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如果你不斷解構希臘到盡頭,最後只剩橄欖、葡萄和魚

如果你不斷解構希臘到盡頭,最後只剩橄欖、葡萄和魚

強烈給你推薦一個朋友:F小姐。

文青這個詞被用爛了,可如果F小姐不是文青界的扛把子,我把小新這個名字倒過來寫。

她喜歡逛博物館、美術館,甚至要打飛的去看展。

她有很好的審美品位,衣食住行她都有涉獵。

你以為她只能談藝術吧,結果我跟她談起搖滾和懸疑小說照樣停不下來。

如果你生活需要一點靈感,可以看看她如何又作又快樂。如果你急需一個美學磚家來拯救生活品味,我建議你關注她。

| 永 遠 別 對 生 活 冷 感 |

 長按關注


| 永 遠 別 對 生 活 冷 感 |


旅行有幾件重要的事,對我來說,博物館的重要程度穩坐第一,吃排名第二。

我就知道評論裡面又有人喊我少吃點,不不不,我活著就是為了吃。

美食圈裡有這麼一個說法,

歐洲人,越往南越會做菜(似乎和人民的慵懶程度有關係)。

所以之前去雅典,當然免不了一頓吃。

歐洲幾大菜系裡頭,地中海菜出了名養生。在南法也吃過地中海菜,去了希臘才知道,

希臘派才是真正的養生流。

倒不是像廣東人那樣各種紅棗枸杞煲湯,希臘人的秘訣是食材比例。

聽聞豬牛羊等大肉通常一個月只吃一兩次(畢竟是整一塊肉上),而魚、海鮮、家禽才是正妻。再用橄欖油,乳酪補充能量,大量攝入五穀雜糧果蔬。飲食結構,偏簡單,清淡,富含營養,和「啖啖肉」的日常西餐區別開來。

在雅典好餐館的餐桌上,不時會看見一整樽橄欖油。

不過對我來說,海鮮才是希臘菜的重點。


▲在克里特島上隨便走進一家餐館,點的烤八爪魚,清盤了

只賣牛扒跟薯條的


才不是「希臘小館」

國內偶爾會看見希臘小館,賣著炸魚、洋蔥圈、清煮海鮮。希臘人看見肯定不服:希臘菜要比這豐富得多。

希臘人的家常料理,也有足夠接地氣的一面,除了聞名海外的Greek salad,的確有烤肉、炸墨魚、炸肉丸等「增肥料理」。

但去希臘的好餐館看一看,和法國的好餐館不相上下,甚至還比他們便宜。

如果說法國日常可以看見受日本文化影響的影子,那麼雅典就是巴黎的小迷弟——希臘人跟我說,這裡的餐館很喜歡用法國名字,你懂的。

但要說起吃的文化來,雅典又有比較獨特的一面。它比巴黎更靠近海邊,所以

海鮮便是雅典飲食的亮點——海鮮新鮮打撈,限量售賣,晚了就沒得吃了。


▲比雷埃夫斯的小漁港

希臘詩人

艾利蒂斯

(Odysseus Elytis)有一句很著名的話,

如果你不斷地解構希臘直到盡頭,最末餘下的會是一棵橄欖樹,一個葡萄園,和一艘漁船。

希臘神話里,雅典娜與波塞冬爭奪城市的保護神地位。波塞冬變出了涼爽清澈的水——可是是鹹的。而雅典娜拿長槍往地上一戳,一棵綠色的橄欖樹從縫隙里生長出來。眾神將票投給了雅典娜,選中象徵和平與繁茂的橄欖樹。

如果解構希臘人的食物,你大概也可以從中看見

三個重點:橄欖油,葡萄酒,和海

鮮魚類。


▲橄欖樹冠也成了和平的象徵

希臘三要素

橄欖樹,葡萄園,漁船

冬天的希臘遊人甚少,大部分酷愛晒黑的歐洲人只趁著陽光猛烈的夏天跑來度假,冬日的大街蕩蕩,足以肆無忌憚蹦迪。

夏天要提前預約的餐館,冬日午後隨意walk in.

