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過氣網紅炸雞兄弟,本名竟是「小仙女」

過氣網紅炸雞兄弟,本名竟是「小仙女」


美好的周日又到啦!喜歡周末在家拿著手機上網雲吸啾的朋友們,時常會刷到一種頭頂呆毛、臉抹腮紅,被網友們戲稱為

「炸雞兄弟」

「腮紅雞」

的小鸚鵡。它就是今天的主角——雞尾鸚鵡(Nymphicus hollandicus)。


「沒錯今天主角是我~」


本尊雞尾鸚鵡。怎麼顏色不大一樣?別急,後面會說到。圖片:Itamar Bublil / wikimedia


不太像鳳頭鸚鵡的鳳頭鸚鵡


雞尾鸚鵡原產澳大利亞,是鳳頭鸚鵡科(Cacatuidae)中體型最小的成員,體長只有30厘米多一點,而且

修長的尾羽就佔了近一半


與其它壯碩的鳳頭鸚鵡相比,雞尾鸚鵡有著

嬌小

的體型、

苗條

的身材和

修長

的尾羽,並且飛行迅速又敏捷,以致於最初人們以為它是玫瑰鸚鵡、金肩鸚鵡、橙腹鸚鵡的親戚,將它歸入寬尾鸚鵡族(Platycercinae)。直到後來,科學家發現雞尾鸚鵡具有一系列鳳頭鸚鵡家族的特徵——直立的羽冠,發達的粉?[rǎn],羽毛中缺少形成藍綠色的結構等等——才讓它重新認祖歸宗。基因分析也顯示與雞尾鸚鵡親緣關係最近的,可能是黑鳳頭鸚鵡屬(Calyptorhynchus)的成員。


原生種雞尾鸚鵡雄性(左)與雌性(右)。圖片:Jayleane


有意思的是,曾有人將一隻

粉紅鳳頭鸚鵡

Eolophus roseicapilla)與一群雞尾鸚鵡混養在同一籠舍里,它竟然與一隻雞尾鸚鵡配對,並生出了一隻長相奇特的混血小鸚鵡。這個例子為雞尾鸚鵡到底該登入哪家的族譜提供了一點佐證。


左圖是混血後代,右圖是親代。圖片:Lloyd Marshall


不是「雞尾酒」是「小仙女」!


雖然沙雕網友們樂於將各種鸚鵡戲稱為「某某雞」,但是很明顯,雞尾鸚鵡的尾巴根本就不像雞尾巴——嗯,無論是公雞、母雞還是小雞。那為啥叫這個名字呢?


「雞尾鸚鵡」這個中文名,很可能是譯者粗心大意或者是皮了一下,它的英文名是「cockatiel」,而雞尾酒是「cocktail」,兩個單詞長得非常像,但根本不是一個意思。實際上「cockatiel」是從「cockatoo」(鳳頭鸚鵡)轉換來的,

意思是小的鳳頭鸚鵡

。所以這麼說來,似乎應該把它們的名字翻譯成「侏鳳頭鸚鵡」或者「伶鳳頭鸚鵡」才更加貼近本意。


在澳大利亞野生的雞尾鸚鵡。圖片:Jana und Thomas K?mpel


不過,既然雞尾鸚鵡這個名字已經約定俗成並被大家熟知,那就沒有必要再改來改去的。

真正令人扶額的

,是雞尾鸚鵡的學名 Nymphicus hollandicus 的本義。雖然歐洲人在18世紀末就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這種迷人的小鸚鵡,但幾十年後人們才察覺它們是如此與眾不同,於是在1832年給它們單獨成立了一個屬 Nymphicus,屬名來自歐洲人對它們的第一印象:這些小鳥如此美麗,

好似神話中的小仙女

(nymphs,寧芙)。種本名 hollandicus 的意思則是

「荷蘭的」


等等,雞尾鸚鵡不是原產於澳大利亞么?這就不得不吐槽下歐洲人的起名水平了。在那個年代,歐洲殖民者發現一塊新殖民地後,往往就用

老家的名字前面加上「new」

來給新家園命名,所以當時的澳大利亞叫做「新荷蘭(New Holland)」。就這樣,澳大利亞的腮紅小雞就變成了「荷蘭小仙女」。


20世紀關於雞尾鸚鵡的畫作。圖片:Brehms Tierleben(1927)


不過在中國,大家更熟悉它們的另一個名字——

玄鳳鸚鵡

,或者直接叫「玄鳳」。這個名字與虎皮鸚鵡的俗名「嬌鳳」似乎是同一系列,不知道是否出自同一個來源。除此之外,也有人將它們叫做「高冠鸚鵡」或「卡美鸚鵡」。


你見過沒有腮紅的「腮紅雞」嗎?


