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靠什麼把新學校帶上優質之路

靠什麼把新學校帶上優質之路

當一所所嶄新的現代化學校拔地而起後,周邊小區居民在欣賞建築的同時,最關注的就是學校的發展——能否成為本地的拔尖名校,能否為自己的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在以天目湖風景享譽全國的江蘇省溧陽市,新開發的城南新區於2017年建起了一所佔地近百畝的小學,校園大樓現代漂亮、氣勢恢宏。更重要的是,僅用兩年時間,這所新學校靠著做強內涵,「配」上了與亮麗外表相對應的「里子」,贏得了周邊群眾對其新優質的認可。學校2018年招生從「招不到」變為「收不下」,有效緩解了當地曾經盛行的擇校熱現象。

合人人和 打造強有力教師隊伍

隨著溧陽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新興小區的家長熱切希望孩子能接受優質教育。而過去多少年,一提到薄弱的茶亭小學,周邊家長紛紛搖頭,大家寧願捨近求遠、花錢托關係把孩子送到城裡去讀書。

2016年1月,市教育局委託溧陽市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管理茶亭小學,更名為「溧陽市外國語學校 (天目湖校區)」,2017年將學校整體搬遷至城南新區的新建校舍,更名為如今的永平小學,成為教育局直屬學校。彼時,阮建林校長成為了這所全新學校的掌門人。

眼前一流的環境和設施設備,集智能、數字、無線於一體;幾座別具風格的教學樓與花草樹木相映襯,人工美自然美和諧統一,讓阮建林感到了肩頭擔子的分量。新生的永平小學,在獲得可持續發展後脫離「母體」外國語學校,接下來就必須打響自己的品牌。

永平小學的教師隊伍,包含了外國語學校、茶亭小學和其他學校的教師。新學校要發展,就必須實現平穩融合,喚醒每一位教師的內在動力。每天,阮建林都在教師們中間,了解需求和提供支持:學校校本培訓平台「永平教師成長營」,為豐厚每位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文化底蘊而開設;從「在線備課」「二次批註修改」「評價反饋」等環節著手推進數字化智慧課堂;精心策劃的「智慧講壇」,是讓教師們從多視角分享教育智慧的微培訓平台,關注教育、成長、育兒、美學、養生五大領域,創設有聲有色工作、有滋有味生活、有情有義交往的美好教育生活。由此,展示的舞台上有魅力十足的教師形象,教師群里有充滿正能量的語錄,課堂里有用心執教的身影,辦公室里瀰漫著潛心鑽研的氣息……充滿溫情、真誠、關愛的管理,使教師中「閑人」少了,埋頭工作講奉獻的多了;「挑刺兒」的少了,顧大局講規矩的多了;人治現象少了,講科學講原則的多了,逐步形成了「工作踏實、學問篤實」的教師文化。

充盈智慧 成長課程促進成長

農家「屋舍」外,掛滿了各色各樣的豐收「果實」,遠近「樹木」已是一片金黃……在永平小學樓道里展示的「秋之色」課程道具,都是教師們用廢舊物品製作和塗畫出來的,為整座樓「灑」進了秋意——這是教師們統整語文、美術、科學等國家課程,剛剛上完的實踐性課程「秋季季節課程」留下的「紀念品」:多科教師協同,帶領學生觀察秋天景色,通過樹葉貼畫、繪畫、詩歌等形式表達對秋天的喜愛;學生們摘采秋天的果實和種子,通過「水果拼盤分享會」「農產品發布會」「種子貼畫」等活動,認識各種常見植物的種子,感受大自然在秋天裡的饋贈。

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學校大力開發智慧校園校本課程,不斷豐富課程形態。像這種在不同學科中分別嵌入節日元素的類似課程,永平小學教師們還通力合作上過《元宵節》:利用廢舊紅包做鞭炮燈籠、踩高蹺、包元宵嘗元宵、誦元宵詩詞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全面深入地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沿著這樣的探索之路,學校正在打造升級版的「致知、致遠、篤行、崇德」四大課程體系。

「智慧課程」著眼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充分挖掘學校課程資源,通過優化、整合和主題引領,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進行有效統領,提供可選擇、多樣化的課程內容。「智慧課程」涵蓋了「培智啟慧」的基礎性課程、「引智生慧」的拓展性課程和「明智融慧」的實踐性課程。學校根據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發揮各位教師專業特長,共開設了60多門選修課,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參加。攀岩、沙畫、創繪、機器人、足球、茶文化等課程逐漸成為學校特色課程。

教師的智慧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課程的選擇需求,促進了孩子們的智慧成長。一年多來,永平小學學生在省市級各項活動表現突出,綜合素養不斷提升。在2018年溧陽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六項評比活動中,永平小學一舉拿下五個一等獎的令人矚目的成績。

合力協作 家庭教育拉動家長參與辦學

永平小學的生源具有特殊性:現在四到六年級學生來自原老茶亭小學,絕大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或外出務工隔代教育的孩子,這類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僅限吃飽穿暖不缺錢花。家庭教育缺失,學校管理難度就大。阮建林校長格外看重家庭教育,學校走向優質迫切需要家長的配合;而現實是代管家長文化低、教育方法落後。

面對歷史遺留問題,學校組織教師開展「大家訪」,從生活、學習各方面建立「尊重、關愛、體貼、信賴」的班級文化,同時打開各種溝通渠道:開放家長群,推送與家庭教育相關的好文章;校園裡和學校網站上專門開通了「校長信箱」,校領導細心用心為家長答疑解惑;成立家長學校,每學期定期召開家長會議,聘請專家來校講座。這些,阮建林覺得都還不夠深入。

「如何讓孩子自覺不看電視?」「遇到孩子不會做的題目,家長該怎麼辦?」……一款《校長陪你做父母》的語音類節目在家長中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熱捧,因為話題都是家長時常碰到而往往不知所措的事情。節目每周一期,圍繞學生實際和經常出現的問題,提供家庭教育指南。截至目前,《校長陪你做父母》節目已經播出了38期,主題包含如何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怎麼看待孩子的分數、你會和孩子聊天嗎、關注孩子睡眠、幫助孩子愛上閱讀等等。小話題在一點一滴地培育智慧型家長。

為了豐富校本課程,學校邀請家長按照提前申報的課題內容前來授課。涉及的內容包括美食製作、金融知識、手工製作、法制教育、茶文化、急救常識等10多門課程。來自各行各業的家長們各顯神通,在為同學們帶來豐富知識的同時,也使家校真正形成了教育合力。眼下,學校正在籌備「永平小學首屆家長節」。

就這樣,「翻天覆地」「脫胎換骨」成了周邊群眾形容城南新區這所新學校時用得最多的詞語。如今,永平小學已經和其他幾所學校成立了永平小學教育集團,一起走在前進的路上。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27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對學術不端行為絕不姑息
不要被「聰明葯」忽悠了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