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奧運又搞大新聞!可有誰記得培養過兩任總理的中國奧運第一人,他竟「死無葬身之地」!

日本奧運又搞大新聞!可有誰記得培養過兩任總理的中國奧運第一人,他竟「死無葬身之地」!

近日,日本搞了好幾個,


關於「2020年日本舉辦奧運會」大新聞。

先是日本奧運大臣櫻田義孝,


因參加會議遲到公開道歉,

他說:「我看其他議員也大多是卡點來的,


我也和他們一樣。」

緊接著又一個驚人消息,


日本奧委組成立「體育麻將議員協會」,


希望麻將能進入奧運會的預選項目,


麻將......


沒錯,就是你熟悉的東西南北風。

最後,是日本為「籌」得金牌,

從廢棄的手機、電腦里提煉金銀銅,


網友:垃圾堆里眾籌金牌?


到底是環保,還是「摳」? 




不過日本的這些「麻煩」事,


還是留給他們自己解決比較好。


今天要講的,


是因為奧運而不得不提的一個中國人。

稱為中國奧運第一人,

曾發出過這樣的預言:


「奧運舉辦之日,


就是我中華騰飛之時!」 

他還開創了中國教育先河,

培養出兩任總理!

可就是這樣的他,

卻為何死無葬身之地......


他,就是

張伯苓

1876年4月5日,他生於天津,


父親是以開私塾謀生,


平日里對他督導甚嚴,


常常告勉他要自立、勤奮,

父親的教育影響了他一生。


長大後,他去了北洋水師學堂,


1894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績畢業,


成為北洋水師一名見習軍官。


才18歲的他,對未來充滿憧憬:


駕駛戰艦、抵禦列強、報效國家……

可甲午戰爭的爆發,


徹底擊碎他的所有幻想。



北洋海軍的失敗,


他無比悲憤懊惱,


更深刻地認識到中國想自強,

並非一兵一卒的多少,



而在於新教育的創建,新人才的培養!



他決心棄武從文,


把生命全部用在教育救國的事業上,


他一生的輝煌,


由此拉開帷幕。




1903年,他和教育家嚴修去日本考察,


而日本的教育讓他們非常震撼,


一回國他們就把私塾改為正式中學,


它,


就是大名鼎鼎的

「南開中學」。



他大刀闊斧,

剔除封建倡導新式教育,


南開中學很快就出了名,


各界名流都把孩子送到這裡,


比如:


梁啟超、馮玉祥、段祺瑞、袁世凱


……



建於1907年的東樓,現為伯苓樓,南開中學堂第一座建築物



1908年,私立南開中學堂第一屆畢業生合影

中學名氣漸高,


但他並未就此止步,


 他覺得未來世界競爭一定是人才競爭,


而人才競爭的最核心那就是大學。

於是他白手起家,


如同「乞丐」一般四處募捐,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終於,


1919年,

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


南開大學正式成立了!

大學開辦之初,他便確立了

辦學理念


「文以治國,理以強國,

商以富國。」

然而建校容易經營難,


光資金問題就令他焦頭爛額。


於是他一次次放下尊嚴,


出入北京各個政權大門,


人們都在背後說,


快看,這個化緣的老禿子又來了。


但他並不以此為苦:


我雖常常

被拒之門外,


的確有辱顏面,


我是為興辦教育而化緣,


並不覺得難堪。」



那時因時局動蕩,


連國立北京大學,


都因資金不足而拖欠工資。


可他卻從未拖欠教師一分一毫。

南開大學1919年開學紀念(二排左起第十二人為張伯苓,最後排左起第一人為周恩來。)

他不僅為經費奔走,

更是為學生教育傾盡所有心力。


他認為:


「教育範圍

應著手於道德教育」。


所以他規定嫖、賭、煙、酒,


均屬禁戒,犯者一律退學。


他自己更以身作則,


有一回他訓斥一個抽煙的學生,


學生不服氣:「那您幹嗎也抽煙? 」


他憋了半天,把煙袋一撅兩段:


「我不抽,你也別抽! 」


從那以後,他真的再不抽煙了。

學生們聽說這件事後,


還議論說他挺有趣,


但更有趣的,


是他說過很多妙語。

1929年南開中學第一屆女學生畢業,


他就對她們說:


「你們將來結婚,相夫教子,


要襄助丈夫為公為國,


不要要求丈夫升官發財。


男人升官發財以後,


第一個看不順眼的,


就是你這個原配夫人!」

」人可以有霉運,但不可有霉相。」


這句話也是出自他口,


在南開中學的題詞中,他寫道:


「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潔;


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


他的的理念就是:


