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肥胖讓腎病風險增3倍!傷腎這事你幾乎踩中了所有要點

肥胖讓腎病風險增3倍!傷腎這事你幾乎踩中了所有要點

醉酒傷肝、暴食傷胃、勞累傷心……偏偏腎臟受傷了容易被忽視,不少人拿「賣腎換手機」調侃,可見人們意識中對腎多少有些不重視。

腎雖然有兩個,但是只要一個出了問題,就可能帶來「致命」風險。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為你細數傷腎的習慣,並教你一套護腎的好辦法。

受訪專家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主任 盧方平

本報記者 | 高陽

本文編輯 | 徐文婷

堅強的腎臟很能扛病

腎臟是一對蠶豆狀的器官,約有兩個拳頭大小,位於腹膜後脊柱兩旁的淺窩中。

腎臟好比身體的「凈水器」,每天過濾和清潔大量的血液,排出身體內的廢物,同時把有用的東西留在血液中。

腎臟每天過濾的血液約有200升——相當於10桶飲用水!除了過濾,腎臟還被稱為「工廠」,生產很多與人體內分泌、代謝有關的激素,幫助調節血壓、維持骨骼功能、生成紅細胞。

與其他內臟相比,腎臟太「堅強」了。即便腎臟功能已經損失50%以上,病人仍然可能不痛不癢,這也就造成很多腎病不易被患者察覺。

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成人慢性腎病患病率為10.8%,患者多達1.2億人,但知曉率只有12.5%。

預計未來十年內,慢性腎臟病增長率將超過17%。

當前,腎病正影響著全球8.5億人,是糖尿病患者(4.22億)的2倍,癌症患者(4200萬)的20倍,艾滋病患者(3670萬)的23倍,但是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腎病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健康問題。

一旦得了慢性腎臟病,患者腎臟功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惡化,干擾神經、心血管、胃腸道正常運轉,誘發貧血、骨折等諸多問題,最終到達徹底毀損、需要腎臟替代治療的地步,也就是所謂的「終末期腎臟病」(又稱尿毒症)。

終末期治療往往需要血液透析或腎臟移植,經濟負擔沉重。保守估計,在我國僅單純血液透析一年費用就要至少5萬元,腎移植則要30萬元左右,且腎源不易獲得。

7件事可能擊垮腎臟

針對全球不同種族、地區的人群開展的研究一致顯示,大約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遭受腎臟損傷。

腎臟功能看似「堅強」,卻是一個脆弱的器官。以下7件事很可能會擊垮腎臟:

超重肥胖

體重超重或肥胖,也是造成腎臟疾病的危險因素。

同時肥胖還會使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風險增加,進而造成腎臟損傷。

數據顯示,20歲時如果體重超重,那麼未來患腎臟病的風險將會增加3倍

慢性疾病

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等慢性疾病都會導致腎臟損傷。

長期患高血壓者,若降壓過快過劇,可導致腎臟灌注壓急劇下降,加速腎功能惡化。

糖尿病腎病是造成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他免疫結締組織系統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皮肌炎、乾燥綜合征也會造成腎臟損傷。

藥物損害

俗話說「是葯三分毒」,許多藥物的代謝產物都要經過腎臟,由尿液排出體外。

藥物、化學毒物均可導致腎臟損害,例如長期大量服用止痛劑,不恰當地應用氨基甙類抗生素、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等,均可引起腎功能破壞。

有些人比較相信保健品,殊不知亂用保健品會給腎臟帶來負擔,誘發慢性腎病。

酒和果汁

《美國腎病學會臨床雜誌》刊文稱,經常飲用果汁、啤酒的人,腎病風險高出61%。

甜果汁中含有大量糖分,若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時間一長,就會引發腎臟病變。

大量飲酒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症,尤其「海鮮配啤酒」,會引起「痛風腎」,被腎內科醫生稱為「最傷腎的吃法」。

喝大量啤酒會導致尿酸沉積,使腎小管堵塞,造成腎臟衰退。

喝水太少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日總攝水量為2500毫升,但很多人都達不到這個標準。

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腎結石、腎積水等。

頻繁憋尿

尿液在膀胱里時間長了會繁殖細菌,細菌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

一旦反覆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癒。經常憋尿,還會慢慢感覺沒有尿意,膀胱炎也會找上門來。

勞累熬夜

勞動強度較大的人群容易身體疲勞,損害腎臟健康。

腦力勞動者長期精神緊張、久坐不動,也容易傷腎。

經常熬夜使腎臟得不到休息,干擾腎臟正常運轉,導致毒素排出不暢,損傷腎臟。

5個方法養出一顆好腎

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可能發生腎炎或腎病,嬰幼兒、青少年容易發生原發性腎炎,老年人可能因「三高」等引起腎臟損害。

因此,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好腎臟疾病很重要。

1

健康人群要做好預防

飲食宜清淡,減少鹽的攝入,每人每天攝鹽量不超過6克;

多飲水,不憋尿;

堅持每天鍛煉,控制體重;

主動戒煙,白酒、黃酒和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建議不喝或少喝;

避免藥物濫用,有炎症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每年定期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同時可做腎臟B超,早診早治。

2

平時警惕腎病的癥狀

比如眼瞼浮腫、尿液發紅、小便有泡沫、尿量突然變多或少、頭痛乏力、睡眠不好、食欲不振、貧血、尿蛋白和尿蛋白潛血異常等。

3

高危人群控制危險因素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高危人群,要注意在專科醫師指導下堅持藥物治療,堅持相對應的低鹽、低糖、低嘌呤、低脂等飲食。

至少每半年檢測一次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及腎功能,以便早期發現腎損害。

4

早期腎病要積極治療

延緩或逆轉慢性腎病的進展,最大可能地保護受損腎臟。

積極治療原發性與繼發性腎臟疾病,控制蛋白尿水平,每日低蛋白飲食,通常每天每公斤體重可攝入0.6~0.8克蛋白質。

腎功能損害較嚴重者,每日蛋白質的限制應更為嚴格,但也要防止營養不良。

積極治療腎功能損害導致的併發症,如貧血、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等代謝異常。

5

堅持治療和隨訪

腎病患者應定期複查,以防不測。不能稍有緩解就誤以為病已痊癒,更不能擔心長期服藥有副作用就自行停葯。

降壓藥、貧血葯、激素葯,這三類藥物是腎病患者重要的治療藥物,絕對不能擅自停用。

本期編輯:張宇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百病皆由痰作祟!這份化痰攻略或許能「治」好不少病
美國心臟病學會:睡不好血管硬化風險增三成!6招挽救垃圾睡眠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