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魏四大防守名將:一人擊退關羽,一人抵擋諸葛亮!

曹魏四大防守名將:一人擊退關羽,一人抵擋諸葛亮!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打仗除了衝鋒陷陣,攻城略地之外,將士們還必須會守城。有時候,進攻並不一定比防守厲害,防守反而也是一種進攻。所以,我們在關注白起、韓信這樣的攻城名將的時候,也不應該忽視歷史上那些特別善於防守的名將。就漢末三國時期,曹魏是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在疆域上,曹魏明顯要大於蜀漢和東吳,加上蜀漢和東吳的不斷進攻,促使曹魏需要在防守上下功夫。在此基礎上,曹魏也誕生了不少守城名將。其中,就郝昭、張遼、曹仁、滿寵這四位大將,就是曹魏的守城名將。

一、 郝昭

首先,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郝昭(生卒年不詳),字伯道,太原人。在曹魏的武將中,郝昭少年從軍,屢立戰功,逐漸晉陞為雜號將軍,後受曹真的推薦鎮守陳倉,防禦蜀漢。太和二年(228年),和之前曹真預料的一樣,蜀漢丞相諸葛亮果然率軍北伐,而且進攻的就是陳倉這座城池。對此,陳倉的守將郝昭因為早有準備,所以拒絕了諸葛亮的勸降,以此展開了一場攻守較量。在陳倉之戰中,諸葛亮率領的蜀漢大軍在兵力上佔據巨大優勢的背景下,晝夜相攻二十餘日,還是沒有攻破陳倉城。因為抵擋諸葛亮的功勞,郝昭被魏明帝封為關內侯。

二、 滿寵

其次,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合肥之戰是曹魏和東吳圍繞合肥這座城池而展開的戰役。合肥之戰前後進攻了五次左右。公元233年,孫權第三次進攻合肥。在第三次合肥之戰中,滿寵派遣六千步騎,在淝水隱處伏兵等待,從而打退了孫權的進攻。一年後,孫權沒有放棄,率領10萬大軍發動了第四次合肥之戰。面對東吳的10萬大軍,滿寵募集數十壯士,折斷松枝為火炬,灌上麻油,在順風放火,燒毀敵軍攻城器具,射殺孫權之侄孫泰。與此同時,魏明帝曹叡也率領大軍來支援合肥。由此,在第四次合肥之戰中,孫權只能無奈撤退。

三、 張遼

再者,在滿寵之前,張遼在合肥之戰中同樣彰顯出了自己的防守能力。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建安二十年(215年),第二次合肥之戰爆發時。面對東吳的10萬大軍,張遼毫不畏懼,而是率領800將士衝擊孫權的10萬大軍。在張遼的率領下,曹魏將士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在逍遙津之戰中,張遼率領追兵再次進攻,大破孫權、凌統、甘寧等人,差一點就活捉了孫權。由此,對於曹魏五子良將中的張遼,可謂攻守兼備,在鎮守合肥上讓東吳無可奈何。

四、 曹仁

最後,曹魏將領中,曹仁在資歷和地位上都是其他武將難以相提並論。對於曹仁來說,跟隨曹操南征百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擊敗馬超之後,曹操又讓曹仁駐樊城,擔當鎮守荊州之重任。公元219年前後,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在襄樊之戰中,關羽水淹七軍,俘獲于禁,並斬殺了龐德等曹魏將領。面對氣勢正盛的關羽大軍和即將淹沒城池的大水,曹仁堅守樊城,讓關羽始終沒有辦法攻克樊城。不久之後,徐晃帶領的援軍趕到,曹仁也主動率軍出擊,從而擊退了關羽。由此,對於曹操手下的這四位將領,在漢末三國時期展現出了自己一流防守能力,讓蜀漢和東吳難以攻佔曹魏的疆域。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漢中之戰劉備取勝,誰是最大的功臣?趙雲還是黃忠?
袁紹手下的四大猛將:陣容不輸蜀漢五虎上將!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