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新生兒病房的一天 ,快來圍觀~

新生兒病房的一天 ,快來圍觀~

早晨6點,天剛蒙蒙亮。住在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中心內科病房的寶貝們還在香香地睡著。此刻,負責白天照顧他們的護士竇文艷已經出門了。她在兒童醫院已經工作了16個年頭,護理過數不清的患兒。在竇文艷看來,為生病的寶貝們洗澡、餵奶、檢查、做治療……每天十多個小時的工作,已經成了生命中不可少的部分。工作辛苦,有時會遭到家長的質疑,沒有時間陪家人,上學的孩子沒人接送,家離得遠,這些問題都不足以影響護士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新生兒病房的一天 ,快來圍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采寫/唐真 受訪專家/王亞娟(北京兒童醫院新兒科主任醫師)楊芹(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中心內科病房護士長)竇文艷(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中心內科病房護士)

新生兒病房住的都是28天以內的小寶寶,他們很脆弱,一分鐘也離不開人照顧。

進病房先去喂「自家寶貝」

7點多,竇文艷走進病房,換好衣服,第一件事就是去她負責的病室,看看「自家寶貝」。她在兒童醫院當了16年護士,輪轉過很多病房,但這裡的寶貝最讓她牽掛,「新生兒病房住的都是28天以內的小寶寶,主要是患肺炎、黃疸、腦病、嚴重濕疹等。他們很脆弱,一分鐘也離不開人照顧。」她說

此刻,夜班護士還沒下班,寶貝們的早飯—剛沖好的奶已經放到了床頭。竇文艷告訴記者,每個寶貝大小不一樣,奶量也不同,都有嚴格的規定。有兩個寶貝似乎已經餓了,「啊啊……」地哭著。只見她輕輕托起寶貝上半身,把奶嘴放進小嘴巴,寶貝大口吃起來。整個新生兒內科病房住著六十多個寶貝,但聽不到此起彼伏的啼哭,竇文艷玩笑著解釋道:「這是因為寶貝們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就不哭了。」

喂完奶,開始交班。所有的夜班和白班醫護人員集中在病房中心站,夜班醫護人員開始彙報昨晚的情況:幾床是新收的小病人,病情如何;哪個寶貝需要重點監護;哪個寶貝昨晚咳嗽……事無巨細。護士們根據醫囑,會在一些寶貝床頭貼上注意事項,如「皮膚過敏,加強護理」、「請留尿篩查」。

給小寶貝洗澡是每天的功課

8點多,竇文艷開始了這一天的一項「巨大工程」—給小寶貝洗澡。「清潔皮膚是新生兒護理的重要環節,不僅能保持清潔,避免細菌侵入,減少濕疹等,還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有助生長。」她一邊解釋,一邊熟練地整理好洗澡用品。雖然水溫是恆定的,但竇文艷還是放了會兒,用手試試,才抱過寶貝。

「寶貝兒,我們要開始洗澡啦!」竇文艷輕輕解開寶貝的尿褲,摺疊好放到旁邊的秤上,記錄下尿量,然後開始洗澡,邊洗邊說:「寶貝不怕,洗洗澡,真舒服。」只有27天的寶貝似乎聽懂了她的話,不哭不鬧,享受著溫暖的沐浴。

接下來,她還要用棉簽對寶貝口腔、會陰、皮膚皺褶等部位進行重點清潔、觀察皮膚有無異常。有的寶貝剛洗完就又拉了、尿了,竇文艷不急不躁地重新處理:擦乾淨、換尿不濕、換衣服、稱體重……

等把幾個寶貝都洗完,竇文艷來不及喝口水,馬上進入下一輪工作,按照醫囑給寶貝們做治療,霧化、吸痰、輸液、照藍光、留取大小便標本等。

一輪又一輪沒有停歇

錶針指向10:30,寶貝們又要喝奶、換一輪尿不濕……與其他科室不一樣,所有的工作都由護士完成,「這是為了護理安全和觀察病情,新生兒病情變化快,需要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進行護理。」竇文艷每做一項操作前都會用乾洗消毒液洗手,一上午下來,她洗了四十多次,手背已經發紅了。