「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


南開大學木齋圖書館



除了道德教育,


他還

高度重視學生的體育教育。



他是「中國注重體育教育第一人」,


當晚清知識分子還是一襲長袍馬褂時,


他就要求學生跳高、跳遠……


南開大學不僅修建了大操場,


足球、籃球、排球、


棒球和網球的場地也一應俱全,


甚至連當時還不多見的冰球場也有。

他明確規定:


體育測驗不及格的學生,


不能畢業。


張伯苓參加校運動會開幕式,走在隊伍前面

體育要有,體育道德更要有,


他曾對學生們說:


比賽時當然有勝有敗,


但應曉得勝敗乃兵家常事,


勝要勝的光明磊落,


敗也要敗的心服口服,


否則既輸球又丟面子,


此乃一無是處。




張伯苓(前排右一)

在他大力倡導下,


體育之風吹遍南開。


1915年遠東運動會,


第一個獲得國際大賽

冠軍的中國人,


就是南開中學學生郭毓彬。

1935年,以南開和北寧組成的足球隊,


在一次比賽中,連續挫敗英國隊、


俄國隊和世界隊等獲得冠軍,


成為我國有史以來,


第一次戰勝洋人而奪標的足球隊。


張伯苓為學生足球比賽開球

他不僅影響了南開的體育,


更是影響了全中國的體育教育。



他是中國奧運第一人,

是他最早提出了,

中國要加入奧林匹克大家庭,

並將奧林匹克賽事寫入課本。


20世紀20年代南開中學課表


是他最早創建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


1931年,中國協進會,


被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為團體會成員,


中國,


從此成為國際奧委會的一員。


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成員合影(前排右三為張伯苓)


也是他最早促成中國奧運健兒參賽,

更是他最早發起了,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申奧活動。



第10屆奧運會上,劉長春在200米預賽中拼搏(第4名)

著名的體育專家郝更生說:


「中國近五十年來的體育史,


和張伯苓先生有不可分離的關係。


我國體育能有今日的基礎,


先生之功甚大。」





除了為體育傾盡心力,


他更在中華近代史上,


書寫過最燦爛的一頁,


那就是

赤誠愛國,


烽火狼煙不改本色!


張伯苓校長在田心源日記本上題寫的「允公允能」校訓

他將自己的愛國理念,


全都傳輸給學生。


九一八事變前,


他的學生們,


居然敢在日本軍官面前喊口號,


打出抗日標語,


而他被要求好好教訓學生。


那天,他把學生叫到辦公室,


就「訓」了這位學生這樣四句話:


你們討厭,


你們討厭得好,


你們下次還要這麼討厭,


你們下次要更巧妙的討厭。



他的這番訓話,更大大激發,


學生們的抗日熱情。


1935年華北事變後,


全體300多名南開學生,


乘火車南下請願相救平津,


被阻滄州時,


即便是在天寒地凍中忍飢挨餓,


學生們仍向車上旅客宣傳抗日救國,


連教育部派來勸阻的特派員,


亦被感動落淚,


《大公報》上刊登了這一一句話:


「南大

這些優秀青年的愛國純情,


不知道要感動全國多少人!

而在1937年7月,


北平、天津淪陷之前,


華北地區的愛國學生反日遊行,


也幾乎都是由南開學生領導的。


1936年參加「五·二八」遊行的南開大學學生隊伍


只是南開這一系列的愛國行為,


卻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釘。



1937年7月29日,南開大學成了,


日軍炮火狂轟濫炸的主要目標,


日軍闖入校園到處縱火,


一時間煙雲蔽天,


翹首觀火者,皆嗟嘆不已!


日軍轟炸之前的南開大學木齋圖書館

日軍轟炸之前的南開大學教學樓——秀山堂

他的畢生心血,


南開大學成為了一片廢墟!


儀器設備被毀殆盡,珍貴圖書典籍,


和成套外文期刊洗劫一空,


損失難以估量。




遭日軍轟炸之後的木齋圖書館

遭日軍轟炸之後的秀山堂


南開大學校鍾,毀於日寇之手

當南開被毀時他正在外地,

這一年,他62歲,

34年的苦心經營竟一朝毀滅,

可他聽到消息後,沉默了很久後說:


「敵人此次轟炸南開,


被毀者為南開之物質,


而南開之精神,


將因此挫折而愈益奮勵!」

他這一番話,


又激起了全國抗日熱情。


但接下來,


南開被毀的傷痛還沒過去


折磨他的噩耗又接踵而至!

他的愛子飛行員張錫祜,


駕駛轟炸機赴前線作戰,


不幸以身殉職,年僅25歲!


