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升降

升降

上圖是從巴西挖出來的石器時代的一個人牲,顯然是做了祭品。考古學家測了年代,說是大概9000年前的。他的兩隻手被剁下來,右手蓋在左眼上,指尖向下,左手蓋在右眼上,指尖向上。

我昨天在微博上問大家是否明白這個含義,結果竟然無一人答對,甚是失望。

以前說良渚和古埃及的時候,反覆說過,眼睛在上古文化里都不是指頭上的眼睛,都是指的是兩胯上的某部位。上一篇剛剛重複過,良渚玉琮上刻的神像,丹田上兩隻大眼睛,就是上古里的真眼。這個巴西人牲被剁下來的手,是具有指明方向的意思,一個指上面,一個指下面,所以,這個人牲的最明顯含義,就是兩胯的一升一降

當然,這個人牲所表明的道理遠遠比兩胯的一升一降豐富,但是,最起碼的,這個應該可以看明白啊。

人的兩胯就是河圖中央那三個五的兩個副五,共用中間那個正五的核心的那個一。或者在陰陽魚的太極圖裡面,就是那兩個首尾相追的魚。有的太極圖畫出了中間那個空圓,流傳最廣的太極圖沒有畫出來,只是表現了兩個副五的運動。

這兩個副五運動的越好,中間那個正五,就是人的先天炁爆發的越大。所以人的兩胯,除了一前一後,還要有一升一降。

比如,打崩拳的時候,假如說右腿先出,那麼右胯在前,左胯在後,要有一前一後,同時,右胯向前的同時是向上升的。左胯雖然外形不動,但內里是向後向下的。兩胯的這麼一擰,崩拳打出去。兩胯擰的越好,打出去的勁越大。所以基礎還得是玉人樁開胯,否則就是想像而已了。

河圖的順序是,一六、二七、五、三八、四九。這說的是五行,八卦掌的換掌也是這個順序。中是最重要的。後面的三八、四九是因為一六、二七有了中,才有了自己。中就是兩臂交叉的那一刻,就是下面給漢莫拉比行禮的那個姿勢。

這個姿勢,表示五,表示中央,見了漢莫拉比,行這個禮,表示對方是中央,自己是回到原點,專心等待國王的指示。

八卦掌的換掌,兩臂交叉升降的時候,兩胯也要有,就是祖師爺的姿勢。

董公千古!要不是祖師爺把這些東西傳了下來,上古對我來說,永遠是個謎。只能聽那些傻瓜學者的胡亂解釋。

末了,摘抄一段《萇氏武技書》的論述,八卦任我行發給我的:

一胯擎起一胯落,起落高低使用多,下體樞紐全在此,莫把此地空蹉跎。

萇氏武技書寫於乾隆年間,但所述原理,能和地球那邊一個9000年前的人牲合上,是不是很神奇?這就是傳承。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雜談從學中醫(上)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