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一個小孩子能有多「輸不起」?全看父母怎麼引導

一個小孩子能有多「輸不起」?全看父母怎麼引導

源於益智學堂

過年聚會,表哥表姐說我小時候的糗事。

兄弟姐妹幾個打撲克,我最小,姥爺給我們每人分同樣多的硬幣。

每圈牌,每人拿出一個硬幣放面前。贏了,把其他幾個人的硬幣拿來,輸了,把自己面前的那枚硬幣「送」出去。

每次我贏了,捧著硬幣仰頭大笑,可要是輸了,兇巴巴把硬幣扔給贏家,緊接著嚎啕大哭(好害羞)。

表哥表姐說,那時候就見識了一個小孩子能有多「輸不起」。

一個小孩子能有多「輸不起」?全看父母怎麼引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表哥的兒子讀小學,剛放假那會兒,開始學象棋。

小孩子記憶力好,沒過幾天,我這侄子就一邊念叨著「炮須隔子打一子,車行直路任西東」的象棋譜式,一邊有模有樣的跟我表哥對弈了。

表哥覺得孩子剛學下棋,不要打擊他積極性,所以總是故意輸給孩子。有時候,再走一步就可以贏了,表哥還是裝作不知道,去走其他的棋,直到侄子贏了為止。

侄子為此自信滿滿。

雖然表哥反覆跟侄子強調「跟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我水平有限,你贏了我不算什麼,不要驕傲」,侄子依然覺得自己是象棋界「老大」了。

正好表哥他們鄰居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爺子長年下棋,棋藝了得。我那侄子經人提醒,連飯都不吃就抱著自己的棋盤去找人家了。

正當表哥在家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欣慰感時,我侄子哭哭啼啼跑回來了。還不等表哥問,跟在侄子後面的大爺的家人跟表哥說:「輸急眼了。」

侄子喊:「以後再也不下棋了!」

表哥安慰孩子說:「哪有人每次都贏啊,你學了幾天而已,人家下了一輩子了。你不要著急嘛,要跟人家學技藝,這樣次數多了,你慢慢不也能贏他了嗎。你得再堅持練習啊。」

侄子正發脾氣,特別沮喪的時候,根本就聽不進這些話。

表哥說,也怪孩子小一點有這種苗頭時,他們沒引導好。

侄子小時候看人玩《植物大戰殭屍》,他也喜歡,就讓表哥也給他下載到電腦上。閑來無事就打開玩幾局。

表哥他們就發現,侄子玩這個遊戲,不懂排兵布陣那些套路,所以總是輸。

表哥有心幫他,可侄子眼看著要輸了,看錶哥湊過去,就趕緊把遊戲界面關閉。

表哥問:「怎麼樣?」侄子就含含糊糊說:「贏了贏了。」

表哥說,那時只覺得孩子要強、好勝,認為不要戳穿他,不然孩子會受不了,可能慢慢就好了。

哪想到都上小學了,還是接受不了「輸」這件事情呢。

一個小孩子能有多「輸不起」?全看父母怎麼引導

類似的情形,在小區的一個小男孩身上也見過。

一群孩子自發地玩「鎚子剪刀布」的遊戲。兩個人,站在同一起點,並設定了一個終點。

「錘」一次,贏得那個人向前跳一次,再「錘」,再跳,直到有一個人到了終點,贏得遊戲,這一局結束。

我們大人都知道,這個輸贏太隨機了。也許有人一直贏,一直跳,另一個人一步都沒動。也有可能遙遙領先的那個,還差一步就到終點了,卻被後來的人反超。

這個遊戲很好玩,而且孩子們能想出這個遊戲,已經很厲害了。

其中有個小男孩,如果在「鎚子剪刀布」這個環節贏了,他會抿嘴一笑,輕盈一跳。

可如果他輸了,就會皺著眉頭撅嘴。再碰到對方一直贏,一直向前跳的情況,他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就要扭動著身子哭出來了。

