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何理解無為概念的含義

如何理解無為概念的含義

無為是老子特有的概念,如何理解它呢?有人可能會說了,無是沒有的意思,無為也就是沒有為,沒有為也就是不為,所以無為的含義一定是什麼也不去做,無所作為。

這個推理看上去似乎沒什麼毛病,無為是沒有為,沒有為是不為,不為也就是無所作為。但是,當我們聯想到老子是一位哲人,那麼哲學家的思想一定要比我們普通人深刻,所以他所宣講的道理一定會很深奧,超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識觀念之外,甚至還可能與我們的常識觀念相反。可當我們讀到他的言論或聽聞他的說教時,還會有茅塞頓開,原來如此的感覺。

所以哲學家都是善於製造新思想和新觀念,並且有能力說服我們的理智,使我們信奉他的言論或學說的智者。如果我們認定老子也是一位哲學家,那麼他為我們提供的概念與言論,也一定符合上面說到的情形。可是當我們將無為的含義等同於無所作為時,就將面臨經驗和理論上的諸多困難。

在經驗中從未有無所作為而有所成就的事實發生。無為而無不為,什麼不用去做就可以實現什麼都能做到的目標,沒有任何實踐支持這個結論。有些學者將無為歸結為精神內斂,比如,靜坐、冥想等功課被很多宗教利用,而這些功課又常常被歸於無為的範疇。所以很多人都將《道德經》看作個人修鍊的手冊。但是沒有任何經驗可以證明靜修比適量運動的方式更利於個體身心的健康發展。

有人認為老子無為是治國秘訣,但縱觀歷史上有成績的皇帝,沒有一個是通過無所作為而實現天下大治的。秦皇、漢武、成吉思汗,沒有任何功業的成就符合不作為而無所不為的論斷。這些言論明顯與經驗事實不符,我們為什麼要迷信它。很多學者深知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矛盾,所以就要將無為的定義作出相應修正。

比如,有人解釋無為說,無為不是絕對的什麼也不做,而是順應客觀規律的作為,不超出客觀規律所界定的界限。這意味著無為即是不妄為,做客觀規律規定的事就是無為,做客觀規律規定之外的事就是有為。這個看上去似乎也很有道理,一個人做事之前,先去研究事物的客觀規律,當認識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再做事,成功的幾率一定會很大。

但是,經驗中誰能夠做到嚴格依據這一程序做事。就拿君主治理國家這件事來說,哪個君王是在掌握了社會的客觀規律之後才去做君王的,在治理國家這個問題上,誰又不是摸著石頭過河。當面臨具體問題時,依據什麼來判定哪些作為客觀規律之內的,哪些作為是客觀規律之外的。客觀規律是在實踐中不斷認識與完善的目標,所以完全依據客觀規律的不妄為是不存在的。這樣一來,修正了的無為含義仍舊面臨著困難與矛盾。

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原因就在於我們將無為簡單的等同於無所作為了。換言之無為的含義一定不是什麼也不去做,無所作為的意思。可是,大家就要問了,我在前面所做的推理沒有錯誤,為什麼結果反而錯了呢?這是因為無為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辭彙。辭彙可以通過其文字字面的含義去理解,但是一個概念卻不能這樣去理解。概念的含義要通過下定義的方式獲得。老子使用了無為這一概念,就要為這一概念賦予特定的意義。所以我們要理解無為就不能僅僅看到這兩個字就聯想出某個意義來,而是要在通讀全部經文的基礎上,找一找老子為這一概念所下過的定義,或者看一看老子是在什麼意義下使用這一概念的。無為概念的含義一定是老子給出的,而不是我們看到這兩個字後聯想出來的。

比如,哲學中實體這一概念。如果單從字面上理解,實體就是實在的物體或客體。但是這個意義一定不是斯賓諾莎所理解的那個,因為斯賓諾莎在使用這一概念時曾經下過定義,所以我們要了解斯賓諾莎的思想就要依據他為這一概念所下過的定義,而不能從實體這個辭彙字面上引申出的意義開始。

同樣的道理,我們要理解老子的無為,也不能單純依據這兩個文字所直接體現的意義,而是要通過通讀全部經文內容,看一下作者是如何論述無為,或者如何定義無為的。然後再依據這些論述進一步總結歸納出老子為無為這一概念所賦予的特定含義。

比如,在經文中老子論述說,水之德幾於道,意思是說水的德性與道最為接近,所以水具有無為之德。這時我們就要問了,水的什麼樣的品德或性質被認為與道最為接近呢?經文是這樣解釋的,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滋養萬物,萬物的生長都不能離開水,這是水利萬物。水利萬物就意味著有作為、有貢獻於萬物。這顯然與不作為的觀念是相矛盾的。所以水的無為就不能理解為水不作為。

那麼什麼才是水的無為呢?是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眾人之所惡莫過於低下的地位,然而水在利萬物的同時偏偏要流向最低最窪處。萬物皆爭上而恥下,只有水心甘情願的流向最低處。水滋養著萬物,沒有誰能比水於萬物的功勞更大,但是水並沒有因為自己對萬物有功而爭居萬物之上,反而總是甘居萬物之下。這就利萬物而不爭,也是無為的全部內涵。

水有作為於萬物、有功勞於萬物,但並不因為自己於萬物有貢獻有功勞而爭居萬物之上,反而甘居萬物之下。這種品德就是利而不爭、功而不居,也就是老子講的無為。所以無為就不是無所作為,反而是必有所作為,有作為而不恃,有功勞而不居,利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地位,這才是無為。

那麼,經文又是如何論述道無為呢?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萬物恃道而生,即道有衣養萬物之功。道生養萬物,也即是說道有作為於萬物,有貢獻有功勞於萬物。但是道並沒有因為自己對萬物有貢獻有功勞而為王為主,反而以虛以無的形式甘居萬物之後之下,這就是文中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根據這段經文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說,道無為就不是說道無所作為。道衣養萬物就是它的作為、貢獻或功勞,但是道不因為自己功於萬物就爭取萬物之上,為王為主,反而以虛無的形式甘居萬物之下之後,這也是利而不爭,功而不居的品質。與我們對水無為的分析是一致的,所以無為就不是無所作為,而是為而不恃,功而不居。

經文中多次出現類似下面的話,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而且經文將它總結為玄德。所謂玄德即道之德,道之無為。道無為、水無為,它們的共同處在於生而不有、利而不爭,功成而不居,而不是無所作為。所以我就將「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看作老子為無為概念所下的定義。有了這個定義,我相信大家再回過頭細讀經文,一定會有所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新邏輯 的精彩文章:

怎樣解讀《道德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TAG:國學新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