從心理學角度,對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進行解析。

亞健康狀態

臨床心理學認為,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更容易出現身累的感受。亞健康狀態指的是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身處亞健康狀態的人也許檢查不出什麼大毛病,但是,他們經常會感到疲憊、頭暈、頭痛、心悸。

一般而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導致亞健康,包括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健康、缺乏運動等。因此,想要擺脫身體的疲乏感,首先要調整自己的作息和飲食習慣,當你的身體不再疲乏,也就不會有身累的感受了。

具體而言,心累又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心理學家認為,情緒低落和幸福感降低是人們心累的主要原因。我們知道,身體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當一個人身體疲憊不堪時,他的情緒可能也會變得更低落,也就更容易出現心累的感受。

幸福感

心理學上認為,幸福感是「短暫的快樂」和「長期的幸福感」之間的一種平衡。有趣的是,大部分時候,短暫的快樂和長期的幸福感之間容易發生矛盾。那些經常能夠獲得短暫快樂感的人,可能不容易獲得長期、深刻的幸福感。

當一個人的幸福感長期處於比較低下的水平時,他也就更容易感到「心累」。幸福感的降低使人的自我挫敗感更加強烈,他們總喜歡和自己進行自我挫敗式的談話,比如:「我肯定會失敗的」、「他為什麼和我做朋友」、「我還不夠優秀……」等。

有一個著名的實驗:一個裝有一半水的杯子,你會如何看待呢?你答案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你的情緒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有人會想:「我還有半杯水。」有些人會想:「我只有半杯水了……」後者往往幸福感更低,更容易感到心累。

弔橋效應

我們通常會認為,一個人因為感到開心,所以大笑了,其實,他的大笑也能激發他的開心情緒。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把人簡單分為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不太合理的。著名的弔橋效應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弔橋效應指的是當一個人心驚膽戰地通過一座弔橋時,他可能會不自覺地心跳加快。而在這個時候,剛好見到一個異性,那麼,這個人很有可能會將眼前出現的這個異性當作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並對對方產生感情。

身體與情緒互相影響

弔橋效應告訴了我們,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了行為的影響,在過弔橋時,因為環境危險,人們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並會誤以為心跳加快是因為異性的出現。由此可見,人的身體和情緒是可以互相作用的。

總的來說,身累和心累如影隨形,雖然感受不同,但卻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身體去改善情緒,或者利用情緒來支配行為。與此同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提高幸福感,可以讓我們遠離心累。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心理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有一個漂亮的女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你根本想像不到
夫妻中,有一方太過強勢怎麼辦?心理專家提出了三種解決方式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