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楊鵬:讀懂「中庸之道」,發現你的天命

楊鵬:讀懂「中庸之道」,發現你的天命

《中庸》是儒家「四書」中最具信仰深度的著作,對孔子的「中庸之道」進行了最為深刻、最為透徹的義理闡述。

「中庸之道」是儒學思想的根本原則,構築了中華民族二千多年主幹精神。不懂中庸之道,就不懂中國人,也很難深入地了解自己。

《史記》記載,《中庸》為子思(前483年-前402年)所著。朱熹《中庸章句序》中也說:「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兩位大思想家祖孫相繼。

《中庸》在西漢時被編入《禮記》,南宋理學家朱熹繼承唐宋以來高度重視《中庸》的傳統,認為「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並且把《中庸》編入了《四書章句集注》(公元1192年刊印)。元明清三朝皆把「四書」列為科舉考試內容,對中國人的心靈影響深遠。

孔子開創的「中庸之道」,在子思所著的《中庸》里完成了哲學升華和系統闡述。「中庸之道」里有中國人深層的價值取向和生命智慧,是儒學思想的重要內容,展現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底色。

《中庸》以「天命之謂性」開篇,強調人性根源於天命;以「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結尾,讚頌天道承載著宇宙萬物的秩序。中華民族歷經動蕩苦難而能繁衍綿延至今,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與「中庸之道」生生不息、進取求索的精神密切相關。

《中庸》深入地討論天命,篤定地敬畏天命。從根本上說,行「中庸之道」,也就是奉行上天的「好生之德」「生生之道」。上天創生天地萬物,維繫生命秩序。

天命在生命中,不偏不離,敬天行道,則生命強盛。

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研究學者楊鵬老師,治學以融通中西見長,使用哈佛大學經典閱讀課的導讀方法,系統講解《中庸》,期望在人類思想史中定位《中庸》精神,在現實前行中釋放《中庸》力量。

儒風學社誠邀楊鵬老師推出《中庸》四課,用四堂大課細緻解讀《中庸》全文,帶領大家擷取《中庸》思想精要。

楊鵬老師說,他願意引《中庸》一段原文,與儒風學社各位同窗共勉: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課程大綱

1.《中庸》的宇宙觀

2.《中庸》的人生觀

3.《中庸》的社會觀

4.「中庸之道」的當代價值

課程亮點

敞開視野,匯通中西方精神。

強調生命體驗,貫通理論與現實。

主講人

楊鵬,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研究學者(2014.9-2016.9),專長中西思想是比較研究,從本體論出發,打通中西精神,貫通理論思考與生命實踐。著有《老子詳解》《楊鵬解讀》《東亞新文化的興起》等。北京掌上國學院創始人,CCTV「學者說書」系列節目主講嘉賓。著名作家、歷史學家吳思先生稱讚楊鵬「有現代的大眼光,又有獨特的知識結構、生命體驗和關注方向。」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古訓:世事多因忙裡錯,好人半自苦中來
人民日報:36個神回答,讓人生豁然開朗!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