雞尾鸚鵡兩頰的

可愛腮紅已然成為它的標誌性特徵

,在網上迷倒了無數吸啾群眾,最早發現它們的歐洲人也很快拜倒在了「荷蘭小仙女」裙下。1840年,雞尾鸚鵡首次從澳大利亞來到歐洲,它們美麗的外表和溫柔的性格廣受人們喜愛,而且它們對籠養生活也適應得很好,在鳥籠中能夠順利繁殖。


1949年,籠養的雞尾鸚鵡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出現了第一個變異品種:

派特

(Pied)。「pied」是「

花斑、雜色

」的意思,這種變異讓原本以灰黑色為主的雞尾鸚鵡身上出現大片白色羽毛,通常集中在飛羽、尾羽和頭部。經過人工選育的派特雞尾鸚鵡甚至可以僅在背部保留少量深色羽毛,其餘的羽毛呈現純凈的黃白色,配上鮮艷的腮紅,顯得格外別緻。


左為雄性派特,右為雌性白臉派特。「白臉」是另一個品種,下文會提到。圖片:Jayleane


黃化

(Lutino)變異出現在1958年的美國佛羅里達州,這是我們

最熟悉的「腮紅雞」

品種,

過氣

網紅「炸雞兄弟」就是黃化雞尾鸚鵡。這個基因突變可以完全消除了黑色素,使黃化雞尾鸚鵡的羽毛呈現出柔和的黃白色,而由脂色素形成的腮紅部分卻不受任何影響。這種變異造成的外觀完美符合人類的主流審美,一出現就受到養鳥愛好者的熱烈追捧,以致於很多人認為雞尾鸚鵡本來就是這個顏色的。


黃化雞尾鸚鵡和某些人一樣,也

備受「脫髮」的煎熬

——由於遺傳上的問題,許多黃化雞尾鸚鵡的冠羽後面明顯缺少羽毛,說白了就是禿了。在繁育過程中,只有讓兩隻黃化雞尾鸚鵡互相配對,才能保證其後代全都是黃化。於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許多繁育者會讓雞尾鸚鵡

近親繁殖

,而這也

加重了後代的禿頂癥狀

。時至今日,諸多養鳥愛好者在求購黃化雞尾鸚鵡的要求中都一定要加上兩個字:不禿。


雄性黃化與雌性黃化。圖片:annycheng / wikimedia


1967年,德國人發現了雞尾鸚鵡的又一個變異品種——

珍珠

(Pearling)。這個品種的羽毛上帶有漂亮的

黃色斑點和條紋

,並且這些特徵可以和派特、黃化等其它變異同時表現在同一隻雞尾鸚鵡身上,從而形成更多的奇特羽色。此外,人們還陸續發現了肉桂(Cinnamon)、華樂(Fallow)、白化(Albino)、綠寶石(Emerald)、銀色(Silver)等總共22個雞尾鸚鵡變異品種。雖然有些品種之間的外表非常相似,但發生變異的基因卻完全不同。


左圖為派特;右圖為帶派特基因的珍珠,淡化了身上的灰黑羽毛。圖片:wikimedia


不同品種的雞尾鸚鵡。圖片:Breme Vinoth;americanlisted.com;

Sue Homer;Jamilja Khamsin / youtube


那麼,真的有不塗腮紅的腮紅雞嗎?當然有,這也是一個在人工飼養雞尾鸚鵡種群中出現的變異,叫做

白臉

(Whiteface)。它不僅沒了腮紅,連身上的黃色羽毛也消失了,

只剩下黑白灰三色

,整隻鳥的氣質頓時就

從可愛小仙女變成了冷峻美少年

。(我最喜歡這個品種了!)白臉變異也可以與派特、黃化、珍珠等其它變異結合,組成許多冷色調的複合品種。此外,也有使腮紅變成黃色等其他顏色的變異品種。


一隻正睡得香甜的白臉。圖片:E dog95 / wikimedia


說了這麼多,可以養嗎?


恭喜大家!