像竇文艷一樣,新生兒病房護士們的工作就是一輪接著一輪。每天寶貝平均要吃6~8次奶,換8~10次尿褲,常規每15分鐘要觀察患兒一次,根據醫囑進行多項治療。許多寶貝的病情變化都是護士在第一時間發現。因為工作繁多,所以護士們晚點下班是家常便飯。她們中午來不及去食堂吃飯,在休息室輪換著湊合吃點,很多人因為沒時間喝水上廁所,患上了泌尿系統疾病。

新生兒病房的一天 ,快來圍觀~

「我們只希望家長放心寶貝的健康」

竇文艷手很巧,能做出好看、整潔的髮型,還會做手工發卡,但她最開心的,還是看著寶貝健康出院,回到父母懷中。曾經有位老人說她做的「是行善積德的工作」,讓她很感動。

不過,工作中也難免有不順心。病房護士長楊芹說,一次有家長發現患兒手腕上有一塊皮膚髮青,硬說是護士掐的,後來才知道,那是胎記,因為寶貝剛出生便住院,家長對此不知情。「其實,我們理解患兒父母的焦慮、不安。作為醫護人員,我們一定會對寶貝好些再好些,盡最大努力讓寶貝在治病的同時得到最好的照護。」

5個小建議幫父母度過「看病」這道難關

寶貝生病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讓寶貝儘快看上醫生,早日康復。以下總結的一些小建議,幫助新生兒父母度過「看病」這道難關。

提前通過網路、電話等挂號

如果不是急診,家長要提前做好功課,選好醫院和科室,最好通過網路、電話等方式預約挂號,可以減少在醫院的等候時間。

反映病情要客觀

向醫生描述病情時應是描述寶貝的癥狀,不要自己下診斷,例如,你可以說「我的寶貝咳嗽,而且還有痰」,而不要說「我的寶貝感冒了」。不隨意誇大或縮小寶貝的病情。

提前記錄好病情介紹

恰當地訴說病情,是醫生診治疾病的重要資料,利於疾病康復,減少複診。醫生需了解的情況一般有:疾病發生的時間,主要癥狀,病情變化過程,複診還要說明用藥的效果;有時醫生還要了解過去曾患過哪些疾病,打過哪些預防針,寶貝和家庭成員得過哪些疾病,打過哪些預防針,寶貝和家庭成員對哪些藥物過敏等。

提前記錄一些數據

發燒是許多兒科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如果在家已經給寶貝測過體溫,最好能說明測體溫的時間及次數,最高和最低時分別為多少度。還要向醫生敘述飲食的增減情況等。如寶貝腹瀉,家長可以提前收集大便,送往醫院檢測。

遵醫囑,不要總往醫院跑

有時寶貝出現低燒癥狀,家長就帶著寶貝往大醫院跑。醫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室內環境會受到嚴重的污染,寶貝看一次病一般至少要在醫院逗留一兩個小時,患病的寶貝本身抵抗力就差,這樣很容易通過呼吸道或直接接觸等,傳染上其他散布的病菌,造成舊病未愈又添新疾。所以,如果已經在正規醫院看過醫生,就要聽從醫囑,按時服藥,好好休息,過多地去醫院反而有害無益。

新生兒病房的一天 ,快來圍觀~

媽媽們問得最多的10個問題

常見的新生兒疾病有哪些?

新生兒病房主要收治自出生至生後28天的新生兒,常見疾病有新生兒黃疸、新生兒肺炎、新生兒腹瀉,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化膿性腦膜炎、早產兒及呼吸衰竭、驚厥、休克等。各個階段中新生兒黃疸病人都佔據較大比重,秋冬季節新生兒肺炎增多。

住院寶貝如何避免交叉感染?

醫院有嚴格的消毒隔離制度,醫護人員每次接觸患兒前後都會進行洗手、消毒。同時,病室有嚴格的通風措施,對有傳染性的寶貝,病房會設置專門的隔離室。護士每天給寶貝洗澡,每個寶貝都使用一次性盆套,洗澡後對關鍵部位進行消毒護理。

寶貝住院期間如何餵養?可以喂母乳嗎?

