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歌頌的英雄,原來是這位皇帝

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歌頌的英雄,原來是這位皇帝

南宋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一位蒼老的詩人登上京口的北固庭,回想起當初劉裕在此起事而席捲天下,收復漢家山河,有感之下揮毫潑墨,寫出了「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詩句。

辛棄疾

此人正是主張抗金的詩人辛棄疾,稼軒之名傳遍大江南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辛棄疾為之歌頌的英雄,又是何許人等?

一騎當千的神話

俗話說三十而立,男人三十歲理應成家立業,可是此時的劉裕卻是頗有老劉家祖風,一事無成。劉邦年近四十方才起兵反秦、劉備年過半百這才奪取荊州,三十多歲的劉裕碌碌無為,干著和老祖宗劉備一樣的活計——織席販履。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此時的東晉與諸胡劃江而治,坐斷東南。而在東晉的三吳之地卻是爆發了一場動亂,說起來還和幾百年前的三國時期有點關係。

張魯劇照

三國時期的漢中太守乃是張魯,乃是五斗米教之主,不過張魯並沒有掀起多大的聲勢,因為他好巧不巧的夾在曹操和劉備兩大梟雄之間,圍繞爭奪漢中展開了一場大戰。

不過張魯雖然未能成事,但是他的徒子徒孫卻是十分爭氣,為首兩人名為孫恩、盧循,之前那場三吳農民起義正是出於孫恩之手。

宗教狂熱之下,三吳之地十數萬居民紛紛聚眾造反,而已經三十八歲的劉裕則是在399年加入了北府軍,準備平定叛亂。

此時的劉裕是一名小隊長,率領數十人偵察敵情,結果遇到了上千起義軍。俗話說柿子撿軟的捏,起義軍見到劉裕兵少,當即一擁而上,劉裕勇猛過人,麾下紛紛戰死卻是依舊死戰不休,獨自一人擊殺數十人,浴血奮戰。

恰好這時名將劉牢之之子劉敬宣率領援軍趕到,起義軍驚慌之下轉身便逃。

於是乎,在北府軍眾目睽睽之下,劉裕單槍匹馬,瘋了一般一個人追著幾千起義軍跑。

什麼叫做一騎當千?這就叫做一騎當千。

京口起事,朝廷之柱石

一騎當千的壯舉使得劉裕成為了北府軍的名人,從這之後他在東南堅守抵抗孫恩入侵,以弱敵強甚至逼的孫恩投海自盡,劉裕成為了北府軍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東晉朝廷暗弱,人所共知。之前的「王與馬、共天下」,「謝與馬、共天下」好歹還是皇帝士族共掌大權,但是桓玄的野心膨脹的太大了,他要做皇帝。

桓玄

桓玄的父親是東晉名臣桓溫,桓家根基深厚,世代掌控荊州。實力強勁的桓玄決心稱帝,因為荊州為楚國故土,因此稱之為桓楚,不過因為存在時間太短,正史壓根不願承認這個朝代的正統性。

話雖如此,但是桓玄兵力強大,劉裕也不得不暫且低頭,如同曹操效忠董卓一般效忠桓玄。桓玄對於劉裕的投靠十分滿意,並且委以重任,並且準備瓦解北府軍。

不過桓玄怎麼也想不到,劉裕「吃了豹子膽」。404年召集了北府軍殘兵敗將不到兩千人,在京口起事,發誓打倒桓玄。

兩人的實力對比十分明顯,桓玄擁兵十萬,雄踞荊州,而劉裕兵不滿萬,沒有立足之地。

猛人之所以被稱為猛人,就因為他們往往能夠完成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

桓玄兵敗如山倒,劉裕斬殺桓玄,擁立晉安帝複位,成為了晉朝的擎天巨柱。

北擒慕容超、南梟盧循首

東晉朝廷偏暗,屢次面對北方的威脅,為了壯大實力,同時也為了宣揚聲名,劉裕決心北伐。

恰好此時,佔據山東的南燕之主慕容超即位,出兵擄掠淮北。

槍打出頭鳥,這下慕容超要倒霉了,你招惹誰不好,偏要招惹劉裕?

