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建了一棟樓,害死了一個銀行家:談荔孫為何敗走麥城?

建了一棟樓,害死了一個銀行家:談荔孫為何敗走麥城?

作者:金滿樓

一戰時期到二十年代的民國,由於國內外環境的關係,中國民族工商業蓬勃發展,銀行業也不例外。如談荔孫創辦的大陸銀行,即為其中一例。

當時,在談荔孫的領導下,不管是銀行業務還是工礦業投資乃至倉儲、信託、商業等領域,大陸銀行都賺得盆滿缽滿,令股東們喜笑顏開。

但是,進入三十年代後,隨著世界經濟危機的逐步波及及地區安全形勢的惡化,大陸銀行也開始步入轉折點,而其中的誘因正是房地產投資。

原來,上海房地產業在之前十年發展迅速,最高潮時只要付出定洋、買入地皮,什麼也不用干,隔夜就可獲利,市場熱度堪稱瘋狂。

在這一方面,談荔孫最初的決策還算穩健而不冒進,其房地產投資集中在南京路以北及虹口一帶。

如為人所熟知的山陰路大陸新村(魯迅等文化名人曾居住地)及四川路德鄰公寓,還有留春小築、淞雲別墅、施高塔里、施高塔公寓等,均為大陸銀行所投資。

1930年後,大陸銀行各項存款高達1000萬元之多,談荔孫必須為這些資金尋找出路。

這時,漢口分行經理、也是大陸銀行的大股東之一沈爾昌被調到上海成立儲蓄信託總部,而其主要業務正是投資房地產。

沈爾昌上任後,第一個大項目就是向上海地產大亨哈同租地蓋建新樓,其看中的是位於英租界山東路北臨南京路的一塊地皮,這塊地約9畝多,業主系猶太富商哈同。

按最初的估算,在這塊地皮上翻建大樓約需白銀45萬兩,不賣只租的話,年租金能拿到30萬兩甚至更高,除去地租等各項開支,這項投資每年大概有近10萬兩的凈利。

對於這一投資,談荔孫最初也有過顧慮,但看完估算並對南京路一帶不斷高歌猛進的市場行情有所了解後,他也拍板決定大力推進這一項目。

至於哈同這邊,其早年購下這塊地皮時只花了14萬兩白銀,雙方很快達成協議,其主要內容為:

該地皮租期32年,租金每年20萬兩白銀;租約期滿後,地上建築物及附著物全部無償歸還哈同所有。

公開招標後,新建築由建築師庄俊設計,公記營造廠承建,這就是後來說的「大陸商場」。

按原計劃,大陸商場一層出租店鋪,二層以上出租寫字間,但因為毗鄰南京路,後又改為第二層至第四層為商場,五層以上為寫字間。

建設期間,大陸銀行即開始招商,因為商戶踴躍認租,於是又在原計劃之上加蓋一層(最高為8層),因而總共有商鋪105間,寫字間251間,最高層作為大陸銀行的信託總部。

正當大陸銀行沉浸在即將收穫的喜悅中時,剛剛結構封頂的大樓因1932年淞滬戰爭爆發而不得不停了下來,期間還臨時作為「傷兵醫院」和「難民中心」使用。

戰事停息後,大樓繼續興建並於1933年落成。經測算,大陸商場的造價遠遠超過了原有估算而高達240萬元。

更讓談荔孫感到頭痛的是,世界經濟危機愈演愈烈,原本繁榮的上海灘地產價格大跌,市面蕭條之下,即便房屋租金一再減讓,承租者依舊寥寥無幾。

大陸商場的情況也是如此,建成後出租房屋僅四分之一,原本有利可圖的事業變成了沉重的包袱。

為此,大陸銀行方面向哈同提出交涉,其聲稱新大樓虧本累累,原因是戰爭等不可抗拒之因素,希望能相應減少租金或延期交納,但哈同對此並不通融。

禍不單行的是,由於整個經濟形勢惡化,大陸銀行主營業務及其他投資大多滑坡不止,其中大陸商業公司更是因一筆大宗豬鬃出口生意而損失慘重,1932年底遭徹底清算。

連遭打擊下,一向患有嚴重高血壓病的談荔孫可謂焦頭爛額,疲於應對。

1933年12月15日,談荔孫批閱文件時在北平寓所突發腦溢血,兩月後病逝,年53歲。

事後,各界同仁均表哀悼,如周作民的輓詞:「志同道合,求之似難;而我與君,若切肺肝……」教授馮友蘭也題寫輓聯:「一瞑未竟平生志,百代長留濟世心!」

至於耗費巨大而有虧無賺的大陸商場,銀行董事會最後決定提前解除租地契約並轉讓其附屬建築。

談荔孫

1938年,大陸商場以77萬元的低廉價格售與哈同洋行,大陸商場由此改名為慈淑大樓。

算下來,大陸銀行的這項投資不僅白送了一座大樓,而且還貼出現款30萬元,總損失在百萬元之巨。

之後,大陸銀行業務逐漸收縮,後於1951年與金城銀行一起被改組為公私合營銀行,由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至於大陸商場(即慈淑大樓),後被改名東海大樓。時至今日,原大陸商場已變身為時尚之地,這就是如今南京路上的「353廣場」。

徜徉其中,樓依然還是那個樓,不過沒有多少人知道當年大陸銀行和談荔孫的往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樓風雨閑讀書 的精彩文章:

金子也有不發光的時候:「地產大王」程霖生為何全盤皆輸?

TAG:滿樓風雨閑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