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在古代可以做到,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說出來你別不信

為什麼在古代可以做到,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說出來你別不信

為什麼在古代可以做到,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說出來你別不信,「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種做法在我國古代時,彷彿成了兩軍交戰時的一種默契做法。

首先,在古代,兩軍交戰,並不一定都會選擇「不斬來使」。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會去斬殺使者的。

這要從雙方的交戰說起,一般來說,戰爭並不是兩個人街頭打架那樣,戰爭是群體事件。而在這種戰爭中,除非是有著血海深仇,否則對戰爭雙方或者多方而言,都不會不死不休。在古代,也不像現在,有電話這種通信工具,所以就出現了使者。在戰爭期間,參戰雙方或者多方之間,會派遣使者進入對方的營地進行商量,而使者也就是充當一個中間人的作用,去傳達各方的意見,如果商量的合適,有了各方都滿意的處理方法,那就不用再動刀兵,皆大歡喜。反之,若是商量不好,那就各顯本事,繼續打。所以,使者的作用在這時是很大的,交戰的各方也犯不上去殺一個使者。

並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把使者殺了,那就屬於沒得談了,直接就撕破臉了,那隻能開打。

來使的作用,是為了送信。本身不具有攻擊性,也沒有帶武器。殺掉沒有攻擊性的人,是為人所不齒的。就像在戰場上殺掉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一樣。本來,來使的到來,有可能刺探軍情。但是在戰場上,經常做的是鬥智斗勇。有智慧的人,常常會將計就計。就是故意向來使釋放出一些亦真亦假的信息,讓來使上當。從而達到麻痹敵人的目的。比如《三國演義》中的「蔣干盜書」,就是充分發揮來使的作用的一個有名的事例。

一般來說,打著不斬來使的旗號和做出不斬來使的行動,那都是對不戰有所希冀,希望通過使者來得知對方的態度以及讓使者傳達己方態度,或者條件要求什麼的。

強者要有強者風範,犯不著去為難一個小小的來使,難有大度之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秋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古代男子不限制娶妻,人口增長速度卻很緩慢?說出來你別不信
三國後期諸葛亮為何經常吃敗仗?說出來你別不信

TAG:深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