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總理為原子彈嘔心瀝血,爆炸成功後總理連問兩個問題,令人落淚

周總理為原子彈嘔心瀝血,爆炸成功後總理連問兩個問題,令人落淚

1958年6月20日,蘇聯向中國致函,借口蘇聯正在與美國等西方國家談論關於禁止核試驗的有關協定,要中斷援助中國有關原子彈的技術及配套項目。次年國慶節,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來華參加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典,期間他對毛主席說,「關於生產原子彈的事,我們是不是把專家都撤回去?」

不料毛主席回答道,「我們可以自己試試,這對我們也是一個鍛煉嘛!」隨後,蘇聯單方面撤走了全部援華專家,終止了一切與中國的經濟和技術合作協定。看似局面很糟糕,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代號為「596」,這是寓意深遠的數字,意思是指從1959年6月開始,中國人就要自力更生研究原子彈了。從那一刻起,參加原子彈研究的科學家們心中都憋著一股勁,一定要儘快實現原子彈的成功爆炸。

1960年春天,中國第一個核試驗基地在羅布泊動工,同時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子彈研製領導機構也宣布成立。1962年11月,國家成立以周總理為主任的15人專門委員會,這是原子彈研究的一個強力的領導機構。

這個機構的成立,極大地促進了原子彈飾演成功,而周總理更是成為了原子彈研製的「直接指揮官」。凡是專門委員會決定的事情,一旦拍板了,就會立即付出實施,保證按時、按量、保質完成。

1964年6月6日,經過無數次模擬實驗,參與核試驗的科學家們認為實行原子彈爆炸時機已經成熟。首顆原子彈組裝完畢後,被安放在高達100多米的試驗鐵塔上,一切等待最後的引爆指令。

為了這次核試驗,核爆點方圓60公里範圍內布置了3000多台測試儀器,禁止一切非相關人員進入。10月16日午飯過後,核試驗場總指揮張愛萍將軍在試驗前最後一次往北京打電話,向周總理彙報最後的安裝調試工作已經結束。周總理則很平靜地說,「批准的時間定在15時,祝你們成功。」

14時59分40秒,原子彈爆炸主控站操作員按下啟動按鈕,10秒後整個系統自行進入自控狀態,計數器開始計時。大約20秒過後,火球凌空,緊接著是蘑菇雲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了!

張愛萍極為興奮地拿起電話向周總理彙報,「我們已看到蘑菇雲正在上升,鐵塔已經消失……」周總理向來以嚴謹著稱,上來就問了張愛萍兩個問題,「是不是真的核爆炸?你們能不能肯定這是核爆炸?」可以想像,這一幕多麼令人感動。

得知確實是原子彈爆炸成功後,周總理立即向原子彈研製和參加試驗的人員表示祝賀。資料顯示,這次核爆炸引起的地震波直接饒了地球好幾圈,以至於遠在萬里之遙的瑞典烏菩薩拉大學觀測台,也測到了這次爆炸所發出的震波能量。

參考資料:《揭秘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雍正帝暴斃疑點重重,呂四娘刺殺是謠言,康熙八世孫:我知道原因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