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為什麼說父母陪伴孩子玩遊戲很重要?

為什麼說父母陪伴孩子玩遊戲很重要?

作為父母,我們應當怎樣教育孩子?在這方面經常會依賴於長輩的經驗,就像參考某種演算法那樣。但隨著社會不斷變化,這一代人養育子女的方式註定與長輩們不同。

在《新童年:培養孩子在互聯世界茁壯成長》(The New Childhood: Raising Kids to Thrive in a Connected World)一書中,作者喬丹·夏皮羅(Jordan Shapiro)談論了父母是怎樣影響孩子使用屏幕的時間。很多父母認為自己盡職盡責,會明智地為孩子提供指導,幫助他們在學校、在運動場或交友時做出正確的決定。不過當涉及「數字生活」時,父母們往往讓孩子自己做主。

我兒子今年6歲,每周末都要花幾個小時玩電子遊戲,而我則會做一些其他事情。我對他玩遊戲沒有太多限制,只要遊戲看上去適合他的年齡,就允許他隨心所欲地玩。但在讀了夏皮羅的新書並和他對話後,我發現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夏皮羅解釋說,孩子上網時間越長,父母就越需要在網上陪伴和引導他們。

「我們都知道禁慾性教育不起作用,還會造成不健康的性關係。那麼孩子在使用屏幕方面,我們為什麼採用了一種類似的方法呢?」夏皮羅說。他認為父母不能刻意地阻擋孩子探索數字世界,而是應當擁抱科技革命帶來的變化。「我們為什麼不能利用新技術來對孩子進行道德和品行教育呢?」

為什麼說父母陪伴孩子玩遊戲很重要?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與孩子一起玩遊戲

我決定接受夏皮羅的建議,連續一周每晚都陪兒子玩他最喜歡的《我的世界》,儘管我對這款遊戲一無所知。

我的第一個發現是:雖然他已經玩了幾個月時間,但他對遊戲的了解並不比我多多少——他無法回答我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問題。「你在玩遊戲時做些什麼呢?」我以盡量溫和的語氣問道。「只是走來走去,殺死苦力怕。」兒子說。

《我的世界》是一款沙盒遊戲,玩家可以自由地探索虛擬世界,不用接受什麼挑戰打通關卡。你在遊戲中確實能到處走動殺死壞蛋,不過更重要的目標是生存——為了生存下來,就必須學會建造和破壞。

在和我一起玩遊戲的第一天晚上,兒子熟練地殺死了幾隻苦力怕,卻被困在了一個礦井裡。我們想推倒牆壁,但在連續幾次失敗後,我們感覺已經被永遠困在那裡了。

「下回我們試試創造模式。」兒子說。根據我的理解,玩家在創造模式中有更多機會嘗試做各種事情,不可能因為躲避一隻苦力怕的追逐而掉進深坑。他更喜歡玩創造模式,這也說明與達成某個特定目標相比,他對學習事物的規律更感興趣。

為什麼說父母陪伴孩子玩遊戲很重要?

在隨後幾天夜裡,我們慢慢探索,學會了該按哪些按鍵來進行各種操作,以及怎樣利用在荒野中拾取的各種材料。每當他殺死一個壞人或一隻動物時,我都會問他為什麼。兒子的回答表明他之所以這麼做,並非因為想要攻擊其他角色,而只是希望理解因果關係。「你瞧,能得到好東西。」他在殺死一頭奶牛,拿到一小塊像素化的牛排後這樣說。

這一周快要結束時,我問兒子是否願意退出創造模式,回到更具挑戰性的生存模式。「不,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他答道。於是我和兒子合作,一起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偶爾會走神,盯著手機刷社交媒體,不過當我和兒子攜手解決某個問題後,我倆都很開心。

與現實世界不同,我和兒子都不太熟悉《我的世界》,在這款遊戲中會互相指導。

如何利用遊戲教育孩子

正如夏皮羅所說,通過一起玩遊戲,父母可以教會孩子很多重要的功課。

電子遊戲經常涉及到以生存為名的戰鬥和犧牲,這讓我有機會向兒子提出道德問題,例如「你為什麼殺死了那頭奶牛?」就算他還無法回答,這些問題也會促使他思考。

與此同時,雖然有人認為遊戲可能導致玩家上癮,性格變得容易衝動,但為了玩好遊戲,玩家需要掌握許多重要的生活技能。必須學會自我調節、專註,擁有學習的意願,並在遊玩時遵守規則。「孩子們玩遊戲越多,就越擅長在他們的玩耍慾望與遊戲界限之間找到平衡。」夏皮羅在他的書中寫道。

為什麼說父母陪伴孩子玩遊戲很重要?

電子遊戲還可以教我們學會怎樣協作。研究表明網遊能幫助玩家建立持久的友情,營造社群感,並讓玩家們認識到協作的價值。他建議父母通過電子遊戲、視頻網站或社交媒體,引導孩子了解數字世界的各種規範,這有助於他們在網上成為高效的溝通者,以及聰明的信息消費者。

雖然我兒子才6歲,但他已經開始自主選擇遊戲——如果我不加以引導,他完全有可能發現一些無腦、不雅的作品。

「在網上幫助孩子既省錢也很有必要。」夏皮羅說。他希望父母能教會下一代掌握許多必備的數字技能,例如怎樣辨別真假新聞。「既然我們會教導孩子怎樣在操場上與夥伴們一起玩耍,那麼我們也應該引導他們熟悉互聯網上的生活方式。」

未來我是否會一直陪兒子玩電子遊戲?不太可能,因為還可以和兒子一起做很多其他有趣的事情,不過無論如何,我再也不會讓他獨自一人在數字世界裡遊盪了。

本文編譯自:cnn.com

原文標題:《The argument for playing video games with our kids》

原作者:Elissa Straus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觸樂 的精彩文章:

這個患有先天疾病的20歲小伙,正在向爐石世界冠軍發起衝擊
式微的音游,與「哪裡不對」的《音靈INVAXION》

TAG:觸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