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下一代對撞機太燒錢?210億歐元超級對撞機計劃公布

下一代對撞機太燒錢?210億歐元超級對撞機計劃公布


未來環形對撞機的效果圖

未來環形對撞機的效果圖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於近日公布了建造一個新型加速器的構想,其長度將是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簡稱LHC)的4倍,能量更是LHC的6倍。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對撞機,LHC的長度為27公里。

  在1月15日公布的技術報告中,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描述了該計劃的藍圖。


  這份文件給出了建造「未來環形對撞機」(Future Circular Collider,簡稱FCC)的幾個初步設計。建造完成之後,未來環形對撞機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粒子粉碎機,不同設計方案的建造成本從90億歐元到210億歐元不等。這也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歐洲粒子物理戰略更新」(European Strategy for Particle Physics Update)中的一個公開招標項目。歐洲粒子物理戰略更新於2006年發布,在2013年進行了首次更新,確定了4個最高優先順序的領域,其中就包括新型加速器項目的設計研究。未來兩年內,歐洲粒子物理戰略更新將逐步推進,預計將對粒子物理學領域到本世紀下半葉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作為戰略更新計劃物理預備組實驗室的代表,CERN理論部門負責人吉安·弗朗切斯科·朱迪切(Gian Francesco Giudice)說:「這是一次巨大的跨越,就像計劃一場跳過火星,直接前往天王星的旅行。」


  自從2012年歷史性地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之後,大型強子對撞機還未發現任何新的粒子。朱迪切表示,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儘可能地提高對撞機的能量。他說:「今天,為了在最基礎水平上破解大自然的奧秘,我們最大的希望是通過這類大膽計划去探索儘可能高的能量。」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物理學家哈麗娜·阿布拉莫維奇(Halina Abramowicz)表示,像未來環形對撞機這樣的機器具有「非常令人激動」的潛力。作為歐洲戰略更新計劃的負責人,她補充道,未來環形對撞機的潛力將作為更新計劃的一部分進行深入討論,並與其他擬議項目進行比較。


  屆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理事會(包括來自各成員國的科學家和政府代表)將就是否為未來環形對撞機項目提供資助做出最終決定。


未來環形對撞機項目的主要願景包括在現有LHC隧道(藍色)旁邊挖掘一條100公里長的隧道(紅色)

未來環形對撞機項目的主要願景包括在現有LHC隧道(藍色)旁邊挖掘一條100公里長的隧道(紅色)


  太燒錢?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超級對撞機是一項好的投資。「沒有任何理由認為,這種對撞機所達到的能量狀態就一定能帶來新的物理學突破,」德國法蘭克福高等研究院的理論物理學家薩賓·霍森菲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說,「這是所有人心中的噩夢,但都不願意說出來。」


  霍森菲爾德表示,將該項目所需的龐大資金用於其他類型的大型設施,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回報。她舉例說,在月球背面建造一台大型射電望遠鏡,或者在空間軌道上放置一台引力波探測儀,在科學收益方面都可能比對撞機更加安全的投資。


  領導未來環形對撞機研究的CERN物理學家邁克爾·貝內迪克特(Michael Benedikt)表示,無論預期的科學成果如何,建造一台超級對撞機都是有價值的。他說:「這類最大規模的嘗試和項目,都將極大地促進學術合作,連接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所有這些都是推動這類獨特科學項目的極好論據。」


  然而,霍森菲爾德表示,其他大型科學項目也可以套用類似的論點。


  其他的選項

  根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報告,未來環形對撞機的研究始於2014年,共有超過1300名參與者,其資金來源是歐盟委員會的「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研究資助計劃。該研究描繪的主要願景包括在現有LHC隧道旁邊挖掘一條100公里長的隧道。CERN表示,該隧道以及地表相關基礎設施的建造成本約為50億歐元。


  在這樣一條隧道之內,耗資達40億歐元的對撞機將可以粉碎電子及其對應的反物質(正電子),過程中所用的能量可高達365GeV(吉電子伏特)。通過這些碰撞,研究人員可以在比質子-質子對撞機(如LHC)更高的精度下研究已知粒子,如希格斯玻色子。該研究計劃預計於2040年左右啟動,屆時LHC及其目前尚在計劃中的升級版本將完成使命。


  長期以來,物理學家一直計劃在LHC完成使命後建造一台國際直線對撞機(International Linear Collider,簡稱ILC)。這台對撞機也可以粉碎電子和正電子。日本科學家在2012年開始積極爭取國際直線對撞機項目。但是,由於LHC一直未能發現任何意料之外的現象,從而削弱了建造直線對撞機的必要性。這是因為國際直線對撞機所能達到的能量只足以研究希格斯玻色子,而無法用於發現可能存在於更高能量的任何新粒子——CERN計劃的新對撞機的目標。日本政府將於3月7日決定是否主持國際直線對撞機的建造。


  在CERN報告中提到的另一個選項是耗資150億歐元、長度約100公里的質子-質子對撞機(又稱為強子對撞機)。這台對撞機將建在與LHC同一條隧道內,能夠達到10萬GeV的能量——遠遠超過LHC的最高能量值(16000GeV)。不過,更可能的情況是首先建造電子-正電子對撞機,到21世紀50年代後期再建造質子-質子對撞機。無論是哪種選項,更高能量的對撞機都將尋找全新的粒子,而這些粒子可能比已知的粒子更大,因而需要更高的能量才能產生。

  強子對撞機的長度將只比超導超級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簡稱SSC)長15%。20世紀90年代,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超導超級對撞機工程因成本原因夭折,當時已經挖掘了22.5公里的隧道。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用於控制質子在隧道中改變軌跡的磁鐵技術獲得突破,計劃中的強子對撞機有望能以超導超級對撞機兩倍以上的能量運行。


  當然,物理學家還有更多的研究和開發工作要做,這也是先建造低能量對撞機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們明天就能準備好一條100公里長的隧道,那我們就可以馬上建造一台電子-正電子對撞機,因為所需的技術已經存在,」朱迪切說,「但是,對於一台100TeV對撞機所需的磁鐵,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發工作。」(任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綜述:中美科學家呼籲加強基礎科學合作
媒體刊文談流浪地球:證明中國可以拍世界級科幻大片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