慕容超

409年4月,劉裕水陸並進,誓師北伐。晉軍殺入山東境內,然而慕容超卻並不防守南方山地天險,拒敵於國門之外,反而下令將晉軍放進來,進行決戰。

晉軍大張旗鼓,與南燕軍一番大戰,慕容超驚懼之下向後秦求援,而劉裕卻不為所動,他是鐵了心要一舉吞掉南燕。

而就在劉裕領兵北伐期間,南方的五斗米教又不安分了,孫恩的繼任者盧循與大將徐道覆趁著劉裕不在,起兵北上準備滅掉東晉。

劉裕大吃一驚,急忙撇下大軍,迅速回師。見到劉裕回來,朝廷鬆了一口氣,可是很快就傻了眼,因為大軍沒回來,健康城內的軍隊與盧循軍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劉裕命令各處要塞分兵堅守,挫敗盧循軍銳氣,等到12月以火攻大敗盧循船隊,而且大膽的命令沈田子走海路攻佔了盧循老巢番禺(今廣州),盧循被殺。

這就是著名的北擒慕容超,南梟盧循首。

劉裕的地位,更加超然。

功敗垂成的北伐

經過近二十年的征戰,劉裕對外收服失地,對內討伐異己,已經成為了東晉首屈一指的權臣。

劉裕並不決心止步於此,他的目光已經看向了東晉朝廷的版圖之外,中原大地。

劉裕北伐

五胡亂華,河北、關中、中原之上皆是胡人牧馬,劉裕決心結束這黑暗的一切。

北伐!但凡是漢族男兒,無不熱血沸騰,這一次不是爭權奪利的內戰,而是收復山河的正義之戰。

416年後秦皇帝姚興卒,其子姚泓即位,國內動亂迭起,劉裕的目光望向關中,北伐的時機已經成熟。

劉裕親自坐鎮彭城,指揮七路大軍北伐,晉軍精銳盡出:王鎮惡、檀道濟、朱超石、沈田子,他們率領著精銳的晉軍,要一舉建功。

晉軍進軍神速,率先收復舊都洛陽,晉軍飲馬黃河。佔據河北的北魏吃驚之下派遣鐵騎騷擾晉軍,劉裕以「卻月陣」大破北魏。

劉裕北伐的決心已定,誰都無法阻擋。

晉軍勢如破竹,連連告捷:突破潼關,佔據關中,攻破長安。

而就在這時,後方發生了一件大事:劉穆之死了。

劉穆之是劉裕心腹謀臣,相當於他的蕭何,劉穆之這一死,無人坐鎮大局,劉裕只好趕回,好在關中大局已定,劉裕派遣大將與兒子坐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關中內訌,沈田子殺王鎮惡,王修殺沈田子,劉義真又殺王修。夏主赫連勃勃趁勢而來,晉軍敗退。

完了,關中丟了。劉裕的痛苦難以言表,可是一切都晚了,劉裕的雄心壯志隨著年齡的增高而衰減,此時的劉裕已經年過半百了。

劉裕畫像

418年,劉裕封宋公,受九錫;419年,封宋王;420年劉裕代晉稱帝,建號宋,也就是所謂的南朝宋,劉裕成為了宋武帝。

「氣吞萬里如虎」的北伐就此落下序幕,劉裕成為了封建社會地位最崇高之人——皇帝。可是在筆者的眼中,曾經那個京口起事的劉寄奴早就死了,宋武帝不過是劉裕褪下的一層殼,從劉裕放棄北伐的那一天,一個漢家英雄就已經死了。

參考文獻:《氣吞萬里如虎——南宋第一帝劉裕傳》

《南史·卷一·宋本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評史 的精彩文章:

罕見的清朝人物生活照:第一張裹小腳的女人有點恐怖
在中國古代,檢驗女子「貞操」靠這顆小紅點,如果沒有就慘了

TAG: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