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國產科幻扎堆2019,人人爭做《流浪地球》?

國產科幻扎堆2019,人人爭做《流浪地球》?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千呼萬喚始出來,《流浪地球》終於開啟了中國科幻的接力賽。上映21天43.83億的票房,以及關於口碑分化的對壘大戰,讓它註定成為本土科幻元年程碑式的作品。

有人燒熱灶,《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首次進入工業級別的製作水準,稱其為與好萊塢大片分庭抗禮的科幻「硬核」之作。也有人潑冷水,本土科幻遠未達到世界水準。

平心而論, 中國的科幻電影在過去並非一片空白,不過在「大片」的意義上,在能夠與世界級科幻電影有可比性的範疇里,《流浪地球》是中國的第一部,也才有了現在的溢美之詞,這是必須看清的事實。

正如一些評論所指出的,從科幻圈到電影業界再到觀眾,給予《流浪地球》的高評價里,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寬容與鼓勵。畢竟自《三體》開拍以來,中國電影市場喊出「科幻元年」的期待已有數年。《流浪地球》承載了幾乎全部的寄託,所幸最後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劉慈欣說,「美國的科幻片越來越失去創造力,這也是我們的機會」。而在《流浪地球》之後,我們也很應該明白「一花獨放不是春」的道理。科幻元年可以靠《流浪地球》開啟,但絕不應該靠它獨扛大旗。

近年來,國內創作科幻小說的作家越來越多,《三體》《北京摺疊》等作品亦屢獲國際獎項認可。國產電影也在緊跟時代腳步,《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風格各異的科幻影片逐漸湧現。為此,硬糖君為大家盤點2019年預計上映或項目開啟的的科幻電影,或許可以一窺本土科幻的發展趨勢。

最後日出,宅男不怕

在今年預計與觀眾見面的6部科幻作品中,2月22日優酷上線的《最後的日出》最早浮出水面。在電影結尾,地球因為太陽的消失而開啟「流浪之旅」,被認為有蹭《流浪地球》的嫌疑。其實,電影講的是地球「最後」的一晚,應該撞車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才對。

電影一開始,就給出了太陽被外星文明利用蟲洞收割作為能源,地球即將面臨資源枯竭的末日設定。有錢人坐飛船逃離了地球,沒錢的只能當「留守兒童」享受世界末日。

男主孫煬,是一名提早幾小時發現危機的技術宅。他與人工智慧ILSA一起相伴多年,交情堪比右手。女主陳暮,是一名吃著泡麵的無腦廢柴,因為男主突然闖入自己家裡觀察太陽,而把車借給對方,開始「搭夥流浪」。

接下來電影轉入公路片設定,除了璀璨的銀河以及只能用現金支付的商店,你將很難感受到任何科幻氣息。在經過一名太陽能公司的高層指點後,男女主知道了第四區避難所的存在。

孫煬先把陳暮送到父母家,卻發現女孩父母早就被暴徒殺害。陳暮回顧了自己的童年,追悔與父母日漸疏離的關係,繼續和男主前往第四區。途中,由於女主不認識路標誤入第三區,還被一對大爺大媽騙走汽車。你瞧,不管是不是末世,大爺大媽都不會買葛優的床墊,人比年輕人的套路深多了。

沒了車,兩人開始曠野吃泡麵,席地看銀河。起初,孫煬還想丟下陳暮一個人逃。到後來孫煬腿傷,陳暮也從沒放棄過他。在他被暴徒挾持後,女主更是捨命相救。途中,陳暮說起以前半夜被敲門卻看不見人的經歷,孫煬才透露那是自己在提醒女主音樂太大聲。好嘛,不到末日,你們兩個「社恐患者」是注孤生的。

作為一部軟科幻 公路片,《最後的日出》在流亡途中用科學定理和逃難人群,帶出了不算尷尬的末世感悟和人性。技術男和無腦女的設定,也算有新意。

但撇開科學bug,電影光是人設和劇情也有硬傷。為了讓男女主走到一起,一個是孤兒院長大,一個則在末日死了爹媽。廢棄礦場的老大,奴役一群人燒煤以提供吃住的暴政,亮點雖有但篇幅太短。女主的那一句「去你媽的明天」口頭禪,則有點不倫不類的強制「瘋癲」。《流浪地球》的危機感強多了,也沒見女孩兒爆粗口。

五部科幻,閨中待嫁

在知道《最後的日出》只用了《流浪地球》百分之一的成本後,是不是覺得還挺驚喜?儘管該片的聯合製片人也參與了《流浪地球》的幕後創作,但兩部影片巨大的投資差本就面向不同的市場期待。

把《最後的日出》放在本世紀頭10年的歐美科幻里,屬於小而美的類型。而放在2019的本土科幻元年,也是有積極意義的。放棄院線選擇網播,無疑有自知之明。我們需要大而精,也不能沒有小而美。

看《流浪地球》的時候,應該不少人都看到了《上海堡壘》的預告片。電影由滕華濤執導,改編自江南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大學生江洋(鹿晗飾)追隨女指揮官林瀾(舒淇飾)進入上海堡壘成為一名指揮員,共同對抗外星黑暗勢力。

定檔暑期的《上海堡壘》最近因為鹿晗的片酬,最近引發了不小的風波。有爆料稱上海堡壘的總投資費用一共3億,光鹿晗的片酬就花了1.2億。不過原著作者江南及時回應了傳言,並說「我們還沒紅,犯不著黑」。

