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天地大宇宙 人身小天地

天地大宇宙 人身小天地

子游曰:「敢問其方。」「方」就是方向。「敢問」,是下輩對長輩禮貌謙虛的話,不敢亂說,不敢問。不敢問就是敢問,說我不敢問,實際上是已經問了。顏成子遊說:天地人這三種音聲的關係,請老師指示我一個方向,告訴我一個頭緒。

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 首先提出一個「氣」的問題。中國道教的思想認為,形而下第一個發生的作用是氣化。

這裡頭有一個問題要特別注意,我們曉得,關於宇宙萬有的原始元素,人類世界東西方的宗教家們都有一套說詞,信就歸主,不信就不管你了,這是宗教。說上帝創造也好,神創造也好,菩薩創造也好,開始是先創造哪一樣東西呢?一問就愣了,因此產生了哲學。

我們看東西方哲學,大部份的說法都認為宇宙萬有的原始元素,最先創造的是水,先有水,再生長萬物;印度和埃及則認為: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是同時的,也就是泥巴,水、熱能、氣混合在一起形成萬物的最初。這種是唯物哲學最初的說法,與宗教所言的宇宙,根本脫離開了。

中國的道教,認為第一個成分是「氣」,萬物都是「氣」「化」的作用。這個「氣」不是風,不是印度、埃及哲學中地水火風的風。最初的《莊子》古本裡面的「氣」,無火之為「炁」,這個「炁」是沒有辦法解釋的,「無以名之」,拿現在的觀念說,就是能,能量。

以後,產生了中國道家原始的地球物理思想,它同現在的科學走的路線不相同,但是不能不承認它是個科學。在莊子同一時代,道家的科學思想、物理思想非常發達,那個時候,燕、齊之間充滿了方士,現在也可以講是搞科技的科學家,他們修道、煉丹的學說非常發達。所以莊子、孟子都受到他們的影響,孟子還講到過「養氣」之說。

按照中國道家方士的看法,地球是一個活的整體的生命,這個看法現在仍有很高的價值。站在地球的角度講,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的上面,不過是些細菌而已,等於有些細菌寄生在我們的表皮上。

以道家的觀點看,天地是一大宇宙,人身是一小天地。地球也是一個有生機的大生命,他有呼吸,他有活力,他有意志。譬如認為江、河、海是地球的腸胃血管,血脈都相通,地球的裡面,中心是通的,人如果有機會到達地球的裡面,在裡頭優悠自在,有得吃,有得玩,不曉得多少年都不會死。

地球是「噫氣」的,地球的呼吸之氣,最重要的是在西北。那麼,認為地球是通氣的,這都有書可證,不過這些書現在連書名都很難聽到了。清朝有一個大文豪紀曉嵐,纂修過《四庫全書》,這個人不太講迷信,是個懷疑主義者,講求實際驗證,好記載這些東西。

他在《閱微草堂筆記》上記載:他有一次犯了罪,充軍到新疆天山的北部,在那裡有個洞,它要嘆氣的,土人都認為是地球的嘴巴。那股氣出來不得了,任何人、馬、駱駝碰到這股氣,就會連骨頭的影子都沒有了,化成氣了。這氣出來,往哪裡走不知道,二十四小時以後,它要沿老路回來,因此這條路二十四小時大家都要避開的。等它回到了洞口,好像人的吸氣樣,倒咽下去,又沒有事了。

這一段記載,說明了中國傳統的道家學說認為地球是活的生命,不能隨便破壞,破壞得厲害了地球要出毛病的,甚至於將來會毀滅!

莊子本文所講的「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不同於剛才紀曉嵐見到的那個情形,這是講地球有它本身的生命,一股熱氣上去,就是地球的「噫氣」,變化形成風了。

我們想想莊子的話對不對?譬如說,熱濕氣流上升遇到高空的冷氣,冷熱氣流相互接觸才會下雨。但地球高空的氣是有限度的,到了一定的高度,空氣就完全稀薄了;超過了太空以上,就幾乎沒有空氣了,那不再屬於地球的氣,那就是地水火風空的空了。因此莊子講的是有科學道理的,值得研究。

拿地球和人相比也一樣,凡是人呼吸之氣達得到的地方,人體外面的光芒就有那麼個範圍。用現代科學技術照相可以照出來。換句話說,人呼吸之氣放射的範圍,就只有兩個手圍成一圈這麼大。除非經過打坐修持,像南郭子綦一樣達到忘我的境界,光與氣的放射就不同了。因此我們講,人體放射的氣,到達外面的作用叫做風。這一段比較麻煩的詞語要先把它搞好!(南懷瑾先生《莊子講記·逍遙遊》31)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曾教授說 父親統領女兒 母親統領兒子
個體無常變化 宏觀不生不滅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