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日本NHK電視台紀錄片揭秘援華內幕

日本NHK電視台紀錄片揭秘援華內幕

日本NHK電視台紀錄片揭秘援華內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最近,一部名為《支援中國改革開放的日本人》的紀錄片在網上熱傳。

主流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在新近一篇題為《這部紀錄片火了!片中這些日本人,值得我們說聲謝謝》報道中寫道:2月10日晚,日本放送協會(NHK)播出了時長2小時的特別節目《支持中國改革開放的日本人》。節目一經播出,在日本引起強烈反響。消息傳到中國,也引起一片點贊之聲。

日本NHK電視台紀錄片揭秘援華內幕

同時,《參考消息》也寫道:製作團隊非常用心地採訪到了當年親歷改革開放的中日兩國多位見證者,找出很多珍貴歷史影像,第一次把這些參與並支持中國「偉大實踐」的日本人放到了聚光燈下……

1

這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片子?

日本國駐重慶總領事館官方微博在轉發該視頻時說:


該紀錄片講述了中國導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進偉大的改革開放事業已有40年,現在中國已經成長為GDP排名世界第2的經濟大國。而實際上,中國的改革開放卻是參照了日本。上至政治經濟領域的高層,下到施工現場的工人,無數的日本人全力支援中國的改革開放。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價稱:這個特殊的紀錄片深入採訪了當年親身參與改革開放的中日兩國多位歷史見證者,引用了許多珍貴的歷史影像,通過大量口述證言和歷史資料,介紹了中國在啟動改革開放宏偉歷史畫卷時、引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實踐中,那些作出貢獻的日本友人。

比如當年的新日鐵副社長關澤秀哲。他回憶起這樣一個細節:1978年10月,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訪問日本,考察了新日鐵君津制鐵所,稻山嘉寬作為當時主要商務接待者,陪同鄧小平參觀了君津工廠。鄧小平對稻山嘉寬說,就照這個樣子,幫我們建一個廠子。

之後,新日鐵援建寶山鋼鐵廠項目全面啟動,克服了各種困難,前後歷經七年,大功告成。

寶鋼一期工程從新日鐵引進了成套的裝備、技術和管理制度,千餘名寶鋼技術人員在新日鐵接受培訓和實習,新日鐵也先後派出了大批技術專家,參與寶鋼的建設和技術指導。寶鋼建成投產,為中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成為了日本支持中國改革開放的樣板工程。

寶鋼只是日本支持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

年前,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布一篇文章透露:3.65萬億日元(合約2551億人民幣),是39年來日本對華政府開發援助(ODA)項目的總額。北京的中日友好醫院、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浦東機場、武漢長江二橋、京泰鐵路的電氣化改造等等,都是過去的日本援華項目。

另外,近年來,四川省汶川地震後的重建、老齡化社會之下的介護培訓、空氣污染防治等項目也均有日方相助。

2

日本國駐華大使館援引日本國際協力機構數據顯示:對華ODA始於1979年改革開放政策執行之初。截至2007年度,日元貸款累計達到3兆3164億8600萬日元。無償資金援助累計達到1398億3300萬日元。技術合作累計金額達到1849億200萬日元(截至2017年度末)。

具體來看:

鐵路與港口

通過日元貸款實現了3842公里的鐵路電氣化,佔中國電氣化路線總長14864公里(2000年)的25.8%。利用日元貸款建設了359個萬噸級以上大型船舶停靠碼頭,佔全國總數的13%(1995年)和11%(2002年)。

污水

日本為59個城市的下水道治理提供了約2000億日元的日元貸款。所建污水處理廠總規模約佔城市污水處理能力的16%。城市污水處理率從1991年的14.9%大幅提升至2008年的63%。

植樹造林

1999-2003年全國森林增加面積約為1600萬公頃,其中通過日元貸款增加的面積為164萬公頃,佔10%以上,為沙漠化防治、土壤侵蝕防治、水患防治作出了貢獻。

消滅脊髓灰質炎、SARS對策

1999-2000年,實施了派遣專家、培養人才、提供疫苗和器材。2000年7月中國宣布消滅脊髓灰質炎。在SARS發生後,為全國367家疾病預防中心中的131家(36%)提供了日元貸款。

教育

為全國1079所大學(2008年)中的22個省、自治區約200所高校(相當於18.5%)提供了日元貸款,完善了學校設施,實現了6000名教職員工的赴日進修。

北京市的發展

1984年成立的中日友好醫院以及1988年成立的中國最早的康復中心,都綜合利用了無償援助、技術合作、協力隊等方式。日元貸款對象的第九供水廠(100萬?/日)和高碑店污水處理廠,都佔全市處理能力(250萬?/日)的四成左右。

日元貸款對象的地鐵1號線(13.5km)和13號線(40.85km),佔13號線運行之初(2002年)當時地鐵總長(95km)的57%。

3

日本當時為何要援建中國?背後原因有幾種說法:

一是當時的日本領導人懷著對戰爭的悔悟及對中國人民的愧疚,使中日友好成為當時日本社會的主流;而某種程度上,日方當時的積極善意,也正是對中國政府此前不要求戰爭賠償誠意的回饋。

二是當時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市場開放了,日本低息甚至無息貸款援助中國是為了更好,更快的佔領中國的市場,因為日本給中國的無息貸款是有附加條件了,中國使用貸款只能購買日本的技術、產品、機械,這樣以來日本企業可以在中國市場穩健立足,也解決當時日本國內企業的產能,讓企業盈利,開發新的技術,新的產品。

三是當時中國也知道日本對華援助是在哺育日本的企業,但無法拒絕日本誘惑,因為中國當時太窮了。日本當年有錢就想要出口貿易,想賣東西給中國,但是當時我國窮得叮噹響,這麼大一個市場放著不用怎麼辦,就是先讓中國有錢,中國有錢了日本才能賺中國人的錢。

2010年,中日國力迎來真正意義上的大逆轉——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直到2018年10月23日,日方宣布,對華持續近40年的ODA項目將於年內全盤告終。安倍晉三在訪華時總結說:「在這一過程中,日本通過ODA以及民間投資,與中國一同前行。」

「40年前日本開始援助中國時,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如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決定結束這一援助。」日本《朝日新聞》在此前報道中這樣解釋了結束ODA日本政府的考量。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作出積極表態:「日本對華官方資金合作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日本也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是中日互利雙贏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媒體評論稱,日本援助中國,幾乎伴隨了中國整個改革開放歷程,也見證了中日關係的風風雨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