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淘氣的秘密:你不知道的「紅色按鈕效應」

孩子淘氣的秘密:你不知道的「紅色按鈕效應」

李岩老師的遊戲力一直是很喜歡的,孩子的很多問題都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來解決,我們在解決孩子問題的同時,也要了解其背後的原因,分享一下孩子進入了淘氣時期,對孩子淘氣的原因你又了解多少呢?

英文里有個說法叫「terrible two」,形容孩子到了兩歲左右,就進入一個格外淘氣的時期,總愛說「不」不算,還什麼事都跟大人對著干。回憶我家的terrible two,oh my~到現在回憶都還是我的各種無力,無助。

這個現象其實不僅僅只發生在兩歲,到3歲、4歲,甚至更大,孩子淘氣的方式也就更加花樣百出:亂扔東西、在牆上亂畫、故意說髒話……

這些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相似的原因,「紅色按鈕效應」——

孩子淘氣的秘密:你不知道的「紅色按鈕效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們來想像這樣一個情景:

一個一兩歲的孩子,在遊樂場發現一個新玩具,玩具上有3個按鈕:藍色、黃色、紅色。孩子按了藍色和黃色的按鈕,玩具都沒有任何反應,按了紅色按鈕,玩具里就跳出一隻小鴨子。大家預測一下:接下來這個孩子的行為會是什麼呢?

孩子可能會再試著按兩遍藍色和黃色按鈕,但是假如仍然沒反應,那麼他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紅色按鈕上,會一遍又一遍地按紅色按鈕。第二天再來玩的時候,他的興趣點還會是這個紅色按鈕。這個現象,可以說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本能反應。

為什麼孩子只對紅色按鈕有興趣呢?因為只有紅色按鈕按了之後有反應啊。

孩子淘氣的秘密:你不知道的「紅色按鈕效應」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能猜到我要說什麼了。沒錯,故意說髒話,吃飯時把勺子扔在地上,非要往牆上畫畫……這些就是孩子找到的,能讓我們有反應的紅色按鈕。

我們都能想像:孩子來了一句臭屁,身邊的大人馬上就會有反應,臉色和語氣瞬間就會發生變化,皺眉頭、呵斥、甚至還會有相應的行動,比如打孩子一下屁股,這些反應的性質,就跟玩具里跳出一隻小鴨子一樣。

我們也都曾經得到過類似的養育建議:當孩子故意搗亂的時候,大人不要理會他。這種做法,看似是基於對「紅色按鈕效應」的理解——孩子搗亂是為了看大人的反應,那麼我們不要給他這種反應,孩子覺得沒意思了,就不會這麼做了。

這個建議看起來是合理的。看起來......

不過,在與父母們就類似問題交流時,我們討論過另一種方式——在《遊戲力》中提到,孩子總喜歡說臭屁,如果我們想阻止他這麼說,那麼我們就告訴孩子:「你可以隨便說臭屁,但是你絕對不許說豆沙包。」通常孩子會馬上就開始說「豆沙包」。

孩子淘氣的秘密:你不知道的「紅色按鈕效應」

不僅如此,我們還會建議家長,當孩子開始說「豆沙包」,我們就要表現得大驚失色:「喂,剛跟你說過不許說的!不許說!不許說!」最好再配合動作,比如跳起來去捂孩子的嘴,孩子多半會跑開,還一邊跑一邊喊「豆沙包」,那麼我們就假裝使勁追但追不上他,最後只好捂住自己的耳朵……

大家應該都能夠想像孩子捉弄大人成功後,開心又得意的樣子。當然,也有疑問——明明只要不理孩子就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這樣大費周章?

其實,真的嘗試過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單靠「不理會孩子」也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還是要再回到「紅色按鈕效應」孩子之所以對這個按鈕有興趣、要一遍一遍地按,是因為通過這個紅色按鈕,他可以控制一件事情的發生。

任何時候,只要環境安全,孩子一旦發現了一個具有這種掌控意義的「紅色按鈕」,那麼他就會本能地一遍又一遍地去按動它。這就是每個孩子先天都具有的探索環境、尋求掌控的本能。

孩子淘氣的秘密:你不知道的「紅色按鈕效應」

孩子的成長環境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物理環境,遊樂場、玩具就屬於物理環境;另一類就是人的環境。所謂人的環境,就是身邊的人如何互動交往,簡單說就是孩子和養育者之間是如何交往互動的。

