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對中國有個巨大的貢獻,其它朝代都望塵莫及,但卻被我們忽視

明朝對中國有個巨大的貢獻,其它朝代都望塵莫及,但卻被我們忽視

明朝是中國一個強大的朝代,手工業發達,經濟繁榮,據美國的《白銀資本》研究,在明朝時,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都流到了中國。

明朝對中國有個巨大的貢獻,其它朝代都望塵莫及,但卻被我們忽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除了物資豐富外,明朝的精神也富有內涵,尤其難得的是,明朝的皇帝有個特點:敢打。在中國歷史上,一旦外敵入侵,皇帝都會丟下百姓不管,只顧自己逃命。而唯有明朝,不管任何外敵入侵,皇帝都能勇敢迎戰。在明朝的歷史中,即使打著手電筒都找不出皇帝出逃的例子。

明朝中後期,北方的韃靼不斷騷擾邊境,明英宗直接親征。雖然失敗,但繼位的明景帝並沒被嚇倒,打了一場勇敢的「北京保衛戰」,成功擊退韃靼。此後在弘治、正德、嘉靖三個皇帝時期,韃靼又多次入侵,但都被打退。正德皇帝明武宗曾親自出征,帶領士兵冒雨衝鋒,結果大敗韃靼軍隊,取得應州大捷。

明朝對中國有個巨大的貢獻,其它朝代都望塵莫及,但卻被我們忽視

中國每個封建王朝到了中後期,都是腐化墮落,皇帝變得膽小怯弱,一旦外敵入侵就嚇得魂飛魄散。宋徽宗得知金人入侵,嚇得連皇帝都不做了;宋高宗被金兀朮追得失魂落魄,竟然厚顏無恥的求和;清朝更不用說,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剛在天津登陸,皇帝就倉皇出逃,甲午戰爭時,日軍揚言要進攻北京,慈溪太后就準備逃跑了。

明朝對中國有個巨大的貢獻,其它朝代都望塵莫及,但卻被我們忽視

在中國歷史上,面對外敵入侵時,明朝皇帝是唯一敢於勇敢迎戰的。韃靼多次兵臨北京城下,都被勇敢的皇帝打退。明朝皇帝敢於迎戰的勇氣成了中華民族血性的一部分,一直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管里。明朝滅亡後,大量文化人抱著亡國之痛拒絕當清朝的官而隱居,成了清初一大「壯觀景象」,即使與明朝為敵的起義軍也自動聚集到南明政權里,堅持抗清戰鬥。吳三桂為了討好清王朝,殺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卻被歷史嘲笑,連康熙皇帝都鄙視他。

明朝對中國有個巨大的貢獻,其它朝代都望塵莫及,但卻被我們忽視

明朝皇帝敢於迎戰的勇氣大大提升了中華民族的戰鬥血性,是對中華民族的巨大貢獻,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勇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