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有這4種行為,家長一定要打!否則後悔一輩子

孩子有這4種行為,家長一定要打!否則後悔一輩子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晨媽育兒經」

每晚推送】



文丨睿媽



最近,一位妹子在網上吐槽,親戚家的熊孩子趁她不在,將大牌口紅當成蠟筆,在房間里亂塗亂畫。重點是,口紅還被弄斷了。

精心收藏的偶像卡片,每一張都被塗的面目全非。

就連攢錢買的的兩塊卡西歐手錶,也沒能逃過熊孩子的魔爪......

如果你回到家,看到這副「大型災難現場」,是不是分分鐘想將熊孩子拉過來,暴打一頓?

這位妹子還算理智的,她沒有大發脾氣,而是心平氣和地將這件事告訴熊孩子的媽媽,希望她好好教育一下孩子。

結果,熊孩子的媽媽不僅以孩子小為借口,拒絕道歉,還侮辱妹子「還是個學生就塗口紅,指不定白天學生,晚上什麼職業呢」。

有這樣的熊家長,能教出這樣的熊孩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還記得今年刷爆網路的一段視頻嗎?公交車上,一個男孩對坐在旁邊的年輕男子連踢了好幾下,男子在警告無果後,一個過肩摔,將男孩重重摔倒在地,又對著他的頭部狠踢了幾下。

雖然男子的行為過激,但是孩子不禮貌的舉動是一切緣由的導火索。

這個世界上的人各種各樣,不是每個人都會無條件的忍受熊孩子。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教育好。

你不捨得教訓孩子,這個世界會替你好好教訓他。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該打就打,別不忍心。

1


愛欺負別人

一個家長最大的惡,就是縱容孩子的惡。

孩子小時候欺負別人,有的家長不但不去制止,反而拍手叫好,甚至以此為傲,

看!我孩子多厲害,一拳就把別的孩子打趴下了,以後一定不會受欺負。

家長的這種縱容,實際上是一種助紂為虐。

所有的惡都是從小積累的。

家長應該時刻告誡孩子「不以惡小而為之」。

如果孩子在欺負別人的時候,口頭警告和訓斥已經不管用,那就打他一頓,長長記性吧。畢竟,現在不給孩子教訓,長大以後,他將得到更大的教訓。


2


偷竊

前段時間,一段父親暴打兒子的視頻在網上傳揚開來。

事情的起因是,孩子偷拿了家裡7000塊錢,並和朋友一起偷偷花掉。

孩子的父親得知後,拿著棍棒將孩子堵在床上,連打了一百多下。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這位父親雖然生氣,但並沒有失去理智。看似打了很多下,實則並沒有下狠手。

打到最後,父親也忍不住痛哭起來。

一方面,他為兒子做錯事感到痛心。另一方面,他又對自己教子無方,而感到自責。

對於父親的做法,大多數網友給與了理解和支持。

「孩子不打不成器」,雖然這句話不完全正確,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所在。


3


脾氣不好,愛罵人

如果一個孩子只是發脾氣,還尚可理解。晨媽也曾經寫過這方面的文章,發脾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達。只要弄清原因,加以引導,孩子的情緒也會慢慢變好。

如果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亂罵人,就要引起重視了。

一個人的言語,代表了這個人的教養和素質。

一個滿口髒話的人,實在很難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孩子在罵人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制止,如果孩子不聽,還和大人頂嘴,這時候就有必要給孩子一些小小的懲戒了。


4


習慣性推卸責任



  • 孩子將躺在沙發的貓咪一腳踢開,媽媽責問為什麼要這樣?孩子回答,是貓咪佔了他的位子。



  • 孩子在遊樂場里將其他的小朋友推到,理直氣壯地辯解這個玩具是他的,是別的小朋友要和他搶。



  • 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在家玩,自己一不小心打碎了媽媽心愛的杯子,面不改色地指認別人打碎的。

孩子犯錯的時候,習慣性的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從來不覺得自己有錯,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認錯誤。

一個人從小沒有責任心,長大以後也很難有出息。

略施小懲,是要讓孩子記住:做錯事,就要勇於承擔責任。


5



打孩子,最終的目的是要讓孩子記住自己的錯誤,以此為戒。如果掌握不好方法,反而會適得其反。

這幾種情況下,即使再生氣,都不要打孩子。


能說理,盡量不動手;

3歲以下的孩子不要打;

在外人面前不要打;

孩子已經認識到錯誤,不要打;

打孩子的時候不要下手過重,以不傷害身體為準,避開頭部、臉部、胸部、腹部等重要部位。

懲罰完孩子後,要及時溝通,讓他明白為什麼挨打。

最後,一定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打你不是不愛你,而是希望你變得更好。

END

 -

來源:

家長必讀(jiazhangbid),200萬家長關注、最具影響力的家庭教育平台,讓孩子學習更輕鬆,成績更優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又一學生出事!開學季,書包里的這些東西可能會要了你孩子的命!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深度好文)

TAG:晨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