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革命當天寫下「今日無事」,路易十六的自信來自哪裡?

革命當天寫下「今日無事」,路易十六的自信來自哪裡?

文|約克公爵

時代大潮滾滾前行,揮灑陽光無度的太陽王幸福地死去了,哪管死後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五也幸福地死去了。王冠戴在了傻孩子路易十六的頭上。1787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當小宅男的陛下卻聽到了各種譏諷聲音。還算寬厚的路易十六打算動用特權,讓為民請命的巴黎高法兩個最高法官和奧爾良公爵去巴士底獄問個明白。這下全國嘩然,好不容易有兩個堅持平權的法官,好不容易有個還有良心的貴胄,居然要送到巴士底?一時間昏君之名,響徹雲霄。

到了1789年,發現國庫緊張的國王停下了把玩鐘錶的愛好,決心履行一把帝王應盡的職責。他下令召開三級會議。由於和王權彼此衝突,一般哪位陛下召開會議,那就說明他缺錢了。和先王查理五世一樣,這次的會議又開成了失敗的大會,分裂的大會,不但沒有要來錢,還和當年一樣鬧得後患無窮。

要不到錢,不開會總行吧。

不行,三級議會裡的第三級,自己組織了國民議會,要求走君主立憲制。

反了你了?陛下下令關閉會議大廳。

暴君你要瘋嗎?代表們發表網球場宣言。

想了想,路易十六不怕,有兵在。軍隊佔領凡爾賽宮戰神廣場,國會組織國民警衛隊,做好紅白藍三色帽徽。

路易十六還有辦法,問責開除了事件禍首財政總監尼克爾,這位還有個外號「法國拯救者」。陛下徹底瘋了,那我們自己拯救法國!1789年7月12日民眾湧向王宮,請願示威。頓時槍聲四起,大部分軍警拒絕向本國人民開火,相當一部分倒戈加入狂歡,路易十六布置的軍隊如沸水中的春冰一樣瓦解。

7月13日巴黎市民用整整一天搜羅武器,遊行隊伍攻佔了軍隊醫院,一下子得到了3萬支槍!變亂的苗頭已經顯現,路易十六卻對自己闖下的大禍無知無覺。有槍但還缺乏子彈和火藥的市民終於在一個警衛的提點下,把注意力轉向了巴士底獄。

7月14日,人民要求典獄長勞內侯爵釋放在押政治犯,交出火藥和武裝。忠於職守的勞內侯爵表示拒絕,上峰有令,職責所系。犯人要看好,火藥要儲存。但沒關係,我也可以咸與維新么,來來來,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談談條件。人算不如天算,飯沒吃完,一群民眾找到暗道溜了進來。侯爵一下子熱血上頭,職業本能戰勝了理智盤算:「來人啊,給我把他們打出去!」

一言既出,大亂開始。

戰鬥在一片混亂中展開,人民從醫院繳獲的槍炮派上了大用場,震耳欲聾的怒吼聲中瓦堞亂飛。守軍連同典獄長,一共只有百十號人。面對十萬人民,槍林彈雨,典獄長恢復了理智,趕緊下令停止抵抗,速速投降。

攻佔巴士底獄

士兵們挨了一頓胖揍,好歹保住了性命。侯爵大人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作為頑抗到底的反動頭目,還是個貴族,死路一條是必然的。遊街示眾,飽以老拳之後,眾人找來了一個看熱鬧的廚子。剛才混亂中大師傅被急得團團轉的典獄長一不小心撞倒,眼下正好可以用職業技能代表人民處決這個罪人。大師傅不情願的磨好餐刀,割下了早就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典獄長的頭顱。

人民發出了歡呼聲,大家把人頭插在槍尖上,去政府申請獎章。

勝利的人民打開了牢房,發現裡面有2位精神病患,4位偽造公文罪犯,還有一位就是上文提到的薩德侯爵……7位的大名,用花體字印刷在漂亮的公文紙上,無聲地嘲諷著一切。這也說明了傻孩子路易十六實在不是什麼暴君,他只是宅和昏。

攻佔巴士底獄成了法國全國大革命的信號,各大城市紛紛效法,人民委員會和國民自衛軍摧毀了舊的國家機器。

當夜,聽見槍聲的陛下不慌不忙就寢,臨睡前,他認真履行了國王的職責。陛下打開華麗的日記本,一絲不苟地寫道:「14日,星期二,無事。」

第二天清晨,有些懵懂的他向氣急敗壞的大臣拉羅什福柯公爵發問:「愛卿怎麼了?是暴動么?」

「不!陛下!這是革命!」

儘管對答很有水平,但其實這一對君臣都沒能意識到發生了什麼。先知的拉羅什福柯公爵比陛下上斷頭台的時間還早了一年。

陛下肯定沒想到,他認為無事的這一天,成了法蘭西的國慶節。令人痛恨的巴士底獄被拆毀,變成了今日的巴士底廣場。現在,這裡有巴黎最大最精彩的露天食品市場,有高達52米一柱擎天的青銅「七月柱」。巴士底獄的碎磚,則被拿去修建了協和廣場的石橋。如今的遊客,想看到巴士底獄的話,只能去巴黎歷史博物館,看看模型和照片了。

每年的7月14日,法國政府不惜巨資,置辦國慶典禮,舉行閱兵儀式,發表紀念講話。白天人們載歌載舞,夜晚歡呼狂歡。可以說,有關法蘭西共和國一切的源頭,都可以追溯到這裡。

法國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風暴,將看起來堅不可摧的巴士底獄卷進歷史的垃圾堆,渣都不剩。而關於巴士底獄的這段歷史,卻是人類記憶中的寶庫,將在時間長河中永遠閃耀著自由平等博愛的光芒。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忽必烈龍興之地,被馬可波羅介紹盜西方,成歐洲人想像中的仙境
一生戎馬,才能卓越,為什麼這樣的「獅心王」不得人心?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