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一個人開始廢掉的2種跡象

一個人開始廢掉的2種跡象

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月初,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調查全國居民時間分配的情況。

你自己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果說時間是生命的刻度,那麼,你是否意識到自己的生命,都停留在了哪些地方?

一天24小時,每個人都一樣,上帝很公平,把24小時分成三塊,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休閑8小時。

睡覺時,我們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也意識不到時間在流逝;休閑時,很多人一樣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刷刷抖音,看看電視,也就過去了;工作時,他們甚至依然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

於是,一天,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去了;於是,一輩子,也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去了。

康德說:「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過。」

那麼,渾渾噩噩,無論以何種方式渾渾噩噩,都是人生最大的失敗。

越窮越閑

大腦越依賴於外界信息刺激

來看看這份報告,有這樣一段敘述:

「收入越低的居民看電視的時間越多,低收入群體每天看電視的時間為1小時50分鐘;收入越高的居民閱讀書報期刊的時間越多,高收入群體閱讀時長為20分鐘。高收入群體中21%有閱讀行為,而低收入群體中只有6.6%的人才有閱讀行為。」

簡單來說,越窮的人,越喜歡躺著無所事事看電視,刷抖音,看直播;越富有的人,越喜歡接納文字信息。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馬修戴斯蒙曾卧底貧民窟,了解貧窮最根本的原因。

他發現,導致極端貧困並延續給子嗣後代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一種觀念:

越窮的人,越喜歡被動灌輸,大腦處於空白狀態,被外界的信息所控制;與之相反,那些稍微富有的人,往往具備一定的主動性與思考能力,他們願意思索正確與否,願意反思自己,同時糾正錯誤行為。

這段描述,和國家統計局在這份報告中的描述是一樣的。

思考下電視和書籍的區別,思考下你在刷抖音、看視頻和看書之間的區別。

一份神經內科學術研究顯示:

看電視、刷抖音、看視頻,你關注的是體驗感,視覺和聽覺神經把視頻中的信息傳遞給你,電視劇中跌宕起伏的情節與笑點會時刻牽動你的關注點,你變成一個接收者,你彷彿被控制了,全身心投入到電視情節中,並且上癮,時間不知不覺中流逝。

看書,你只能看到文字,視覺神經把文字傳遞到大腦,大腦還要經過邏輯思考,才能形成畫面,才能懂得作者這句話的含義,領悟到美感。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大腦需要思考,需要把文字信息轉換成自己的解讀與知識。

簡單來說,看電視時,你是純粹的被動接受者,很爽,因為你的大腦不需要活動;看文字時,大腦需要轉動,文字信息被理解,你才能領悟到文字的意思。

為什麼窮人都喜歡看電視,刷抖音或者看視頻?

窮人越窮越閑,越閑越窮,他們喜歡成為被動接收者,喜歡被灌輸,他們只追求簡單的信息刺激,這些信息到達大腦皮層,刺激一下,帶來快感,然後就沒了。

久而久之,他們的大腦習慣了被動接收,慣性一旦形成,想改變過來,非常艱難,於是,考能力,閱讀能力,於他們而言,是奢侈品,是難以辦到的。

儘管在互聯網經濟如此發達的今天,知識廉價,近乎免費,獲取知識的渠道成千上萬種,要讓他們動一下大腦,甚至比讓他們動軀體更難。你也會看到,肥胖與貧窮,幾乎是共生關係。

這是一條真理:越窮的人,大腦越依賴於外界信息刺激;越富有的人,大腦運轉速度越快,思考能力越強,而對外界信息刺激,敏感度越低。

廢掉一個人

這兩樣東西就夠了

作家李尚龍寫過一篇文章:廢掉一個人,只需要三樣東西就夠了。

哪三樣呢?

一根網線,一台電腦,一個電話。

對於一個沒有自制力的年輕人來說,一整天的時間,除了吃喝拉撒,都可以在電腦上度過,玩遊戲,追劇,刷直播,吃飯電話叫外賣。

時間一久,這個年輕人就廢了。

而在我看來,廢掉一個年輕人,兩個辦法就夠了。

給他一台手機,給他一個沙發。回家,葛優躺,刷抖音,看視頻。大腦廢了,四肢也廢了。

新藍網的報道,杭州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從父母那裡要來了六萬多塊錢,在杭州租了一個單間,買了台電腦。

整整半年時間,他哪兒都不去,就坐在床上玩遊戲,吃飯就吃外賣,玩累了就躺下睡覺,睡醒了繼續玩,基本上床都不下。

最嚴重的時候,由於坐的時間過長,血液流通不暢,導致四肢麻木,整個人就癱在床上,大小便失禁,屎尿都拉在床上。

送進醫院時,醫生髮現他長了褥瘡——那種癱瘓在床無法動彈的人才會得的皮膚病,你很難想像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會得。

作家毛北說:「懶是一種比惡更可怕的人性。」

你有惡行惡念,這世界會就糾正你,法律會懲罰你,但你懶,除非你自己拯救,否則就會墮落。

把自己廢掉,真的不難,躺著不動,刷視頻,基本就廢了。

閱讀是最好的捷徑

現在,可以明確地說,如果你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如果你想獲得更高的收入,如果你想擁有更好的品性。

那麼,閱讀,是最好的捷徑。

讀書無用論也曾甚囂塵上,一群白手起家的文盲,憑藉一股勇氣和好運氣,在以前,的確也能變得富有,但在今天,這種途徑越來越行不通。

考上985/211高校,你就會發現,讀書無用論,根本是騙人的。

如果說有用的標準之一是掙錢的話,那麼你可以看看智聯招聘發布的一份2018年應屆畢業生薪酬:985/211畢業生出來,工資基本在8000以上;普通本科畢業生的平均工資,是5000元左右。