在中國飼養雞尾鸚鵡是合法的。


如今,雞尾鸚鵡是世界上第二普及的寵物鸚鵡,僅次於虎皮鸚鵡,在幾乎任何一個花鳥市場都有它們的身影。不過

大部分都是野生色型(俗稱「原始灰」)、黃化和珍珠這三個品種

,而派特和白臉等比較稀少的品種大多在愛好者之間流通,很少出現在市面上。


你或許想問,為什麼別的鸚鵡不能養,而雞尾鸚鵡可以養呢?首先應該知道

哪些動物不能養:


根據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包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附錄二的野生動物以及馴養繁殖的上述物種。


記住,任何出現在上述名錄中的動物都不能養。


雞尾鸚鵡原產澳大利亞,並非中國原生物種,而且不在以上任何名錄中,不屬於受中國法律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所以在中國可以合法飼養。


雞尾鸚鵡、虎皮鸚鵡、桃臉牡丹鸚鵡和紅領綠鸚鵡是唯四被排除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的鸚鵡。需要注意的是,除雞尾鸚鵡外,只有虎皮鸚鵡和桃臉牡丹鸚鵡可以合法飼養,

紅領綠鸚鵡在中國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私自捕捉、買賣和飼養都是違法行為。


紅領綠鸚鵡,在中國不能養。圖片:J. M. Garg / wikimedia


另外,與大多數種類的鸚鵡仍需依靠野外捕捉來滿足寵物市場需求的情況不同,雞尾鸚鵡早已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大量繁殖,也不需要通過野捕來補充養殖場的種源,市售個體均來自養殖場或個人繁殖者,無論購買還是飼養都不會對它們在澳大利亞自由生活的野生同胞產生不利影響。這也是它為什麼可以養的原因。


劃重點


在中國能養的鸚鵡,只有雞尾鸚鵡、虎皮鸚鵡、桃臉牡丹鸚鵡這三種。


圖片:Jana;Chobist & Peter Békési / flickr


想養?你必須知道這些


飼養任何寵物都需要

量力而為

,並且要對它們的一生負責。腮紅雞雖然很萌,但是有幾點必須向大家說明白。


1.雞尾鸚鵡

生性膽小敏感

,網上那些和主人十分親近的腮紅雞都是由主人從小親手喂大的,而由父母帶大的小鸚鵡長大後仍會對人保持警惕,不會讓人隨便摸的。


2.雖然雞尾鸚鵡個頭不大,但也需要一定大小的生活空間,飼養單只雞尾鸚鵡的

籠子不應小於60×45×60cm

,越大越好。


「我要一座大房子……」圖片:pxhere


3.雞尾鸚鵡的

壽命很長

,可以活到20多歲,據稱有一隻雄鳥直到18歲仍在繁殖後代。這期間,它們一直需要主人的照顧。這意味著你一旦養了它,基本就告別說走就走的旅行了。


4.雞尾鸚鵡的

繁殖能力較強

,雄鳥和雌鳥會輪流孵蛋,共同餵養雛鳥,每窩生出4~6個寶寶不在話下,並且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全年都可繁殖。如果你只想體驗新生命誕生的樂趣,卻又沒有

妥善的途徑安置不斷出生的幼鳥

們,你家很快就會鳥滿為患,噪音和污染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可能會給家人和鄰居造成困擾。


交配中的雞尾鸚鵡;雞尾鸚鵡的蛋很小。圖片:Daniel Case & Nemti / wikimedia


所以,是不是還是覺得雲吸啾比較輕鬆呢?那就順便給大家安利一部漫畫吧——《我是鸚鵡五十滋》,作者鷲尾美枝,講得是一隻叫做五十滋的雞尾鸚鵡和主人少女漫畫家八重幸福快樂的日常生活,是一部很溫馨可愛的漫畫哦。


圖片:鷲尾美枝 / 《我是鸚鵡五十滋》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5年第55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南川木菠蘿


日曆娘の廣告時間


  喜歡可愛的玄鳳鸚鵡(雞尾鸚鵡)?


  那你大概也會喜歡這套可愛的首飾——


眼花鳥亂


玄鳳鸚鵡、歐亞鴝、巨嘴鳥、火烈鳥



四位鳥界萌主

,總有一位征服你


玄鳳鸚鵡


歐亞鴝


巨嘴鳥


火烈鳥


現代風格幾何設計,時尚!


銀/進口黃銅鍍24K金


琺琅填充,

顏色鮮亮

,不易褪色


項鏈、耳線、戒指、手鏈


你想要的款式,本系列全都有


別緻、好看、顯氣質


果殼飾界·眼花鳥亂,

戳下圖

戴走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GuokrPac@guokr.com


快點

閱讀原文


Pick你的萌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動物細胞就是一碗荷包蛋面,不信?你看!
張開溫柔陷阱的食蟲植物,什麼都吃?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