為了吃海邊的鮮貨,我專門跑去雅典南方,比雷埃夫斯的小漁港邊的餐廳Varoulko。

Varoulko是希臘第一家摘到米其林星星的希臘菜餐館。

艾利蒂斯說的三個要素,這裡都有:一整瓶上好橄欖油,葡萄酒,而窗外就有陽光和漁船。

首先點了一份

白魚魚子蘸醬

。後面幾天我都一度再次想起這過份要命的魚子蘸醬,怎麼說呢,挖一小口到嘴裡,

滿腔海洋進到你的嘴巴裡頭

。與附送的橄欖油一起拌到沙拉,又是另一種滋味。


▲Varoulko,橄欖油與白魚魚子蘸醬

然後是starter

馬鈴薯慕斯濃湯

。我對半熟的荷包蛋有一種執念,一個火候恰當的半熟荷包蛋,戳破,拌勻,可以撈大半碗飯。

而Varoulko的荷包蛋稍微炸過,戳破,拌在調味清爽的馬鈴薯慕斯濃湯里,是新層面的半熟荷包蛋玩法——沒辦法只能愛了。用烤過的鰻魚肉碎調味,

始終貫徹了「海」的元素。


▲半熟荷包蛋浸馬鈴薯慕斯濃湯,含烤鰻魚和松露油



▲飯搭子選了烤魷魚配濃湯泡小麥麵食

Main dish點了

新鮮捕撈的John Dory

,也就是海魴。搭配椎茸茴香醬意式調味飯。也可以根據喜好將意式調味飯換成

菊芋慕斯配腌黃瓜

,或者

豆泥西班牙左口香腸

,或者

歐芹醬等。

海魴很新鮮,火候恰到好處,缺點就是鹽稍微重一點,意式調味飯非常出色。


▲John Dory(海魴、日本鯛魚)配意式調味飯



▲Varoulko窗外便是漁港

希臘人也是原味控——他們相信原味才是最高級的味道。偏好用橄欖油、酸奶和蜂蜜將食材的原味帶出,從不會過分高調。

如果去一趟只吃了炸薯條,真的吃的是假的希臘菜。

雅典的法式小館


不比巴黎遜色

都知道希臘的目前的經濟狀況不太好——

好處是物價比歐洲其他地方稍低一些,以米其林餐廳為例,米其林二星餐廳在巴黎要2000人民幣起跳,在雅典,140歐

(含兩杯酒178歐)就可以在二星餐館Spondi吃到Menu Disovery,六道料理加咖啡,含鵝肝、蟹肉前菜,海鱸魚、鴿肉,芝士拼盤與甜點。

因為並不太餓,便點了四道菜的Menu Initation,另多加了一個starter,也不過人均110歐。

飯前餐廳送上芝士南瓜撻和南瓜仁魚肉球。


▲南瓜仁魚肉球

另外加的cold starter,是餐廳的招牌之一。蟹肉包裹在小白蘿蔔里,伴龍蒿葉和刺槐花蜂蜜。最適宜拿小勺子一口整個食下,

蟹肉與小白蘿蔔的清甜相得益彰

,而再蘸一點百香果醬與刺槐花蜂蜜則多了酸甜,口感層次更加豐富。


▲蟹肉包裹在小白蘿蔔里,伴龍蒿葉和刺槐花蜂蜜

另一道前菜馬鈴薯慕斯,與Varoulko的相似,但又不太一樣。Varoulko的重點是輕炸過的半熟蛋,口感醇厚,而Spondi的馬鈴薯慕斯

口感更清新

,同樣有烤鰻在裡頭。


▲馬鈴薯慕斯

第三道前菜是烤扇貝。表面酥脆香口,內里包含鮮甜肉汁,覆蓋著Ar?nkha魚子醬,伴有一片清甜的有機花椰菜薄切。對半切開,蘸一大勺魚子醬吃最為誘人。


▲烤扇貝

主菜則是有機雞肉兩吃,歐芹醬花生碎煎雞肉,和雞腿肉濃湯。雞肉尤為鮮嫩。


▲雞肉兩吃

他家的羊肉、鹿肉更為出名,如果不是不太餓不想吃紅肉,會嘗嘗這兩個。

一口冷青檸冰沙作為清口過度,隨之進入甜點環節。


▲青檸冰沙

來自委內瑞拉的頂級72%巧克力做的脆皮焦糖蛋糕,配覆盆子慕斯,榛仁碎。勺子從上到下挖,多層滋味入口才夠均衡。吃到這裡已經很飽了,但酸甜的覆盆子味又一下子將味蕾拉回來(但巧克力沒吃完)。


▲Chocolate Araguani from Venezuela


然後又送來了松露巧克力球,咬開才知道,裡面是之前嘗了一口的青檸冰沙。瞬間透心涼。

最後是奉送的泡芙和巧克力球。已經再也吃不下了。

幾頓下來,雅典的吃食真的不賴,完全對得起「南歐真的比較會煮菜」的稱號。這種感覺,在只賣炸魚披薩的街邊餐廳是得不到的。

點擊查看更多文章


《他一生顛沛流離,但沒有人比他更會做夢》


[About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靈感


?? 


我是F小姐,專欄作家


在這兒,跟你分享好物、藝術和生活之美


業餘觀察繁華世象


如果你對生活冷感,請到F小姐處挂號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2019年的第一個爆梗,不是那麼好盤的
春節返鄉鄙視鏈,你總是處在最末端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