孩子在遊樂場玩,是對物理環境的探索,孩子跟養育者互動,是對人和環境的探索,也就是對人與人交往的探索。探索遊樂場時他會本能地尋求掌控,那麼在進行與人交往的探索的時候,他同樣會尋求掌控。

這種行為同樣是一種本能,因為從原始的生存標準上,掌控他人、不被他人控制,是對自己的生存更有利的策略,當孩子試圖掌控遊樂場的玩具時,我們通常會毫不猶豫地鼓勵他、甚至幫助他,可是當孩子試圖掌控他人的時候,挑戰就來了。

孩子淘氣的秘密:你不知道的「紅色按鈕效應」

因為他要掌控的就是我們,我們是他成長環境中的最主要的他人,也是相對安全、適合探索的他人,但不管我們大人是否願意、是否理解,孩子都會在本能的驅動下,不斷尋找能夠掌控我們的「紅色按鈕」,一旦發現,就會一遍又一遍地「按動按鈕」。

理解了紅色按鈕的意義,才完整理解了「你可以說臭屁,但絕對不許說豆沙包」這個遊戲的含義——

這個遊戲就是給了孩子一個新的紅色按鈕——豆沙包,而為了讓孩子對這個新按鈕更感興趣,當孩子喊豆沙包的時候,我們要做出與聽到「臭屁」時同樣的,甚至更誇張的反應。

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們還能更靈活地運用遊戲。比如,孩子非要在牆上畫畫,媽媽就說:

「寶貝,你可以在牆上畫畫,但是絕對不可以戴 我的帽子。」結果,孩子果然不畫牆了,過來搶走媽媽的帽子戴到自己頭上,媽媽誇張地要把帽子搶回來,但搶了半天都搶不回來。

孩子淘氣的秘密:你不知道的「紅色按鈕效應」

說到這裡,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疑問就是:

我們要充分滿足孩子對掌控感的需求嗎?要讓他有足夠多的機會來一遍又一遍地按動紅色按鈕嗎?首先,答案是確定的:要充分滿足孩子對掌控感的需求。為什麼?在孩子心理成長的過程中,有兩種不可或缺的營養:

一個是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的——愛。孩子需要獲得足夠的愛,這一點非常容易理解,也基本上不存在爭議。而另一個營養相對就不那麼簡單了。那就是掌控感。

什麼是掌控感?

孩子在生活經歷中如果能夠成功地做成想做的事、成功地擺脫控制、成功地控制他人,那麼在他的本能系統中形成大量的相關記憶,這些記憶積累起來就形成了掌控感。孩子為什麼需要足夠的掌控感?

「掌控感」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新鮮的概念,換一個詞大家就熟悉了——自信心。

孩子淘氣的秘密:你不知道的「紅色按鈕效應」

什麼是自信心?

最基本的解釋有兩條:

一是:自信心是對過去獲得很多成功體驗的結晶。另一個是:把許多「我能行」的經歷歸結起來就是自信。也就是說,自信心的核心,就是「過去的成功的體驗和經歷」。大家肯定已經發現了,這個解釋,不就是我們剛剛討論的掌控感嗎?是的,所謂自信心,核心就是掌控感。而自信心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了解並且認同。在實際的養育中,我們會重視給孩子足夠的愛,但對於給孩子足夠的掌控感,我們的理解和重視程度就遠遠不夠。

大家一定聽到過這樣的情況:大人非常愛孩子,非常盡心儘力,為孩子付出了非常多,但還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惑。這種情況的原因,多半就出在掌控感的缺失上面。出於生存本能,孩子會不顧一切地尋找愛,同樣,孩子也會不顧一切地去尋找掌控感。(其實不光孩子會,我們大人自己也會。)在大人眼中的孩子各種不聽話,甚至「叛逆」的行為,背後的需求,絕不僅僅是尋求關注,而是想要獲得掌控感。理解了這一點,應對孩子類似的行為,絕不是「不要理他」。

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但大原則是:對基於健康、安全以及各家的規則考慮而不希望孩子做出的行為,我們當然要阻止或設法化解,但同時,也要想辦法主動為孩子提供在親子關係中獲得掌控感的機會。

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不守規則時,是建立規則的最佳時期!
孩子的青春期問題,原來早在父母的童年就已埋下伏筆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