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蔣花三千萬建造的1700座碉堡,為何沒有抵擋住日軍的進攻?

老蔣花三千萬建造的1700座碉堡,為何沒有抵擋住日軍的進攻?

第一次世界大戰算是人類戰爭史上從冷兵器時代到熱兵器時代的全面過渡,號稱死亡之神的熱兵器在戰爭中大發神威,人肉戰術沒有了以前那麼大的發揮,所以世界各國也開始了大抓防禦性的工事建設,就出現了大家熟知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德國的「大西洋壁壘」等等。

當時的中國也處於戰爭爆發的邊緣,日本人在戰爭的邊緣瘋狂試探,於是國民政府也向西方學習,大肆建造防禦性的工事建設,試圖縮小和日本的軍事勢力,在戰爭中取得先機。國民政府前後花費了3000萬,建立起了以南京為中心,逐步向邊境線擴展的防禦體系,這些碉堡所處的位置一般都處於高地,比如山體的制高點,位置也比較隱蔽,很多掩埋在地下,也就是地堡。從外形看,這些碉堡分兩種,一種是圓形的,一種是方形的,但以圓形居多,從用途看應該是圓形的碉堡沒有死角,射擊和觀察的視角範圍更廣,所以圓形居多。

這些碉堡出入門用1厘米厚的鋼板,為防止門受震後打不開,在門上方還開了一個方形窗戶,以便必要時應急使用;射孔護板也要用1厘米厚的鋼板,板上設觀察孔,隨時可以觀察,以不失射擊時機;此外,射孔兩側轉角部,還要覆蓋一厘米厚的槍口板,以增加強度;而工事主要部分要用20毫米粗的鋼筋,從頂到底連成一體,以減少大口徑炮彈的震蕩力;工事要覆蓋1米厚的泥土,以增大工事的抗力和摩擦力;可以說強度之高、數量之多,在我國近代築城史上也是非常少見。

按理來說,這麼強大的工事應該要在戰爭里能夠大放光彩才對,不過實際上這些斥資巨資建立的碉堡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重要,今天筆者就想聊聊為什麼斥資巨資建造的碉堡卻沒有發揮出作用呢?

首先設計上碉堡就存在的不足,射擊孔設計太大就是一個致命傷,很容易遭到破壞,這一點就大大降低了碉堡的作用,其次在營地的布局上也存在缺陷,這些碉堡往往注重正面攻擊,很少考慮與友鄰陣地的相互側防和支援,所以在布局上大多陷入單槍匹馬的戰鬥當中,很難發揮出這些碉堡的火力殺傷作用。甚至有些碉堡為了掩蓋厚度而突出地面,反而暴露在敵人的視野當中。

設計上的先天不足已經是既定事實了,沒有辦法改變,筆者私以為要是戰鬥的指揮官要是指揮得當,其實還是可以讓這些碉堡大發神威的,不過當時的國民政府指揮官簡直是神一樣的指揮,徹底讓這些碉堡的作用發揮到了最小。當時位於江西彭澤的馬當要塞,是由德國軍事顧問設計,建成一條攔河壩式的阻塞線,並在兩岸山峰險要處設有炮台、碉堡等,水面布置3道水雷防線,共設 人工暗礁35處,沉船49艘,布水雷1765枚,同時配置重兵防守,耗資無數,堅固異常,筆者以為稱作中國的「馬奇諾防線」防線也不過分吧。

在日軍前期來襲的時候,江防第2總隊總隊長鮑長義指揮,依靠地勢四次擊潰了日軍,蔣介石當時還對第2總隊官兵傳令嘉獎。在日軍的援軍到來後又發起了猛烈的進攻,駐防彭澤的第167師師長薛蔚英奉代理司令官白崇禧之命赴援,但因為同時接到十六軍軍長李韞珩的電話,指示其從小路走,薛蔚英想了很長時間,最後出於對老雜牌白副總長的鄙視,沒有聽從沿彭澤至馬當的公路快速馳援長山陣地,而是繞道太白湖以東的崎嶇小路推進,直到長山失守也未能趕到,如此堅固險要的馬當要塞就此淪陷。

因為馬當要塞特殊的地理位置,馬當失守會直接威脅到武漢的安全,所以蔣介石下令要不顧一切代價搶回馬當要塞,本來是中國人用來對抗日軍的利器現在反被日軍拿來利用,國民軍隊連續強攻十幾次,死傷無數的軍士依舊未能拿下馬當要塞,真的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戰後,第16軍軍長李蘊珩以疏於防範,作戰不力受到軍紀制裁,而第167師師長薛蔚英因貽誤戰機被槍決,該師番號也被撤銷。

筆者以為國民指揮官的指揮不利是導致這些碉堡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的重要原因,不過這些碉堡還是在戰爭里消滅了不少的日軍,很多士兵堅守碉堡,一直奮勇拼搏到了最後一刻。一場戰爭的失敗也不能就歸罪於這些碉堡,天時地利人和任何一方面都會影響戰爭的走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淺讀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淺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