不過即便如此,《上海堡壘》的隱憂也很明顯。原著女主角的人設是23歲,舒淇43歲;原著中的男主角是軍人,鹿晗能否man過《甜蜜暴擊》也有不確定性。這種設定與演員的巨大逆差,處理不好無疑會流失掉原著粉觀眾。

此外,《拓星者》《希望島》《749局》《明日戰記》等四部電影,如無意外也會在2019年與觀眾見面。《拓星者》根據同名網漫改編,由著名電影人張小北編劇和執導,宋洋、齊溪、屈菁菁等主演。

《拓星者》講述驚心動魄的外星殖民歷險故事。在未來,被稱為「拓星者」的精英遠征未知宇宙。因為機器故障,「拓星者」號太空飛船上的一部分人降落在環境惡劣的外星荒漠。他們需要想盡一切辦法回到飛船上,拯救自己及飛船上的倖存者。

早在2016年,《拓星者》就已經出現在騰訊影業的片單上,如今終於有望在2019年與觀眾見面,也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和《流浪地球》同為中影出品的《希望島》,則以「方舟計劃」為重要線索,講述了未來十年地球資源殆盡,幾個中國人成功破解一條來自月球的神秘信息,從而拯救地球的故事。作為一部「中芬合拍片」,其亮點是由《鋼鐵蒼穹》的鬼才導演寂寞·沃倫索拉擔綱導演,還有段奕宏和美國教父安迪·加西亞的對手戲。

《749局》由陸川導演、王俊凱主演,目前故事信息沒有公布。作為《九層妖塔》的續集,陸川應該會延續前作懸疑、奇幻、驚悚的風格。根據同名漫畫《749局》內容來看,749局是國內超自然現象管理研究中心,王俊凱應該是主演749局搜查隊的新人,口頭禪是「我不想把懸案留給後人」。

《明日戰記》由古天樂、劉青雲主演,講述了在2055年世界遭遇外星異種藤蔓「潘朵拉」入侵,人類為了保衛地球展開終極之戰。電影原名《矛盾戰爭》,早在2015年就已經公布了先行預告,但直到2017年才正式開拍。唯一好奇的是,古天樂會不會突然說:「大紮好,我系軲天樂,介四里沒有看過的船新版本」。

籌備項目,應接不暇

除了待播的五部,已經進入籌備階段的科幻電影項目也值得注意。其中來頭最大的是《太空2049》,作為澳門回歸後特區與內地首部合拍新主流硬科幻電影,電影去年在澳門科技大學的啟動儀式就吸引了不少關注。

《太空2049》講述未來的2049年,新型載人太空船「鳳凰號」在航行的過程中,遭遇黑洞莫名消失,各國航天人展開了一場太空救援行動。電影還特別邀請了楊利偉在內的中國航天專家擔任影片顧問。

《貓城記》講述的是一架飛往火星的飛機,在碰撞到火星時機毀人亡。只剩下「我」倖存下來,但是「我」卻被一群長著貓臉的外星人帶到了他們的貓城,開始了艱難外星生活的故事。

電影由新銳女導演李欣磬執導,而在2016年底同名舞台音樂劇已上演。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完成的《貓城記》是老舍的作品裡最奇幻也最現實的一部。奇幻,是講述一個地球人在火星上的所見所聞;現實,是與《離婚》《二馬》等相比,它有著更為赤裸的人性表達。

《重回地球》由王子鳴導演,任達華、霍建華、聶遠、秦嵐、黃奕主演。電影講述嫦娥思鄉下凡,卻被壞人圍捕意欲考取宇航員重返月球的故事。看這陣容,兩個乾隆,一個小燕子,一個皇后,實在是《還珠格格之重回地球》。

《夜幕鏈接》主要講述未來一邪惡組織企圖控制某星球的數據處理器,導致該星球發生混亂的故事;《時空守衛者》則是國內首部科幻軍事題材電影,講述的是一群時空管理局的守衛者為了捍衛歷史,歷經艱難險阻回到歷史中的秦陽城,阻止妄圖改變歷史的敵人的故事。

此外,目前已經備案的《必殺技》《異星行者》《最初的溫柔》《時空營救》等影片則未見故事信息。而從公布的拍攝周期來看,很多電影可能只是掛了一個「科幻」的皮。

《重回地球》的拍攝周期僅有45天、《異星行者》只有20天、《必殺技》最誇張只有15天。最誠懇的居然是老舍的《貓城記》,135天的拍攝周期剛好可以拍三部《重回地球》。如此速成,其最終的成片質量已打上一個大問號。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到來,無疑向世界展示著中國電影工業已經達到了較高水準。當然,與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成熟水準相比,科幻電影在中國依舊是尚未充分發展的類型。

從《流浪地球》到《最後的日出》,一大波中國式科幻片正在「趕來」的路上。我們歡迎4年磨一劍的《流浪地球》,但我們應該欣慰15天造一片的「跟風者」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是有待市場深入認識的唯一真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硬糖 的精彩文章:

人日、北影先後加入打假陣營,翟天臨博士危矣?
《東宮》成2019第一匹網劇黑馬,「甜寵」已膩「話梅」當道?

TAG:娛樂硬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