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音樂:古詩詞教學的拐杖

音樂:古詩詞教學的拐杖

小學生的文化與文字積累非常有限,古詩詞教學可以說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巧妙引入音樂作為教學輔助,可以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

詞牌輔助理解。適時利用音樂詮釋詞牌名,能讓學生直觀感受該詞牌本身的特點,為課堂教學定好情感基調。在教學《清平樂·村居》一課時,教師可先解釋清平樂詞牌的特點,然後引出與之反差較大的「破陣子」詞牌,具體通過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解釋「破陣子」詞牌名的含義以及這種詞牌通常展示的情境和節奏。接下來教師可以播放一段古戰場的音樂,提問學生從音樂中能聽到什麼。學生說,聽到了金戈鐵馬,聽到了戰場上的廝殺聲。隨後再播放一段舒緩的江南絲竹音樂,學生聽後的感受是,平和優美。兩段音樂,讓學生感受到兩種不同詞牌名的風格和詩人不同的心境,這些可為後面的教學定好情感基調。

音樂烘托意象。意象是古詩詞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意象構成了詩的意境。小學生由於知識、閱歷、文化積澱有限,很難準確感受古詩意象,更難走進詩歌意境。詩歌就其本質來說,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音樂,具有鮮明的音樂性和音樂美。藉助音樂引導學生通過想像與聯想捕捉意象,走進意境,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譬如,在教學《憶江南》時,可播放歌曲《憶江南》,讓學生說一說從優美的歌曲中聽出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學生指出,詩人去過江南,懷念江南,對江南愛得很深。接下來,師生互動誦讀《憶江南》三首詞——可以教師讀一句,學生重複後三個字,構成了「二重唱」效果。讀過之後,重放《憶江南》音樂,教師帶領學生隨著旋律吟唱,充分享受文字之美、音樂之美。

音樂渲染情境。古詩語短情長,蘊含豐富情感。讓學生充分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也是教學重點之一。如能在古詩教學中巧妙地融入音樂渲染情境,學生就容易體會作者情感。例如在教學《長相思》時,如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身在征途、心繫故園的情懷?學生讀了幾遍課文後,初步感知詩歌內容後,教師可順勢選擇播放適當的背景音樂,諸如狂風呼嘯的聲音、笛子吹奏的聲音等。教師可鼓勵學生先和著音樂自己朗讀,可以放開聲音,按自己的節奏讀,也可以輕聲慢吟「山一程,水一程……」學生自己讀完之後,全班齊讀。隨後,教師在事先選好的背景音樂伴奏之下進行范讀,請學生閉目傾聽,想像畫面情景。最後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自己看到、聽到了什麼,並以簡短的文字寫下來。

在課堂上播放表現力豐富的音樂,有助學生身臨其境,讓缺少閱歷的小學生彷彿一下子到了狂風呼嘯、蒼涼空曠的塞外,置身於作者所寫的環境中。同時進行的多元化朗讀,有助於學生與作者之間漸漸達到心靈相融、情感相通,於是他們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者那種身在征途、心繫故園的情懷。

(作者單位:四川省屏山縣屏山鎮中心校)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27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人教社:關於《陳涉世家》未選入新編語文教材的說明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