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終身租房者,正在崛起

終身租房者,正在崛起

本文轉載授權自:在家ZAIJIA

2015年,宅sir去朋友的設計公司玩兒,他坐在那兒說了一下午北京商改租的大好前程(把不景氣的商業項目改造成出租房),聽得宅sir兩眼放光。

2年過去了,2017年底京滬兩地的商改住項目「奄奄一息」。

宅sir所在的北京,境況比上海更加保守。房東依然還是那些房東,中介幾乎還是那些中介。肉眼可見的改造只有聯合辦公,朋友慷慨激昂的房源,幾乎還沒來得及在市場露頭,就被剿殺。

房地產是個謎,拿北京目前來說,房價慢慢在降、房租慢慢在漲。

以北京東四環的沿海賽洛城為例,小區離東部地價最貴的CBD不遠,小區出來就有新開通的地鐵站(去中心辦公區均需轉乘)。但因為長期與東部最大的批發市場、建材城(已遷址)和交通樞紐做鄰居,商業配套和休閑綠化幾乎沒有。算是利弊均攤,相對性價比較高的小區。

截至12月中,

鏈家APP在售的二手房源共有131套。

而自如APP的出租房源,

合租 整組總共只有28套。

沒錯,就是這點兒可憐的出租房源。

站在對面是每年北京各大院校剛剛畢業和進京闖世界的年輕人。5年之內這些年輕人究竟多少人會轉化到買房梯隊?多少人會繼續租房?多少人離開北京回家鄉?這些因素決定了未來的租房情況!

宅sir聯合自如採訪了多位目前正在租房的20-30歲左右的年輕人,看看關於租房他們到底是怎麼計劃的。

「50%的人不確定買房」

圖源Pintrest

@網友曉晨夕

20-30歲,月收入5K-10K,已婚,無子女

Q:最終,你會在工作地買房嗎?

A:會。

Q:如果租房可以實現理想中的居住條件,你還會計劃在工作地買房嗎?

A:會,還是有自己的房子比較好,比較有安全感。

圖源Pintrest

@網友芷若

20-30歲,月收入5K-10K,未婚,無子女

Q:最終,你會在工作地買房嗎?

A:會。

Q:如果租房可以實現理想中的居住條件,你還會計劃在工作地買房嗎?

A:會對比投入產出比。

圖源Pintrest

@網友何明珠

20-30歲,月收入10K-20K,未婚,無子女

Q:最終,你會在工作地買房嗎?

A:北京房價太貴了,這個看緣分吧,哈哈。

Q:如果租房可以實現理想中的居住條件,你還會計劃在工作地買房嗎?

A:其實一直租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也一直在考慮以後要買房子還是一直租房子,租房子可以不同時間段選擇不同的居住環境有新鮮感。

圖源Pintrest

@網友特特

20-30歲,月收入20K以上,未婚,無子女

Q:最終,你會在工作地買房嗎?

A:目前還不確定,主要看北京的房價降幅以及自己未來的經濟條件。

Q:如果租房可以實現理想中的居住條件,你還會計劃在工作地買房嗎?

A:不會。北京買房的首付足夠租理想的房子幾十年了。

相對於70、80後,目前20-30歲的未育年輕人,對買房並沒有強烈的預期。房價雖然是不敢買房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年輕人想開了。

從網友回復看,收入相對較高人群買房的決心反而不強。首先源於他們的收入完全可以負擔房租,另外一個因素來自問卷中的答案——他們對居住的要求都相對較高。大城市高昂的房價帶來的壓縮式居住並不能實現他們的居住理想,反而工作地租房、老家置業更適合。

租房負面因素,已經解決了70%」

關於惡房東

因為被調查者大多來自自如APP,省去了跟房東的恩恩怨怨。就像網友明珠說的「已經住了一年目前第二年,覺得很省心,不會有亂七八糟的事情」。

上班太遠

調查者上班最近的步行十分鐘,最遠的地鐵30分鐘(在北京來講也算是近距離的交通了)。

通勤族一般會把上班距離作為租住的第一要素解決掉,畢竟可以搬家。調查人中「通勤距離最遠」竟然來自收入最高的租戶,可見高收入人群對居住舒適度要求更高,甚至可以高於通勤時間。

房子太破

從自如發布的沿海賽洛城的房源圖片來看,合租房的傢具使用、衛生狀況和新舊程度都要比宅sir剛畢業那會兒好的不止一點半點兒。

整租房甚至幾乎要達到商務酒店的裝修級別,舒適度在不斷升級。

以上租房問題的解決也似乎變相導致了房租上漲,這就看個人的消費意識,畢竟裝修和維護與理髮維修保潔一樣,也算是一種家政服務,只不過包含在房租中,與住破房子跟房東勾心鬥角相比,大部分人也是願意買單的。

與「自己理想房子」有距離」

中層收入大多不滿於房屋面積,比如很多租戶希望面積更大最好能有個陽台,中高收入人群的要求卻各不相同。

比如特特覺得目前租住的房子:

無法在廚房增加上層的壁掛櫥櫃,現有的櫥櫃儲物空間遠遠不夠。

衛生間無法增加淋浴房。

卧室空間有限,無法單獨設置一個書房或遊戲間。

另外傢具等只能滿足基本需求,她更喜歡新中式傢具……這些戶型和裝修問題,她已經在家鄉的房子裝修中實現,這也是她不大考慮在工作地買房的主要原因。

何明珠的問題是傢具太多了。

看了《斷舍離》後陸續清理了家中很多看著很好但實際無用的東西。當前我理想中的房子希望是沒有傢具,可以看得見四面牆壁,鋪滿溫暖的地毯,一個睡覺的地方、一盆花、一台落地燈、一摞書、很乾凈清爽。

房東圖省事兒一點點,租房人顧慮多了一點點,兩方稍加努力,就可達一個完美的租住關係。

雖然調查人群更偏中產,但畢竟他們才是每個城市穩定的居住人群。一人住兩處,租住與家鄉置業並行,似乎成為了一線城市租房人的主要規劃方向。

可能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會留在這座城市,甚至不會在這個城市生子,最終變成一個年薪20萬的高薪城市留守人。但作為一座城市本身,在賣房不利的情況下,升級居住環境,出租出去,也是眾多持房者不錯的回款方向。

宅sir希望很快能看到,理想居住與租房達成和解的那一天。

更多美好家居生活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叫設計 的精彩文章:

一把椅子能賣到2000多萬歐元的她,被一個闖到家裡亂寫亂畫的老混蛋氣哭了 | 大師的家
「我痛恨無法獨處的人 」

TAG:尖叫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