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陽虛?寒凝?看「老中醫」按部位選方用藥顯奇效

陽虛?寒凝?看「老中醫」按部位選方用藥顯奇效

小編導讀

陽虛寒凝病證,臨床多見。對於這一類病證的治療,不少人都只從病性入手,可能效果並不理想。那不妨換個思路,從病位入手,針對部位選取適合的方子,取效必良。那究竟哪個方子適合哪個部位呢?別著急,有人已經總結好了,一起來看——

肢體畏寒多屬陽虛或寒凝,臨床頗多見,總宜從部位入手,結合經絡辨證。大凡頭部疾患,前屬陽明,後屬太陽,側屬少陽;而巔頂又有太陽、厥陰、督脈之不同。脊背疾病宜從太陽、督脈入手辨證論治,胸脅當從心、肺、肝經分析,大腹屬脾,少腹從肝,四肢宜以十二經脈循行部位尋找病機,如能把握其中奧妙,則臨證用方有的,取效必良。

1

頭頂

太陽:桂枝湯加藁本

太少兩感: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無汗)

桂枝加附子湯(有汗)

厥陰:吳茱萸湯

督脈:右歸丸

2

項背部

太陽:桂枝湯加藁本

厥陰:吳茱萸湯

督脈:右歸丸

3

腰部

腎著湯、金匱腎氣丸

4

腰腿部

獨活寄生湯

5

脛足部

金匱腎氣丸合當歸四逆湯,四逆湯合當歸四逆湯

6

前額

太陽:桂枝湯加藁本

厥陰:吳茱萸湯

督脈:右歸丸

陽明:升麻葛根湯加附子

7

面部

陽明:升麻葛根湯加附子

8

顳部

少陽:柴胡桂枝湯

9

上肢

當歸四逆湯

10

胸部

心:保元湯

肺:苓甘五味姜辛湯

11

丁香柿蒂湯

12

吳茱萸湯

13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14

小建中湯、良附丸、附子粳米湯

15

附子理中丸、溫脾湯

16

小腹

溫經湯

17

少腹

暖肝煎

18

大腸

溫脾湯、大黃附子湯、濟川煎、四神丸、真人養臟湯

19

陰部

右歸丸、暖肝煎

【驗案1】

李某,男,59歲。

2015年6月18日首診:訴看某健康節目,說:「頭為諸陽之會,以冷水浸頭有利健康。」遂以冷水多次浸頭而致病,現感頭部冷、暈、重,頻發心悸,素有大便秘結。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數結代。心電圖示:頻發室性早搏。

西醫診斷:血管性頭痛;心律失常;習慣性便秘。

中醫診斷:頭痛。

病機:寒凝太陽經脈。

治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方葯:桂枝湯加減。

白芷10g,藁本10g,蔓荊子10g,細辛5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10g,生薑3片,大棗10枚,當歸20g,肉蓯蓉20g,鎖陽20g。7劑。

辨治思路詳解:此案為寒邪直中頭部經脈,致頭部經脈經氣不暢,尤以太陽經脈為重,而見頭冷、暈、重,寒邪沿足太陽經別內侵入心,損傷心陽,故見心悸,治當以辛溫散寒,方以桂枝湯辛散太陽寒邪,加白芷、藁本、蔓荊子、細辛辛溫散寒止頭痛。素有便秘,方證參照,當為陽虛寒凝所致,故方中加當歸、肉蓯蓉、鎖陽溫潤大腸以通便。

2015年7月9日二診:連服上方19劑後,頭痛大減,主要為頭緊,集中於太陽穴及前額,大便暢,舌質淡紅,苔薄白,根黃膩,脈弦。早搏次數明顯減少。血壓150/100mmHg。

柴胡10g,黃芩6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10g,大棗10枚,生薑3片,白芷10g,藁本10g,防風10g,制附片5g,細辛5g,肉蓯蓉20g。7劑。

辨治思路詳解:頭緊主要集中在太陽穴及前額,為少陽、陽明經寒邪未除,故方中加柴胡、黃芩,即合入小柴胡湯意引葯走少陽,白芷配附片散陽明經寒邪,另加防風祛風止痛。

2015年7月21日三診:頭部癥狀已除,早搏大減,每分鐘2~3次,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以炙甘草湯治之。

【驗案2】

蘇某,女,54歲。

2011年3月8日首診:反覆發作四肢末端蒼白、發紫,指間關節疼痛,四肢不溫,久治而不愈。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

西醫診斷:雷諾綜合征。

中醫診斷:寒痹。

病機:血虛寒凝。

治法:溫經散寒,養血通脈。

方葯:當歸四逆湯加減。

當歸10g,桂枝10g,生黃芪20g,細辛3g,制附片(先煎)6g,木通6g,活血藤15g,雞血藤15g,蘇木10g。10劑。

2011年3月24日二診:上症明顯緩解。

上方加鹿角霜30g,乾薑10g,制附片改為10g(先煎)。7劑。

2011年4月2日三診:上症消失,未再發作。守方7劑。

辨治思路詳解:反覆發作四肢末端蒼白、發紫,指間關節疼痛,四肢不溫,當為血虛陽弱,寒凝經脈,血行不利,陽氣不能達於四肢末端所致。《傷寒論》云:「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故治以當歸四逆湯溫經散寒,養血通脈;加活血藤、雞血藤、蘇木養血和血,通絡止痛;加黃芪甘溫益氣,附片辛溫通陽。二診已見明顯效果,故加乾薑、鹿角霜溫陽通絡。

臨床上,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疑難病證,有時候,實在不知該如何辨治。面對這些疑難病證,你怕了嗎?

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書中對疑難病證的辨治思路進行詳解,教你運用純正中醫思維,讓你在疑難病證面前不再束手無策。

《 步入中醫之門6疑難病證辨證思路詳解 》

(點擊封面,立即購買)

本書是毛以林主任醫師(道少齋主人)近幾年臨證診治疑難病醫案實錄。全書共20講,與一般醫家經驗集寫法有所不同,本書以病案講解為主軸,詳細闡述了診治疑難病證的辨證思路、用藥心得、診治得失及個人經驗。逐診講解處方用藥的加減技巧、選方轉換的理論依據,以及臨證必須掌握的中醫基本知識和診治技能,對臨證如何診治疑難病有著非常好的啟迪作用。讀是書,必將受益匪淺,並能提高臨床水平。本書適合各級中醫師、中醫藥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月經病辨治八法
翻來覆去睡不著?幾個動作可助眠!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