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斐迪南大公遇刺,為何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斐迪南大公遇刺,為何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遇刺身亡。這看起來是一個發生在塞爾維亞的偶然事件,衝突雙方涉及的是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兩個國家。然而如果了解一戰前歐洲的政治格局就會發現,大國之間早已經劍拔弩張了。

其次,人太敏感,被刺殺的人是奧匈帝國儲君,未來的帝國統治者,這對帝國來說絕對是不可容忍了事件。所以,6月28日刺殺事件發生,7月23日,奧地利就向塞爾維亞最後48小時通牒,塞爾維亞於7月25日幾乎完全妥協,僅奧地利要求派官員參與案件調查,

讓一個主權國家無法接受,奧地利隨即斷絕和塞爾維亞的外交,並於7月28日對其宣戰。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為彰顯帝國對塞爾維亞的重視,前往薩拉熱窩視察,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刺殺。史稱「薩拉熱窩事件」。

一個月後,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協約國與同盟國的戰爭開始了。而原屬同盟國的義大利,考慮到利害的關係,加入到了協約國方面作戰。

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並迅速佔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範圍。

一戰主戰場在歐洲,其中西線由英、法、比等國的軍隊同德軍對抗,東線由俄羅斯軍隊同奧匈帝國、德國軍隊對抗,同時義大利在歐洲亞平寧半島對抗奧匈帝國。其中,西線的戰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在戰爭進程中,奧斯曼帝國、美國先後參戰,中國也派出勞工。

塞爾維亞向俄國求援,俄國下令總動員,德國要求俄國停止一切戰爭準備,俄國拒絕後,德國即於8月1日宜戰,兩個星期之內,歐洲的五個大國和兩個小國便相繼投人了一次人們事先還認為不大可能的大戰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筱暇愛美麗 的精彩文章:

人去世後就永遠消失了嗎?會在另一個平行空間里重生嗎?真相驚人

TAG:筱暇愛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