張錫祜

張錫祜知道當飛行員的危險,


早早就為他留下了一封遺書:


「兒雖不敏,不能奉雙親於終老,


然也不敢為中華之罪人,


遺臭萬年有辱我張氏之門庭。


此次出征,生死早置度外,


望大人讀此之後,


不以兒之生死為念!」

他看完後緩緩說道:


「我本人出身水師,今老矣,


常以不能殺敵報國為恨,


而今吾兒為國捐軀,可無遺憾了。」


遺書

喪子之痛,痛徹心扉,


可他還不能倒下,


中國還沒強大,南開更不能倒下!

1938年,


他帶領南開師生遷至昆明,


與清華、北大,


書寫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


最光輝的篇章

西南聯合大學

」。


張伯苓與西南聯大師範學院師生合影



他的南開,在戰火紛飛中,


為國家

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


何懋勛、沈崇誨、張錫祜、喬倜等,


空軍抗日英雄,


捨身為國,血灑長空,


他們都是南開的學子。

抗戰勝利後,


全國開展過一次清查漢奸的活動,


結果,


南開的畢業生中沒有一個漢奸。

除了愛國志士,


老舍、曹禺、梅貽琦、范文瀾、


吳大猷

等大師也都是南開學子,


南開學校更是培養了,


新中國的兩任總理,


周恩來和溫家寶


周恩來(前排左一)在南開中學課堂上



溫家寶在南開中學的畢業證書

1948年,國民黨大勢已去,


許多學者都面臨是走是留的問題,


蔣介石親自登門拜訪他,


勸他去台灣,


而他淡淡的回絕說:「您抬愛我了。」


見他態度堅決蔣介石只好離開。

新中國成立後,


已70歲高齡的他仍充滿雄心壯志:


「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南開事業是無止境的,


發展是無限的,


讓我們同心協力,


使南開在建設祖國的事業中,


成為重要的一員。」

可當時的他怎麼都不會料到,


自己接下來面臨的,


竟是無限凄涼!



從1950年初開始,


他成了南開的「局外人」被邊緣化,


甚至南開中學校慶時,


學校新的領導居然拒絕,


他這個創始人進入學校大門。

此後,他變得沉默孤獨,


常常呆坐居室,


以手擊頭,神情頹喪,


他悲傷他是被丟棄的人,


他悲傷他一生的貢獻都被否定,


他悲傷他的畢生心血,


南開已經不認識他了

1951年他兩次中風,


在一連串「我錯在什麼地方?」的疑問中,


1951年2月23日,


南開之父,愛國教育家張伯苓,


凄涼離開了這個世界。



而他離世後,媒體無任何評論和報道,


當清算他的遺產時,


大家才發現,


他居然沒有一畝地,沒有一分存款!

他生前曾說過:唯一的

遺願,


就是能埋葬在南開大學校園裡。


可這樣一個簡單的願望,


卻被以,


「南開大學是人民的,不是張伯苓的」,


為由而被拒絕了。



此後,


南開大學還陸續展開了對他的批判,


說他「人格卑鄙」、「不學無術」

……

之後運動時期,


他的家人也沒能逃過劫難。


他一共四個兒子,


除了為國捐軀的四子,


三個兒子都在運動中被迫害而死,


而他和夫人的合葬墓地更是被砸毀,


其後人只得揀出屍骨火化,


從那時起,他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直到1986年他被平反,


他才終於又回到了,


他心繫一生的南開校園,


可此時,


距離他過世已經是35年了!


南開大學張伯苓銅像1986年落成

他一生心繫國家,高風亮節,


不諂媚、不屈從,


行為世范,


不汲汲於名利,留德不留財,


他用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教育!


知道中國的,便知道有個南開,


可知道南開的,


卻不一定知道有個校長張伯苓!




2019年2月,


張伯苓逝世68周年,


這位非凡的中國人,


今天絕不應該被我們再遺忘!



視頻:大師張伯苓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發朋友圈無需授權;任何微信平台或其他用途轉載,務必按規則:

1、24小時後方可轉載 2

、作者欄寫明

德國優才計劃

 3

文首標註:

本文來源於

德國優才計劃,轉載務必按規則

 4、正文結束處保留下方授權二維碼。

不按照規則轉載者視為抄襲,一律舉報,現已委託第三方公司進行全面檢查,請尊重原創以免違規處罰。


德國優才計劃| 誠邀編輯



如果您擅長微信文字寫作,熟悉德優原創文章調性,自信有才華與之匹配或超越,我們可以為您提供一個最優平台,我們歡迎具有微信編輯寫作經驗,具有文字功底,希望在新媒體行業發展的年輕人士加入(地域不限)。聯繫請帶上原創作品添加微信號:europe2013,添加時請註明:應聘編輯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

德優鋪子

,搶購

更多好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國優才計劃 的精彩文章:

悲痛!斯坦福大學26歲中國博士自殺身亡,真相令人絕望....

TAG:德國優才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