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半個陳勝該不該被請出課本?課本之外另外半個陳勝是否值得學習?

半個陳勝該不該被請出課本?課本之外另外半個陳勝是否值得學習?

《陳涉世家》即將被移除語文課本,移得好,這樣做有正本清源的現實意義:史料容不得斷章取義。單看課本上摘錄的一段文字,很多人會以為陳勝大澤鄉造反是官逼民反,如果不造反就會被殺頭——課本由於篇幅所限,只展示了半個陳勝。

這半個陳勝是一個有勇有謀重情重義的大英雄,但是如果了解了陳勝的另一半,就會發現他的另一半是一個小肚雞腸小富即安見利忘義刻薄寡恩的大忽悠。把陳勝從語文課本移除,讓他到歷史課本中全面表現,這才是正確的教書育人,這才是公正客觀的歷史態度。

其實看完《史記陳涉世家》,並結合「睡虎地秦簡」等確鑿史料,我們首先就會發現陳勝造反的理由根本就不存在,他編造謊言欺騙了不識字的窮苦百姓:「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實際上秦朝的法律規定:即使是皇帝親口下令讓你去戍邊,你找借口不去,也不過是罰兩套鎧甲——不去都不處死,遲到又怎麼會被殺頭?當然對去了而又遲到,也有處罰規定:遲到一至三天,不處罰;遲到三到五天,口頭批評(誶);遲到十天以上(無上限),按照拒不應徵減半處罰,也就是罰一套鎧甲。

陳勝等九百人適戍漁陽的說法本來就不準確——這「閭左(窮人)」非官非吏,又哪來貶謫一說?他們不過是應徵入伍去戍守邊疆,這就是說,陳勝吳廣是打定了主意要當逃兵,他們畏懼的是艱苦的環境。

接下來的陳勝吳廣滿嘴謊言:「篝火狐鳴」「魚腹丹書」「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光明正大,要是按照現在的道德標準要求,那就是個大忽悠老賴,只會把學生教壞。這時候可能會有人說:「你不能用現代人的道德標準去要求古人!」這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古人更講誠信,君子五德:仁義禮智信,陳勝一樣都不佔。

陳勝靠假話忽悠了九百個同伴,誠信自然無從談起,而課本沒收錄的《陳涉世家》後半部分,則在字裡行間透露了陳勝是如何喪失君子五德的——儘管司馬遷是持肯定態度來寫陳勝的。

首先我們來說義。陳勝曾經跟小夥伴們信誓旦旦「苟富貴無相忘」,但是當他當上大王之後,那些出身底層的小夥伴找上門來之後,陳勝又是如何做的呢?陳勝很痛快:「」陳王斬之。」陳勝之所以殺掉那些一起吃苦受累的貧賤之交,就是因為他要掩蓋自己那段歷史。也就是說,陳勝已經站在了貧苦百姓的對立面,不屑於與之為伍的。而曾經「庸耕」,也成了不能說的秘密。

除了殺掉一起打短工的小夥伴,陳勝後來連一起造反的吳廣也殺了——雖然是田臧動的刀,但如果沒有陳勝的默許甚至授意,田臧作為一個無名部將,是不敢對「假王」吳廣下手的。田臧殺害「素愛人」的吳廣之後,不但沒有受到批評和責罰,反而陞官了:「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僅在陳勝之下,相當於一國宰相)印,使為上將。」

殺了貧賤之交,又殺了親密戰友,如果還說陳勝心中有大義,估計連「磚家」都不能說服自己。接下來我們再看陳勝是否仁德,這一點我們還是要從《史記》中去找依據——有人說《史記》也靠不住,這時候我們就要反問一句:既然《史記》也不可信,那麼你又是從那裡了解的陳勝?《史記》中或許會夾帶個人感情,但總比那些歪曲事實以博取關注的網文要可信——其實那些網文也是故意曲解《史記》等史書而寫成的。

據《史記》記載,陳勝在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就已經變得霸道無比,而且任用了一批奸佞小人監視眾將:「硃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諸將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輒自治之。」這種最初的特務制度弄得部下人人自危離心離德:「諸將以其故不親附,此其所以敗也。」

能夠橫掃大秦半壁江山,陳勝是有本事的,但是他能算上「智」嗎?古人云: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但是陳勝在知人知己上做的都不咋樣:任用田臧殺害吳廣,結果田臧帶領義軍飛蛾撲火,被章邯一戰消滅,陳勝軍至此大傷元氣;陳勝眾叛親離,而最終殺害他的,恰恰是他所信任的專用車夫庄賈。

至於「禮」,不說也罷,因為陳勝已經以「天下第一人」自居,是可以不受禮法制約的。

雖然陳勝並不具備君子五德,但我們也不能不承認陳勝是有本事,也是有歷史貢獻的。但是我們看一個歷史人物,要全面地看,不能因為陳勝抗秦就說他是個大英雄,隋唐之際的朱粲,也是反抗隋煬帝的,但我們決不能說朱粲就比隋煬帝好——起碼隋煬帝不吃人,而朱粲吃人是家常便飯。

所以把《陳涉世家》移除語文課本,是合情合理而且宜早不宜遲的:陳勝的反抗精神值得學習,書中展示的僅僅是陳勝作為英雄的一面,或者說僅僅展示了半個陳勝,而這半個陳勝中,也是充滿了謊言和欺騙,這是萬萬不足效法的。

至於陳勝喪失君子五德的另一面,就需要在盡量還原真相的歷史課本中去追尋,因為現在大家可以很方便地觸摸歷史,也有機會掌握更多的史料。所以語文中不學陳勝,歷史中研究陳勝,才是科學的歷史觀。不能因為陳勝「立場正確」,就把他說成是英雄和完人。筆者認為把陳勝從語文課本中請到歷史書中,是一種進步,不知讀者諸君以為然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晁錯為何建議漢文帝跟匈奴開戰?他總結的漢軍五個強項是否準確?
總導演和珅說了一句暗示清朝衰亡的笑話:我這是在操練娘子軍嗎?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