他帶著哭腔喊:「哎呀,哎呀,我不玩了,哼!你怎麼老是贏,我不跟你玩了。換人,換人!」

比這個男孩大一些的孩子就不樂意了,對他喊:「怎麼你贏了就行,輸了就不玩了,你就是輸不起!」

小男孩的媽媽跟他說:「你贏了你開心,別人贏了別人也開心。你輸了,你不高興,同樣人家輸了也不高興啊。你們一起玩遊戲,就是為了大家都開心的。如果你一直贏,你開心,那就意味著對方總是輸,總是不高興,那人家為什麼還要玩這個遊戲啊?」

後來,那個男孩,雖然還是贏了會笑,輸了會撅嘴,但還是能接受自己輸了,不管輸了贏了,都能順暢地玩完一局遊戲。

有家長這樣的引導,這個男孩在面對「輸贏」時,會越來越有風度的。

一個小孩子能有多「輸不起」?全看父母怎麼引導

孩子有個小夥伴,因為一笑就露酒窩,特別好看,我們都跟他叫「酒窩殺」。

「酒窩殺」也有個階段只喜歡贏,接受不了輸。

跟小夥伴玩遊戲,贏了,他就蹦蹦跳跳伸出「剪刀手」喊「耶」,酒窩更好看了;

輸了,就黑著臉淚眼汪汪的,走到一邊抱起雙臂撅著嘴說「哼!不要玩了!」

雖然孩子這個言行挺可愛的,我們見了都忍不住笑,去抱他,可他的媽媽卻意識到問題。她說,一定要想辦法引導好,不能讓孩子「輸不起」。

隔了不久,我們發現「酒窩殺」再遊戲時,他能做一個有風度的失敗者了。玩遊戲輸了,他笑著做誇張的動作對贏了的小夥伴說:「你牛,你厲害!來來來,再來一次!這次我一定贏你。」

他自己贏了,也不再自顧得意,會拉著輸了小夥伴說:「我厲害吧?我很厲害的。你也能很厲害,就像我一樣。「

我很好奇他的媽媽是怎麼做到的。

「酒窩殺「的媽媽就告訴我們:

她刻意和孩子遊戲時,讓孩子有贏有輸,最好讓他贏得多輸得少

而且最後一把遊戲,要讓孩子贏,因為如果結尾輸了,孩子會不高興,影響他心情。

讓他贏得多,是讓孩子享受遊戲,因為誰都喜歡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孩子享受遊戲,會自動增加遊戲難度,自主接觸更有挑戰性的遊戲;

讓他輸,在他失望、頹喪時,跟他坦誠下自己輸了時的心情,比如,「我輸了的時候,很難過,不舒服「,接著跟他交流如何應對這種輸了以後的心情。

一個小孩子能有多「輸不起」?全看父母怎麼引導

遊戲是最好的學習

在遊戲里,孩子操練了具體的語言、動作技能,還能在人際關係和自我認知、自我調試方面有很多練習。

遊戲有輸贏,但孩子們能在遊戲的輸贏里明白競爭除了輸贏之外,還有更多的意義和智慧存在其中。

遊戲輸贏之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強化了對自己的正面認知;

遊戲輸贏之間,孩子了解輸了以後的頹喪。

那麼,在他享受贏的喜悅時,也懂得輸了那一方的頹喪心態。在他輸了的時候,也知道如何應對調劑,怎樣正視「輸「這件事,怎樣對贏者保持風度,這就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建立起「共情「。

「贏得起,輸不起「是很多小孩子的共性,還需要家長加以引導,才能讓孩子們形成健康的」輸贏觀「。

毛豆媽是北師大教育學碩士,專註於0-6歲的育兒心理和性格培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每次都教娃打回去,我現在很後悔……」
孩子在班裡的位置,是不是決定著將來在社會上的位置?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