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100年後層積雲或破裂消失,全球升溫8攝氏度,二氧化碳很可怕

100年後層積雲或破裂消失,全球升溫8攝氏度,二氧化碳很可怕

1987年,古海洋學家詹姆斯·肯尼特和他的船員在前往南極科考時,在威德爾海的海床上鑽孔,用一個垂直的圓柱體對海洋深處的沉澱物進行取樣。在2.5厘米厚的浮游生物化石層和其它埋在150多米深的其他地質碎屑中,他們發現了有關地球過去經歷的令人不安的線索,如果這個事件再次發生,未來將會給地球和生命帶來巨大災難。

在沉積物的底部,有60種浮游生物的化石。但是採樣中的橫截面顯示,物種的數量在大約5600萬年前下降到了17種。浮游生物的氧和碳同位素組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肯尼特和他的學生洛厄爾·斯托特根據異常的同位素推斷,當時的大氣中充滿了二氧化碳,進而導致海洋迅速酸化和升溫。

之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發現了更多的證據,表明5600萬年前出現了一場短期的災難,現在我們稱之為古新世 - 始新世最大熱量(PETM)。這一過程與科學家目前呼籲警惕的溫室氣體排放非常相似。

5600萬年前,來自未知來源的碳吸收了大量的熱量,然後泄露到了大氣中,它所造成的惡果是,在當時的氣溫本來就比現在的地球高几攝氏度的情況下,地球又額外升溫6攝氏度。赤道附近的海水變得非常熱,世界範圍內經歷了大規模的物種滅絕。當樹葉在含碳的空氣中變得營養不足時,哺乳動物也在短短几代人的時間裡體型開始變得矮小。那時候猛烈的風暴肆虐地球,地質記錄顯示山洪暴發和長期乾旱。正如古海洋學家詹姆斯·肯尼特肯尼特所描述的那樣,「地球被扣動了扳機,一切都變得一團糟「。

層積雲屬於低雲族,是那些在任何時候覆蓋地球上空部分地區的蓬鬆的、低卷的蒸汽。它們覆蓋了20%的低緯度海洋,在亞熱帶地區最為普遍。層積雲在我們變暖的世界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的白色頂部會將大量的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非常高水平的大氣二氧化碳可以抑制層積雲層的形成,如果人類的行為導致大氣中注入了足夠的二氧化碳,那麼這種地球上最重要的雲就會消失。之後地球大氣的溫度可能會急劇上升,達到目前氣候模型中無法預測的高度。

2月25日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地球廣泛的雲層組合可能會因極端氣候變化而繼續改變。那些層積雲層可能會消失,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該研究採用了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模擬,結果表明由於全球變暖與雲量損失之間的反饋循環,它們可以在短短一個世紀的時間內將地球氣候推向災難性的臨界點。雲損失的影響足以解釋像古新世始新世這樣的古老變暖事件,並導致未來的災難。

他們發現,如果二氧化碳水平達到大氣中的百萬分之1200(ppm),則層積雲將會完全破裂。這將會導致非常高的二氧化碳濃度。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地球大氣二氧化水平已經超過百萬分之410, 相比工業革命前普遍存在的百萬分之280正在發生危險的轉變。

然而人類文明現在並未收手,工業化的行為正在每年將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地球可能會在100到150年內達到百萬分之1,200 。 如果我們的社會沒有採取行動確保任何減排承諾,就可能發生這種情況。新報告指出,如果二氧化碳水平達到百萬分之1300,即使我們採取行動,在目前由於溫室氣體所導致的升溫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惡果,那就是層積雲破裂導致泄露的熱量將會導致全球氣溫平均水平再額外增加8攝氏度!

這將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已經超越了目前關於全球融冰和災難性海平面上升的預測。上一次地球溫度這麼高的時候,鱷魚在北極游泳,赤道附近的地區被「烤焦」,幾乎沒有生命存在。一旦層積雲層消失,它們可能不會再出現,直到大氣二氧化碳水平降至目前的水平以下。

這僅僅是一個實驗,數據中仍有一些不確定性,實驗也無法被複制。隨著科學家們的進一步研究,百萬分之1,200的二氧化碳水平可能會上下浮動。但是無論人類行為是否導致層積雲破裂消失,這項研究都強調了在有關氣候變化的預測中,還有很多科學家尚未理解甚至忽視的重要因素十分值得重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馬星球視野 的精彩文章:

切爾諾貝利:核爆致4千平方公里區域廢棄,30年過去終於煥發生機
穀神星上耀眼亮斑的背後故事,低溫岩漿處於液態長達數百萬年

TAG:茶馬星球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