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許多人買了玉,到處讓人估價,本來是自己精挑細選非常喜歡的東西,結果越估越泄氣,越看越彆扭。其實,好的玉石購買的就是一種自信。

估價本沒有錯,前提是要看你找的估價者他的學識、見識、文化、收藏把玩的檔次處在一個什麼層次上。能否拿出類似的精品進行比較?沒有任何依據和類似實物的估價,尤其是分辨不出硬貨和軟貨之間細微差別的估價毫無意義。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網上的論壇中最常見的一句話是「請估價」。日常的交流中,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也就是「我這塊玉值多少錢?」遇到這樣的情況,被詢問的專家們常常感到很為難,無法直截了當地以一句「值XX元」來答覆這些問題,因為——「玉無價」。

現在還有很多玉專家會將你的玉講到不值錢,而抬高手中玉的價值,假如你買家不太懂,那你就叫他拿出相似的工、料、特色的玉出來,他不但自己拿不出來,連做這種檔次的朋友都沒交上半個,他能給你評估嗎?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他做一件活出來包本錢利潤甚至加工費賣才幾百塊、幾千元,而有水平的師傅一個小掛件加工費就大幾千,過萬,甚至過十萬,且還要對師傅講交情他才做。

千萬別上那些「行家、玉專家」的當。希望每一個朋友在挑選玉的時候,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要不怎麼說玉是講究緣分的呢,只有自信的人才配擁有一塊好玉。

找人估價,每個人的認知和渠道都不同,碰到負責任的行內人會告訴你不估價,不負責的會瞎說忽悠,貶低他人賣自己的貨,所以,小夥伴們,請別動不動就請人估價了,因為——玉無價。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當然,這裡的「無價」指的是玉的價值。玉本身就有自己的文化價值,這種價值根據材質,工藝,審美角度,以及一種精神的「物化」承載,經由歲月的裹洗,因此每一件玉石藏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無價之寶。

可是當一塊玉進入了市場,要在市場上流通起來的時候,又確實要附加一個「價格」來衡量它,這裡就產生了一個明顯的矛盾。買家在入手前會先通過各種標準去衡量它的價格:真偽、產地、品相等等,雖略懂一二,但總覺得估價功力不夠,還得請老師點撥一二」。確實,這個問題給很多新老玩家帶來相當的困擾。為了讓大家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綜合起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全面衡量一塊玉的「價格」。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1. 衡量自己的經濟實力

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其價值構成應該是「材料成本+工藝成本+運營成本+藝術價值+合理利潤」,其中藝術價值屬於附加價值,是無法精確計算的,這也使得玉雕作品的價格不能僅僅以成本衡量,師傅的奇思妙想、工手的匠心獨運都是蘊含其中的珍貴价值。齊白石以畫換蝦卻遭碰壁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如果真的僅以墨汁和宣紙的成本來計算畫的價值,如果真的僅以料本工費來衡量玉石價值,那我們都是那位呆板無知的賣蝦小販

玉的價格在每個人眼裡是不一樣的,你覺得貴的東西,他覺得太便宜,因此不可能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衡量。無論是純粹的業餘愛好還是投資增值,玩玉都需要有經濟實力做後盾,所以玩玉首先要正確估量自己的經濟實力,在自身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去尋找、收藏自己喜愛而又能買得起的玩品。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2. 衡量玉的文化積澱

真正的玩家就是要能夠看到一塊玉其中包括的普通人看不到的內涵,善於發掘出它特殊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並以此來使一件不起眼的玉身價百倍。

在日常的「尋寶」過程中,應該十分注意研究一塊玉所包含的文化、歷史信息,解讀別人不知道、不注意的細節,並以此來正確估量它的價值。事實上,由於目前國內的很多賣家本身的文化涵養並不高,在判定一塊玉的價格的時候相對較少地考慮它的文化歷史價值,因此留下了相當大的價格空間給有心的買家,這也是玩家們真正能夠「撿漏」的最後機會了。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3. 衡量價格的浮動性

一位資深的玩家是這樣談論自己的定價體會的。他把一件玉的價格分成兩種,一種是市場平均價格,一種是自己願意出的價格,根據自己對特定玉的喜愛程度來調整。

例如一件市場平均價是萬元的玉,要是很喜歡,不妨加上個30%-50%,只要自己喜歡,買到手就是勝利,就開心;如果不是很喜歡,或者沒有太大的成交意願,那就不妨減他個20%-30%,買到了也開心,因為撿了便宜貨,買不到也不失望,因為本來也就不是很在意。這種心態就很健康。

然而事實證明那些他加價買回來的玉本身肯定也包含了一些特定的因素的,而這些因素也為大家所認同,因此當時買貴一點的東西現在都漲價,早就物超所值了。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4. 要有超前的意識

近來好多玩家紛紛抱怨說在市場上看不到好的玉,好東西都叫人高價買走了。其實,他們沒有檢討一下自己的價格評估概念。這些玩家並不是沒有錢,也不是出不起錢,可為什麼總是讓別人把好東西買走了呢?

問題就出在對一件玉器進行價格評估的時候沒有超前意識上。有些買家太精明,總是能夠正確把握市場價格,一旦探測到一塊玉的價格偏高,常常就會猶豫甚至放棄,生怕自己吃虧,結果就是好東西都流到願意超前出價的玩家手上去了,等你清醒過來再要去追的時候,已經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了。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其實玉的價格評估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專門學問,不是這樣一篇短文所能夠完全說得明白的。不過對於越來越多新入門的准玩家來說,能夠理解並注意應用上述的這些原則,應該是足可應付的了,剩下的事情那就只能看自身的造化了。河磨玉難以精確定價,其市場價值是所有參與交易者心裡價位碰撞的結果,有關價格的描述也無絕對。

玩玉估價,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當然了,一塊玉石的價值,在我們的心理,而不在別人的嘴裡,當你以你認為值得的價格與它結緣的時候,玉石就有了自己的價值。千年玉行,無信不立,而好玉是經得起非議和曲解,於時光沖刷中,光華長存。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塊和田玉 的精彩文章:

和田玉漲價不可怕,可怕的是工作室倒閉!

TAG:一塊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