目前由於硬體條件等限制,住院寶貝還做不到母乳餵養。醫生會根據病情開具不同奶方對寶貝進行人工餵養,由專門的配奶室統一配送,定時定量餵養。護士也會觀察寶貝的食用情況,根據情況向醫生申請加減奶量。對一些有過敏等特殊情況的患兒,醫院會餵養一些特殊奶粉如完全水解奶粉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為什麼新生兒住院不讓家長陪床、探視?

正規醫院新生兒病大多不允許陪床。新生兒的免疫力低,陪住易發生交叉感染。部分新生兒病房是允許探視的,但這種探視相對隔離,譬如在兒童醫院,有專門的探視室,家長可以隔著玻璃看望寶貝,對病情重的寶貝,可以通過探視視頻進行探視。這樣做都是為了保護新生兒安全,家長從外面進入病房,很可能將病菌帶入,造成健康隱患。

家長如何了解到寶貝的病情?什麼時候可以探望?

在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病房,每周有固定的探視時間,家長可在專門的探視室看寶貝。同時,醫院會和家長互留電話,家長每天下午都可電話諮詢寶貝情況。同時,醫生也會將病情以及治療情況告知家長。

如果家長想探望寶貝,要注意哪些?

首先,一定要遵守醫院的時間,因為其他時間醫生會忙於各種治療,過多的探望也會增加寶貝中斷治療的時間。其次,要盡量保持安靜,更不能吸煙。最後,要遵從醫務人員勸導。

寶貝晚上哭鬧會不會沒人管?

寶貝24小時都會有人照顧,每天寶貝平均要吃6~8次奶,換8~10次尿褲。但是由於需要治療等原因,護士不能像家裡那樣經常抱著寶貝,但如果寶貝哭了,護士會查找原因並給予安撫。

輸液時,寶貝疼痛大哭怎麼辦?

新生兒血管細小,穿刺難度大,尤其是早產兒,要有精湛的技術。有些家長擔心寶貝穿刺時哭,其實護士手快,往往寶貝還沒來得及哭,已經完成了。新生兒輸液時往往在手背、腳背、肘部以及頭皮靜脈穿刺,目前均用留置針,減少患兒因反覆靜脈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對打針的恐懼感。下次輸液前,護士會先進行消毒和沖管後,再連接注射器針頭。因為新生兒疾病具有病情變化快的特點,而患兒又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只能用哭聲、呼吸、吸吮力、反應能力、肌張力等表示,護士每隔15分鐘就會觀察寶貝一次,發現問題會第一時間通知醫生救治。

輸液時,寶貝疼痛大哭怎麼辦?

新生兒血管細小,穿刺難度大,尤其是早產兒,要有精湛的技術。有些家長擔心寶貝穿刺時哭,其實護士手快,往往寶貝還沒來得及哭,已經完成了。新生兒輸液時往往在手背、腳背、肘部以及頭皮靜脈穿刺,目前均用留置針,減少患兒因反覆靜脈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對打針的恐懼感。a,護士會先進行消毒和沖管後,再連接注射器針頭。因為新生兒疾病具有病情變化快的特點,而患兒又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只能用哭聲、呼吸、吸吮力、反應能力、肌張力等表示,護士每隔15分鐘就會觀察寶貝一次,發現問題會第一時間通知醫生救治。

住院寶貝要外出做檢查,是否需要家長到場?

醫生會根據寶貝病情開出檢查,由專業人員負責,例如留尿留便,護士會進行取樣送檢。部分特殊檢查,如CT等需要家長輔助的,醫生會提前通知時間和地點,並會將檢查結果告知家長。

寶貝出院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寶貝出院時,醫生會將診斷證明和注意事項一起交給家長,護士在出院宣教時也會詳細地向家長講解關於環境、餵養等方面的知識。要按照醫護人員的說明照料寶貝,並按規定複查。

一旦新生寶貝生病,會讓家長手忙腳亂、心疼不已,如果需要住院治療,家長們往往有一萬個捨不得,同時還會存在諸多擔心和疑問:寶貝在醫院會不會吃不好?晚上哭鬧有人管嗎?針對新生兒父母常見問題,我們請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王亞娟副教授和新生兒內科病房護士長給出科學權威的解答。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寶貝傳媒 的精彩文章:

懷孕最後一月,這3件事比等待分娩還重要
想要個聰明寶寶,就別在這3個時間懷孕

TAG:媽咪寶貝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