這和國家統計局的報告結果不謀而合:高收人群會花更多時間在閱讀上,而低收入人群更多時間花在電視娛樂上。

閱讀,在這裡當然不是指在學校接受教育,一切形式的知識輸入,都是閱讀。

閱讀的本質,是自我教育,終身閱讀意味著終身自我教育,一個會自我教育的人,人生步入正循環,一天比一天好一點,累積起來,發生質變,這個人就會和之前,完全不同,脫胎換骨。

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認為閱讀有兩個好處:其一是獲取知識,其二是訓練思維。

我以為,閱讀遠遠不止兩個好處,好的,持續性,優良的閱讀習慣,會讓你終身受益。

第一, 閱讀首先意味著思考

文字轉換成信息被大腦接收,需要動用到大腦的抽象思考能力。文字只有被理解了,才有意義。所以,閱讀本身,就意味著大腦抽象能力的訓練。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經在香港的一次演講中提到:讀《論語》,要天天讀,不只是知道那些話,那些思想,而是懂得背後的智慧。

什麼意思呢?

譬如你讀論語,讀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懂得的,當然不只是對這句話的翻譯,即「自己不想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在閱讀時,你會保持和孔子同等的思考維度,為什麼他會說這句話?為什麼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在你生活中是否有用?

當你發出疑問時,思考隨之而來。

錢穆之所以要求人必須日日讀《論語》,當然不只是把文字背誦下來,更重要的,是通過每天的閱讀,貼近孔子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思維能力會得到訓練。

第二,閱讀會引致反思

我的經歷告訴我,喜歡閱讀者和從不閱讀者最大的區別,是反思能力。

喜歡閱讀的人,具有反思能力,能看到超出自己思維能力與見識之外的東西,即使無法理解,但尊重,能容納異己觀念,不攻擊。

不喜歡閱讀的人,極少具有反思能力,我就是對的,我的話就是標準,其它的都是狗屁,沒有溝通與交流,出口就是攻擊性語言。相信我,和這種人在一起,是災難。

反思會帶來兩個好處:

1、你會變得更包容:你知道在你的思考極限之外,有人以那樣的觀念生存著,你看到多元思想,你發現每個人其實都不一樣,都按照自己的活法存在於這個世界,你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力強行推行自己的意志,你會尊重這種差異,心態由此包容。

2、你會變得更加理性:知道這世界每個人觀念不同,就必然知道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之間發生衝突,是必然的事,你就不會暴跳如雷,而是理性地溝通,妥協、理解、達成共識。

舉個例子,親子教育,孩子與你發生了衝突,怎麼處理?

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打一頓,打一頓不行就打兩頓,強制要求孩子執行自己的意志,再哭,再哭就往死里打。

還記得那個深圳虐童案嗎?一對夫妻在出租房裡,用棍子、板凳、皮帶往死里揍自己的孩子,他們都是低收入人群,他們應該都沒有閱讀習慣,也沒有反思能力。

有反思能力的父母會首先想到,孩子看問題的視角,與成人看問題的視角,截然不同。

他們首先蹲下來,和孩子平等視線,然後再聽孩子的想法,最後處理事情。

閱讀,一定會帶來包容與尊重,理性與理解。

第三,閱讀會讓你的氣質發生變化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從小學開始讀書,到大學畢業,整整16年,這麼多書,讀了又忘了,究竟有什麼用?」

最高贊的回答是這樣的:「就像你吃了16年的飯,它們被吃進胃裡,又拉了出來,可是在這16年里,你的肉體一天天成長。讀過的書,也是這樣,你雖然忘了它們,但只要你讀了,就會有一部分內化進你身體,成了你的血肉。」

曾國藩有一句話:「唯有讀書能改變氣質。」

這是句實在話。

閱讀的過程,不僅僅是獲得知識的過程,你會發現,你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訓練,你的大腦更加活泛,你的視野更廣,反思會讓你更包容,更有理性。

閱讀的過程,是你思維能力、品性與境界均在提升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氣質自然而然會發生改變。

職場作家賀嘉說:「如果你經常熬夜,那你可以試試早起。」

早起,不僅僅是不熬夜與養生那麼簡單,早起,你就會有充足時間刷牙洗臉,搭配衣服,整個人出門,氣質就不一樣;你會有充足時間吃早餐,腸胃得到保護;你上午能精神飽滿地完成工作,不必把事情再推到下午,下午再推到晚上。

你會發現,僅僅只是一個簡單地早起,但你的生活由此發生了巨大改變。

早起,是一個支點,一個美好的支點,撬動的,是你作息規律健康的生活。

閱讀,其實也是一個支點,一個美好的支點,撬動的,是你人生中所有美好。

閱讀,不僅僅只是看一本書那麼簡單,它意味著終身自我教育,不斷反思,包容心和理性得到訓練,你會更能理解別人,更看透世事,更少上當受騙,更加坦蕩,更有人格魅力。

到最後,你會發現,其實最開始,你只是想堅持閱讀,最後,你的人生都會因此發生巨變。

2019年,如果你開始真正意識到自己又步入新的365輪迴時,告訴自己,別讓這一年再渾渾噩噩下去了,放下手機與電視,多讀點書。

也許這個決定,會翹起你生命中諸多美好的相遇。

見字如面,感恩遇見!我是阿若,和你一起修行修心,每晚8點我們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相般若 的精彩文章:

2019,物質主義結束,極簡主義到來!
2019,請記住這5句話

TAG:美相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